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你只是天子

賈昌朝頓時發怒:“周小郎,你說我欺君?”

“我只說你撒謊,可沒說你欺君。或者學士也就這些學問吧。”這話已經很不客氣了,但是周躍本就看不上他。

“那敢問周大人的學問,也讓我見識見識。”賈昌朝真的氣炸了。

周躍怎麼會怕他:“那你聽好了。”轉身對趙禎一拱手“官家,很多事不能只聽別人給你講,有的因為立場是不能講的,不過我沒他們的立場,我且說,您且聽。

話說商朝王時期,西方來了一支遊牧民族,女將婦好領兵擊敗了他們,這些人約有萬餘,死的死、傷的傷,活下來的也淪為了奴隸。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支遊牧民族其實還有一支,他們沒有進入商朝,而是在喜馬拉雅山西面分道揚鑣,南下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也就是唐僧取經的天竺,他們武力征服了那裡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這片地方兩面環山、兩面環海,只有一條小道能進入,土地肥沃,糧食一年三熟,好處是原住民不為生存發愁,弊端是常年的太平導致武力孱弱,所以即便達羅毗荼人眾多,但是還是被雅利安人統治。人少的種族統治人多的種族,讓雅利安人時分不安,所以他們想到了一種極其殘忍的統治方式——種姓制度。”

“這種種姓制度分為五種人,第一種人姓婆羅門,地位最高,主要是僧侶、神職人員,不事生產,靠其他種姓供養;第二種姓剎帝利,多是雅利安人中的軍事、政治貴族,守護婆羅門;第三種姓吠舍,是雅利安人中的平民,可以從商,供養前兩種人;第四種姓首陀羅,是原住民達羅毗荼人,只能做僕人、工匠等;第五種連姓都沒有,是徹徹底底的賤民。他們的宗教說只有這一世恭恭敬敬的侍奉上等人,下一世才有可能託生在上一級種姓的家庭。這種制度傳至今日已有近兩千年之久了。可怕嗎?”

“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極度不平等,滋生了很多問題,所以才有了佛教,宣揚的理論是不事生產、乞討為生,戒葷、戒色,無慾無求。這就是佛家化緣、戒律的由來,只是傳到我中土卻有祈福、佈施的奇怪習俗,養了一群蠹蟲。”

“再說商朝,這時社會也面臨著來自神權的挑戰,衝過去還好說,衝不過去我們可能也會成為天竺那種死水一潭的社會。”

趙禎奇怪道:“周小郎,周朝真的有神仙?”

“不是神仙,是神權。我華夏習慣把上古先賢神話,這就滋生了神權,比如炎帝的後人姓姜,黃帝的子孫姓姬,傳言紂王的王后姓姜。那是還有一類人叫祭司,多是上古先賢的後人,在當時也是地位超然,有的裝神弄鬼,設立淫祀,欺騙百姓供奉,以此斂財,甚至掣肘到了紂王的王權。紂王發動軍隊,搗毀了很多淫祀,這觸動了一些貴族的利益,比如傳言中的姜後一脈,再比如西周姬姓一脈。武王伐紂時,這些神族自然站在紂王的對立面。紂王的這一舉動對華夏影響很大,陛下今天能一言九鼎,也要承他的情。”

趙禎喃喃自語:“原來還有這些緣由。”

“這只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我朝也快趕上了。”

趙禎驚到:“是什麼?”

“氣候。有傳說雅利安人之所以遷徙,就是他們原來的地方不適宜居住了,這世界每隔幾百年就會進入小冰河時期,不是乾旱就是內澇,冬天氣溫極冷。”

“還有這種變化?”

