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章 婆婆去城裡看望兒媳,親媽看到後回了鄉下

“喂,文博嗎?我今日去城裡看望青苗,到時候你來車站接我!”李老太拿著老年機,撥通了兒子王博文的電話。

李老太的家在豫南地區一個偏僻的小村子,李老太是十八歲嫁到這個村子的,如今已經有40年了。

李老太的丈夫叫王二狗,王二狗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莊稼漢,夫妻二人結婚一年後就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取名王文博。

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文豪和文化,這三個孩子只有王文博學業有成,在縣城裡安了家。

王文博和妻子青苗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他們的女兒已經上高中了,原本打算不再生二胎了,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王文博就與青苗商量再要一個孩子,這不,就在一個月前,青苗真的懷上了。

王文博從醫院出來就給母親李老太掛了電話報喜,儘管李老太已經有四五個孫女孫子了,但聽到大兒媳懷了二胎還是挺高興的。

自從知道大兒媳懷了二胎之後,李老太就對左鄰右舍交代了一番,讓人家給攢些土雞蛋,她準備去城裡看望兒媳。

李老太自已養了八隻雞,有六隻母雞,一個月也下不了多少雞蛋,再加上左鄰右舍家給攢下的雞蛋,一共不到兩百個。

李老太把這些雞蛋裝進兩個紙箱子裡,又把家裡的兩隻老公雞宰了,還榨了一壺香油,裝了一袋子花生,準備去城裡看望兒媳。

因為車站離兒子的家還有幾里路,她拿這麼多東西也不方便,就給兒子打電話讓他去車站接一下。

“媽,我在市裡出差,我給青苗打電話,讓她去接您!”王文博在電話那頭說道。

李老太一聽立刻說道:“青苗有身孕,她可是大齡孕婦,一定要好好養著,不要她去接我,我自已打個三輪車吧!”

王文博知道母親的脾氣,就同意她打個三輪車過去,同時給妻子掛了電話,說母親今日進城來看她。

李老太把手機揣進兜裡,就讓老頭子把準備好的東西搬到三輪車上,把她送到公路邊等公交車。

王家的兩個小兒媳見婆婆去城裡看望大嫂,都讓婆婆帶好。

李老太滿臉堆笑,說道:“好,好,一定帶到!”

她的這兩個小兒媳雖然文化不高,但都很通情達理,孝順公婆,妯娌之間也很和睦,這讓李老太老兩口很欣慰,逢人便誇讚兒媳好。

王文博夫妻在縣城裡上班,縣城離鄉下老家也就三十多里路,李老太坐公交幾十分鐘就到了車站。

下車的時候,有人見她拿的東西多,就幫她搬下了車,正好有三輪車拉人,李老太就坐了一輛三輪車去了大兒子所在的小區。

李老太把東西搬到電梯上,直接坐到兒子的家門口。

開門的是兒媳青苗的母親,為了方便,咱們就暫且叫她劉老太,劉老太也快六十歲的人了,不過身體很健康,因為老伴走得早,她就這一個獨生女兒,所以一直跟著女婿女兒一起生活。

平時,女婿女兒上班忙,洗衣做飯 都是劉老太乾,也為他們減輕了不少負擔,女兒女婿對她也很孝順,劉老太的日子過得也算很順心。

“親家,你來就來了,咋拿這麼多東西呢!”劉老太趕緊幫忙搬東西。

東西搬進家裡之後,劉老太就拉著李老太坐在沙發上,端來茶水讓她喝,說道:“親家,你好好歇歇,我到市場上買些菜,一會兒咱蒸米飯吃……”

李老太趕緊起身說道:“親家母,你不要忙活了,今個我做飯,你歇著!這個家多虧了你,給孩子們幫了大忙,我替孩子們謝謝您……”

“親家這話可就見外了,都是咱們自已的孩子,我雖說給他們做做飯,但也沒少給她們添麻煩啊!”

就在兩位老太太爭著要做飯的時候,青苗就從裡屋走了出來,說道:“你倆不要爭了,今中午的飯我來做。”

李老太看著兒媳還沒凸起的肚子,說道:“青苗,你歇著,陪你母親聊聊天,我來做飯。”

青苗說道:“婆婆大老遠來了,第一頓飯怎麼能讓你做呢?你們兩個親家就好好嘮嘮,我做一頓飯累不住的。”她說著就去了廚房。

李老太起身也要去,就被劉老太拉住了,說道:“親家,就讓孩子做吧,咱姐倆好好嘮嘮……”

兩個時辰之後,青苗就叫兩位老人去餐廳吃飯,餐桌上擺了一盤豆角,茄子,青菜,花生米,還有早上的剩菜,都是素菜,沒有半點葷腥。

李老太看著桌子上的菜喜得合不攏嘴,而劉老太的臉上似乎有一種怪怪的表情。

這頓飯李老太吃的很開心,畢竟是兒媳婦做的。

下午,李老太就坐著公交車回家去了,回到家,在老頭子面前把大兒媳誇獎了一番,說大兒媳親自做飯給她吃的。

老頭子說道:“看把你美的!”

