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武俠

周躍說要將火炮交給朝廷,最開心的是趙禎。

趙禎不能親自來看,但是派了小太監。

作為皇帝身邊的人,說好話、說皇帝愛聽的話是必備技能。

小太監繪聲繪色的將周躍的飛機、火炮描述給趙禎,最後還把周躍對張延壽說的話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

“他真的說要把火炮送給朝廷?”

趙禎聽了火炮的樣式,猜測大概和周躍送給自已的槍是一種東西,只是大了好幾號。

男人對於武器、機械天生有著興趣,當然,北宋計程車大夫們是不是男人很不好說。

宋太宗北伐和宋真宗澶淵之盟打斷的不只是宋朝的一條腿,很可能是兩條,一條長,一條短。

但是趙禎還是很有血性的,最起碼火燒皇宮逼宮劉娥這種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北宋朝中期最重要的幾次戰爭也發生在仁宗、神宗期間。

再往後就不會打仗了,徽宗寧願相信術士跳大神也不願意相信將士手中的刀劍。

趙禎臨死陪葬的只有一匹玉馬,心心念唸的是幽雲十六州。

小太監見趙禎感興趣,忙搭腔:

“官家,周大人當著那麼多人說了,必然是當真的。

而且如此利器,私藏必然讓人不放心,所以一定會交給朝廷的。”

趙禎瞭然,關心則亂,周躍過分桀驁,往往讓人覺得他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其實當真能不管不顧?

想了一會,突然又問道:

“飛機為何不交?”

小太監哪裡知道為什麼,只能說自已的猜測:

“官家,開飛機是個技術活,交給朝廷,也沒人會用啊。”

周躍當然不會把飛機也交給趙禎,不說這幾架飛機還要作為魯直等人的教練機,就是交給朝廷,以文官們的尿性,不是放在倉庫裡吃灰,就是在慶典時充當祥瑞。

趙禎還是不死心,又專門派人去問。

得到的回覆很實在,我這裡都沒摸索清楚,交給你幹嘛?

而且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沒有油了。

周躍能找見的石油本來就少,開採困難,提煉也困難。

好不容易攢了一點油,一趟西北跑下來,基本告罄。

周躍在京城的時候每晚都會放電影,這已經成為京城百姓眾所周知的事情。

歷史劇目已經將《封神榜》《大秦帝國》《楚漢傳奇》《漢武大帝》《三國演義》《軍師聯盟》《隋唐演義》《貞觀之治》《貞觀長歌》《武則天》,這些都是宋朝以前的事。

剛開始有文人士大夫說不是史實,周躍也解釋說只是演繹、話本改編,要了解真實的歷史,還是得看史書。

原本還有人抨擊這種演繹,誤人子弟。

但是不久便沒了聲音,無他,所有人都入迷了。

這時候的人夜間生活很匱乏,能看電視劇是一種很新奇的消遣。

不是所有人都有錢去青樓、畫舫消遣的。

周躍放到關於宋朝的劇時,有意不放過多涉及真實歷史的事情。

但是還是放了幾部,比如《寇老西兒》《楊家將》。

只是沒幾天,有人找上門。

寇準沒有兒子,但是有侄子過繼。

潘美四個兒子都有恩蔭,雖然都不是大官,但是是勳貴。

周躍也不好意思,寇準還好,只是滑稽。

但是潘美實在黑得太嚴重,而且將潘家幾個兒子、女兒也牽扯進去了。

雖然楊業之死潘美確實有過錯,但是罪魁禍首其實是太監王侁。

雍熙北伐的其實早有定論,王侁也因此流放。

周躍好生賠禮道歉才將兩家人打發了,楊家又來人了。

當楊文廣站在周躍面前的時候,周躍是懵的,那兩家來是因為黑了人家先人,你來因為什麼?

“周大人,我家沒那麼慘。”

周躍扶額。

《楊家將》的故事沒有播放完便下架了,實在不佔理。

宋朝的電視劇本來就少,即便是後來有幾部《大宋宮詞》《清平樂》《少年包青天》《知否》這樣的,也過分失真。

裡面還涉及到當朝皇帝趙禎和剛過世沒幾年的太后劉娥。

最狗血的是《大宋宮詞》,簡直就是一部女頻苦情狗血劇,周躍自已都看不下去。

最後周躍沒辦法,只能放映一些擦邊的,搬出了金老爺子的《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

當武俠出現時,京城人都瘋了。

甚至還有人到處向街頭巷尾的乞丐打聽,你們丐幫的幫主、長老都在哪?我想加入。

有人也從電視劇裡發現了一些端倪,好像……大宋要亡了!

《天龍八部》講了大理、遼國、西夏各個國家的事情,與當今確實很像,遼國皇帝的兒子裡確實有一個叫耶律洪基,他居然要攻宋?

射鵰三部曲裡宋朝已經偏安一隅,襄陽居然成為前線。

到最後的《倚天》,好像朝廷的官員都是異族姓名,最後讓一位姓朱的恢復華夏。

外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老百姓在乎的是武俠世界的恩怨情仇、快意江湖,有心人卻看到了宋朝滅亡、王朝更替。

呂夷簡、范仲淹、富弼都曾經因為這件事問過周躍,周躍只是含糊其辭:

“我早跟你們說過了,大宋會亡,至於怎麼亡,要看你們怎麼做。”

最可笑的是富弼,居然問周躍:

“江湖中真有這些能人異士?這些功夫是真的嗎?”

男人,至死是少年。

隨著電視劇的播放,幾首詞也跟著在流傳,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這時候的詞還沒有後來的花樣百出,即便文宗歐陽修已經寫出了很多詞作,卻也鮮有人知。

如今流傳最廣的是晏殊的幾首小詞和柳永的詞。

原本最出名的詞是李後主的,但是因為他身份特殊,死的又不明不白,很少有人傳唱。

這幾首詞一出,與周躍有過交集的幾位才知道為何他看不上晏殊的詞了,吃過山珍海味,你給他上盤泡菜,膈應誰呢?

《摸魚兒》《滿江紅》雖然也是極好的詞,但是意境差了一籌。

蘇軾的《江城子》卻是詞中翹楚,真情意切,字字珠璣,是千古第一的悼亡詞。

范仲淹、歐陽修都是文學大家,拉著周躍問這些詞的出處。

“《摸魚兒》《滿江紅》都是後人所做,那首《江城子》卻是今人,而且我跟你們提過這個人,我等他入京好多年了。”

歐陽修自從聽周躍點評當朝文人的詩詞,對蜀地那位推崇備至,便留心打聽過。

蘇洵是拜訪過歐陽修的,只是他當時並未在意,如今想來也很後悔。

怎麼就沒留住這位呢?

也沒有什麼通知、廣告,天剛剛擦黑,小樓前便已經人山人海,喧譁不斷。

周躍一如既往的開始放電影。

今天沒有再放宋朝或者之後的故事,而是放出了一部自已都不敢看完的電影——《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