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辨人

殿中一下子靜了下來。人人都想知道未來的事,但是當未來的事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真的敢看嗎?

劉娥坐在簾後,緩緩說道:“周小郎,你先說一些聽聽。”

周躍笑道:“太后,我知道的事前一千年,後一千年。前一千年,殿中有諸多經學博士,博聞強記,我可能講的不如他們,但是他們有的事是不會說的。後一千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宋夏戰爭、仁宗盛治、熙寧變法、海上之盟、靖康之恥等等,只這幾個詞就大概是宋朝百年內的事。您想聽那一段?”

有言官站出來:“周小郎,你說你知道很多事,那你可說說某的事?”

周躍疑惑:“敢問您姓名?”

“本官劉玉”

“不出名,後世鮮有記載。”

劉玉自知官小,名聲不顯,也不惱,接著問道:“那你說說本朝首輔呂相公呢。”

周躍說道:“你什麼心思,我大概知道,有宋一朝,言官多以扳倒宰輔為第一要務,也不管這個宰輔做的好不好,只要自已揚名。”

劉玉聽了很是惶恐,這事實能公開說的嗎?

呂夷簡哈哈一笑:“既然有人想聽,周小郎你不妨說說。”

周躍朝著呂夷簡拱手一笑:“呂相公挺自信,也不問問您出不出名。”

小皇帝趙禎疑惑道:“難道當朝首輔也鮮有記載?”

“有的,但是我不是學史的,有些人不很瞭解,就比如漢四百年,唐三百年,不翻翻史書,又有多少宰相讓後人記得歷任宰輔?”

眾人恍然。

“不過呂相公還是挺出名的,不過呂相公出名不是因為呂相公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去年貶出朝堂的一個人。”周躍說完看向簾後。

天聖七年,范仲淹上書要求太后還政於皇帝,朝堂大佬不敢把奏章呈報,范仲淹又寫了一封,直接把奏章給了太后劉娥,氣得劉娥大發雷霆。但是這事又沒了下文,范仲淹鬱悶,自請外放,大佬們趕緊把這尊瘟神送走,去州縣做了一個判官。現在周躍重提范仲淹,一時間群臣表情怪異,連劉娥都覺得這事是不是本來就是衝著自已來的。

趙禎趕緊說道:“說呂相公,不要牽扯其他。”

周躍繼續說道:“這世上大致分三種人,君子、小人,還有偽君子,諸公覺得這三種人哪種危害最大?”

有言官立刻蹦出來:“自然是奸邪小人,難道君子還能害人不成。”眾人紛紛附和。

周躍又看向趙禎:“陛下覺得呢?”

趙禎遲疑道:“應該是小人吧,古有訓誡:親賢臣、遠小人。至於偽君子,朕不清楚。”

周躍笑道:“君子、小人都好說,觀其言行便能分辨。偽君子是打著君子的旗,行小人事,自詡君子,言行卻......不提也罷,以後你會看到的。後人提及本朝風流人物,數不甚數,但是被稱為君子的只有兩個。”

群臣竊竊私語,趙禎也很好奇:“哪兩個?呂相公嗎?”

“他不是,恰恰相反,他是眾多小人中的一個。”

呂夷簡聽了這話嘴角不自覺的抽動。周躍接著說道:“只這一句話,我已經得罪相公了,不過不急,後面有你的好話,相公慢慢聽我說完。”

“本朝第一君子,被稱為五百年內唯一計程車大夫,范仲淹。范仲淹的德行,好似‘陽春白雪’裡的‘白雪’,冷冽潔白,高不可攀。”聽了這話,言官們自然是高興,范仲淹上書後,在朝堂內外被眾人推崇。

“老天好像在湊對一樣,給了‘白雪’還不夠,還給了‘陽春’。”看了一眼小皇帝趙禎,接著說道:“自古君主被稱為‘仁’的,並不是多高的評價,僅僅只是中上之姿,但是自陛下之後,很多君王搶著要‘仁宗’這個廟號。”

趙禎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年輕人並不在乎自已何時死,死亡對於他們來說還很遙遠,他高興的是周躍稱他為僅有的兩個君子中的一個,這讓他覺得自已一下子站在了眾人之上。以前都是臣子們教訓他,要他遵守各種條條框框,現在被人稱為君子,殿中之臣還都不是,美滴很。

呂夷簡冷哼一聲:“諂媚。”

周躍哈哈朝呂夷簡一拱手:“剛剛才得罪呂相公,相公的報復就來了,我一個九歲的小娃娃,怎麼能說諂媚呢?不過下面說的話,陛下要認真聽了,其實小人、君子都無妨,當官關鍵在吏治只能。”

“陛下,終你一朝,論吏治之能,也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呂夷簡呂相公。幾年後我朝會打近四年的仗,財政吃緊,當時呂公在朝,左支右絀,勉強維持。呂相外放之後,就入不敷出了。”

趙禎一驚:“契丹又要犯邊了?”

周躍道:“不是契丹,是党項人。李元昊這些年在幹什麼,你們都不看的嘛?”

博士孔道輔說道:“是趙元昊。”

周躍斜了他一眼:“姓氏是重點嗎?這幾年李元昊統一西夏、攻打回鶻、擴張領土,想幹什麼?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你還在乎他姓什麼?他就算姓趙,就不反了?”

趙禎說道:“諸位,如何是好?”

呂夷簡身為首輔,自然站出來:“官家,現在党項人尚未反,我們有時間準備。”

樞密使陳堯佐掌國朝軍事,出列回道:“官家放心,臣定盡力籌劃。”

周躍也說道:“還要好幾年呢,李元昊要收拾好吐蕃、回鶻,還要統合內部,才會來,到時我若在,可告訴其中關鍵。”

“陛下,科考的事,我是做的不光彩,但是要說是舞弊,我是不認的。就像今日之事,我說了,您準備了,李元昊犯邊時發現上當了,難道他也要說您舞弊嗎?況且我父勤學多年,能過省試才學自不必說。”

“諸公議事,晚生就不打攪了。”朝上首拱手道:“陛下、太后,臣告退了。”說完往外走,走了一段又回頭:“哦,忘了說了,第二個吏治能臣叫龐籍。”然後走出。

站在御史中的龐籍聽了這話一愣,眾人也看向他。龐籍是周儀調任禮部後才調回京城任官的,和周家自然沒有關係,也沒人覺得周躍和龐籍會有關係。

今日已經很多人信了周躍的話,下朝後都朝龐籍拱拱手,笑而不語,搞得咱龐太師很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