李老太從城裡回來才幾天,兒子王文博和媳婦青苗就開車回家來了,李老太見兒子兒媳回來很高興,去集市上買了豬肉和魚,做了一大桌子菜,有葷有素,很是豐盛。

原來,李老太從城裡回來的第二天,劉老太也回鄉下老家去了,原因是與自已的女兒吵架了。

李老太想不明白,劉老太這麼一個通情達理的人,為了什麼事與女兒吵架?還離開回鄉下去了。

“你岳母為啥突然就走了,是不是你在哪裡做的不好?惹她老人家生氣了?”李老太審視的看著兒子。

王文博在母親的追問下才說道:“我們就是為這事來的,那日您去城裡,青苗下廚做飯,就是因為那一桌子飯菜的事,我岳母才一氣之下就離開了。”

李老太越聽越糊塗了,說道:“那飯菜有啥問題?”

王文博說道:“我岳母嫌青苗做的菜太寒酸,沒有好好招待您,說她不孝……”

那日,李老太去城裡,青苗主動做飯劉老太很高興,可她沒有想到女兒竟然給婆婆做了幾個素菜,還有也湊上了,一點葷腥也沒有,她覺得女兒不應該這樣對待婆婆,太過分了。

李老太走了之後,劉老太就批評了女兒。

可青苗卻不願意承認自已錯了,說自已沒錯,婆婆來她家有飯吃就不錯了,還想要吃山珍海味嗎?

劉老太說道:“也許你婆婆並不在乎吃什麼飯菜,但你作為兒媳怎麼可以這樣做,她可是文博的母親,若文博這樣對我,你又會怎麼想?難道不寒心嗎?”

青苗說道:“我家買房子,她才拿了兩萬,你拿了十二萬,還有,你一直在這裡照顧我們,她照顧過這個家嗎?能相提並論嗎?”

他們買房子時,劉老太村子正趕上拆遷,她得了十二萬拆遷款全部給了女兒,所以才能拿出那麼多錢。

再說王家有三個兒子,王老漢從年輕時身體就不好,不能幹重活,這個家全靠李老太支撐著,可她一個婦女種幾畝薄田,掙錢實在太不容易,又要供應王文博上大學,家裡幾乎沒有積蓄。

王文博畢業之後在縣城裡工作,在工作中結識了青苗,兩個年輕人就相愛了。

結婚的時候,青苗要求王文博在縣城裡買房,李老太手裡沒錢,到處借也借不到。

她的兩個小兒子在外打工,就東拼西湊弄了兩萬塊錢給了李老太,讓她把錢給大哥買房。

青苗覺得婆婆拿的太少,一直耿耿於懷,她認為公公婆婆向著兩個小兒子,把錢都給他們了,殊不知,那兩萬塊錢就是兩個弟弟給的。

其實,李老太的兩個小兒子學習也很不錯,但家裡條件不好,他們為了讓哥哥上學,就早早輟學打工了,又湊錢給哥哥買房,李老太覺得對不住兩個小兒子,因此在家裡幫助照顧孩子,沒有去城裡照顧大兒子一家,這就更引起大兒媳的不滿,因此婆婆來了就用剩菜招待她。

將心比心,青苗的母親劉老太就看不慣女兒的做法,等李老太走了之後就教訓女兒,青苗就鼻涕一把淚一把說出了自已的委屈。

劉老太不認可女兒的想法,母女二人就吵了起來,她一氣之下就回到了鄉下。

王文博知道岳母這麼多年付出了很多也不容易,就開車去鄉下看她,給她送去很多生活用品,說讓她在鄉下歇歇,清淨幾天,什麼時候想他們了就打電話,他來接她回去。

劉老太卻表示,青苗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已的錯誤,她就什麼時候回去。

青苗也從丈夫嘴裡得知,兩個弟弟為了哥哥放棄學業,還有那兩萬塊錢也是兩個弟弟給湊的,心裡很是感動,也覺得愧對婆婆,就和丈夫一起來鄉下給婆婆賠禮道歉了。

李老太得知兒子兒媳的來意後,也是感動的眼圈泛紅,說道:“沒事,沒事,媽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好,這麼多年,親家母付出的太多了,你們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媽……”

李老太又給劉老太掛了電話,說了兒媳青苗一大堆好話。

劉老太得知女兒去給婆婆道歉了,心裡也很高興,說過幾天就去城裡,還說讓李老太也去玩幾天,老姊妹好好說說話。

李老太說道:“好,我一定去,這輩子能與你做親家真是我們老王家的福氣……”

從那之後,青苗對待婆婆就如同對待母親一樣,和兩個弟弟弟媳之間的走動也越來越密切了,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羨煞旁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