“豈不聞三國時,河南還有大象棲居,現在已經沒有了,為什麼?氣候變化,這裡已經不適宜它們生存,要不死了,要不遷徙了。”

眾人點頭。

“小冰河時期,北方乾旱少雨,紂王要往南方尋找適宜耕種的土地,這才有了向東南擴張的戰爭,征服了東夷。有說妲已就是在紂王征服東夷的過程中有蘇部落的首領之女。紂王征服東夷後為了徹底統治這些地方,把大部軍隊留在了那裡,並帶回了許多俘虜。這時周武王帶兵乘虛而入,紂王帶兵出戰,這些東夷俘虜卻臨陣倒戈,紂王只能撤回朝歌城。即便此時,紂王也有勝算,反而周武王迎來了危機。”

賈昌朝嗤道:“話說八道,周武王此時正兵多將廣,怎麼會有危機。”

王德用卻替周躍回答了:“糧草。”

“正是糧草,他本來就窮,現在多了這麼多東夷俘虜,更是捉襟見肘,處理不好是會炸營的。”

賈昌朝又不屑道:“西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怎會窮?周小郎,你真是胡言亂語。”

“章公,我朝富裕否?可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一個地方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的富足無比,另一種是窮得連門都裝不起,路上所遺留的也不是什麼有用的東西,您覺得西周會是哪一種?好,即便西周富裕,出征糧草是早先就備好的,現在突然增加人口,一時那裡籌集糧草?章公不懂軍事。”

一口氣把賈昌朝噎著。

“話說朝歌城牆高城厚,要想破城只能從城內突破,這時有人背叛了紂王,誰呢?先秦時有說紂王有三子,為何宋人只說紂王只有妲已所生的一個兒子?”

“你是說背叛的是紂王的兒子?為什麼?”

“紂王一輩子都在跟神權鬥,他死後怎麼會把王位傳給有神族血脈的子嗣?若下一任又重新尊神,那他所作豈不白費了?所以他的兩個兒子反了,在最關鍵的時候反了,所以商人怨恨這兩人,即便周武王封他們在宋地建國,他們也不承認這兩個紂王子嗣的存在。”

“紂王自知大勢已去,做了一件事,將了周武王一軍,他把城中糧草燒了,所以周武王無力再維持大軍,只能匆匆回軍,這一仗周王並沒有贏。”

“那時候的有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以人皇最貴。因為沒有從這場戰爭得到實際利益,害怕其他諸侯反叛他,所以他不敢稱天皇,只敢稱天子,與諸侯共治天下。自此絕地天通,世間再無人皇。”

趙禎愣住,他這才知道自已原來還不如商紂王。

周躍彎腰拱手:“陛下,您也只是天子,並不是人皇。”

一句話頓時炸開了鍋,賈昌朝大喝道:“大膽,一派胡言。”

周躍卻不卻不疾不徐道:“書上都有寫,您不會沒看過吧?還有一事很蹊蹺,不管是三子還是一子,商紂王都算剋制,但是周文王有几子?只史書記載就有十九子。十九子啊,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要有幾個妃子才能有十九子。當年登徒子誣陷宋玉好色,宋玉說我家隔壁住著楚國最美貌的女子,每天趴在我牆頭看我,我三年都未動過心,登徒子去了一個醜陋的老婆,卻一連生了五個孩子,到底是宋玉好色,還是登徒子好色?那不知周文王和商紂王這裡怎麼說?”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周躍還沒完:“商臣費仲,一生為商紂王盡忠,死在牧野,只是得罪周,卻在奸臣之列。不知呂相公如何感想?”

呂夷簡臉色發白,他得罪的可是一幫自命清高的言臣,但是他兢兢業業,忠於趙宋,難道說他也是奸臣。

“哦,對了,孔夫子一生推行周禮,可是他是宋人,不知夫子當年是用周禮入葬,還是用宋禮入葬。改天要去孔林拜拜他老人家。”又是極限挑釁,夏竦苦笑,其他人扭過臉就當沒聽到,賈昌朝確實咬牙切齒。

趙禎忍不住問道:“周小郎,為何講這些?”

周躍回道:“臣是為了撇清關係。朝中因臣修建工程找了大量勞力,彈劾臣要造反,本來這是工程完了清者自清,但是偏偏又有人傳我是佛陀轉世,一群大和尚還湊熱鬧,我說不清了,就想把這本書傳出去,今日所言也回在日後傳出,既能讓人知道宗教危害,也能臊一臊那幫蠹蟲。”

“今日話既然說到這裡了,官家,臣再與你說一件事,是千古帝範李世民的。”

眾人又是好奇的豎起耳朵,劉娥靜靜聽到現在,也覺得這周小郎每每與眾不同,也想聽聽他還想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