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誠信鑄就品牌

萬達十分注重誠信,王健林也篤信“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社會無誠信不穩”。

在他看來,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必須將誠信擺在首位。

正因如此,很多消費者對萬達的產品十分信賴,並因為信任萬達而購買其產品,以致萬達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因而可以說,萬達是用誠信鑄就了自身的品牌。

萬達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堅持著誠信做事的理念,即使在房地產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的時候,萬達也沒有拋棄這一理念。

在房地產市場對銷售面積沒有嚴格要求的情況下,雖然很多房地產公司將實際面積僅有50多平方米的房子當作60平方米的房子來出售,但萬達卻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實際面積賣房。

由此,萬達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萬達講究誠信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如果萬達在合同上表明交房日期,那麼它絕對會在這個日期之前交房,不會發生拖延行為。

截至2005年,萬達已經開發了幾百個樓盤,其開發面積達到了1000萬平方米,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延遲交房的事情。

萬達講究誠信的形象,開始在行業內建立起來,很多公司也都願意與之合作,因為很有保障,從來不用擔心會發生因延期交房而產生違約現象。

萬達創立之初,對企業的無形資產並無明確的概念,但在王健林的領導下,萬達無意識地形成了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觀念。

2003年,萬達聘請新加坡華新世紀公司,想讓這家公司整理並提升一下萬達的企業文化。

在整理時,新加坡華新世紀公司對萬達的部門經理以上的人進行了訪談,發現絕大多數人將誠信作為了企業核心價值觀。

這也反映出,誠信在萬達人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這也是萬達塑造其強勢品牌的關鍵所在。

2004年10月末,在人民大會堂,中國信譽論壇組委會召開了新聞釋出會,並在會上宣佈第四屆中國信譽論壇將於12月在大連舉行。

該論壇的宗旨是提高人們的誠信意識,促進企業建立誠信體系,此為促進市場建立信譽機制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萬達是中國信譽聯盟的倡議者和發起者,它將各行各業中重視誠信的先進企業組織起來,推動了中國企業的誠信建設,為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以及建立質量信譽體系起到了牽引作用。

在此次大會上,王健林說,萬達將會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將誠信精神發揚下去。

他還表示,萬達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將誠信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

正是因為萬達重視誠信,才得到了人們的信賴。

與此同時,萬達的強勢品牌也因此建立了起來。

中國消費者協會、國家工商總局將萬達評選為首批國家級的誠信企業;遼寧省銀行同業協會將萬達評選為遼寧省首批最佳信用客戶;大連市地稅、國稅局則將萬達評為首批誠信納稅a級企業。

萬達自建立以來開發的專案,其空置率幾乎為零,大多數房子都是一經開發,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現象,即是因為萬達的品牌已是誠信的代名詞。

王健林說,企業要想得到人們的認可,並鑄造出強勢的品牌,就必須堅持誠信經營。

倘若企業在發展中不堅持這一理念,在經營過程中矇騙消費者,註定會一敗塗地。

很多企業家在帶領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困惑:為什麼自己的企業做不大?為什麼自己的企業在後續發展中感覺乏力?在王健林眼裡,這與一個企業家是否具有品牌意識有很大的關係,而品牌意識又關乎到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戰略。

不少企業本來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在企業管理上也做得很好,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品牌塑造的重要性,或者說沒有重視企業的品牌塑造,從而導致企業在發展中走了不少冤枉路,甚至導致企業以破產告終。

品牌塑造,是給品牌定位,併為品牌定位付諸行動的過程。

王健林告誡同行和其他領域的企業家,品牌塑造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做品牌不能著急,要穩紮穩打。

在王健林看來,品牌就是企業的競爭力。

一個企業,如果打造不出屬於自己的品牌,就談不上什麼競爭力。

而在現實中,很多企業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品牌競爭力,才導致其產品無法與競爭對手相匹敵,其市場價格無法得到提升,競爭力降低,最終被市場淘汰出局。

王健林說,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健全,房地產企業要學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這就要求房地產公司首先建立起強大的品牌意識。

萬達在經營過程中,對此極為看重。

比如,萬達以“萬達廣場”命名的城市綜合體,對消費者的需求十分上心,雖然萬達廣場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面對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要,萬達廣場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營銷策略,這讓萬達廣場的品牌意識逐漸成熟。

正是因為萬達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品牌意識的建立,才讓消費者腦海中有了“萬達集團是一個有內涵、具有高品位的企業”的印象。

這讓萬達在之後的經營中少走了不少彎路。

王健林透過分析國內外企業失敗的經歷,總結出了導致企業失敗的六大原因:第一,很多企業由於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不斷地改變戰略,從而使得自身的品牌競爭力不斷下降。

尤其是那些缺乏明確戰略規劃的企業,再加之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只能被市場經濟的大潮吞沒。

據埃森哲調查問卷顯示,有將近18的企業家認為中國企業的“戰略目標不清晰”——中國的許多企業在制定戰略時,過於關注營業額或利潤等,從而忽視了戰略定位和實現戰略目標的措施,致使企業無法建立強大的品牌,而沒有強勢的品牌作為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自然無法發展壯大。

第二,不少企業盲目地追逐市場熱點,在實施戰略的過程中,投資過度多元化,這同樣是導致企業失敗的一大原因。

第三,不少企業家在做戰略決策時過於隨意,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從而導致企業投資失敗。

據埃森哲調查問卷顯示,%的企業家認為導致企業破產的原因是企業在實施戰略前,沒有對戰略決策進行評估,盲目地進行投資,從而導致投資失利,企業的資金鍊斷裂。

第四,投資前,對市場競爭環境的認識有失偏頗,缺乏正確的客觀分析,這也是導致企業無法發展壯大的一大原因。

這在房地產行業表現得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不少人過於熱衷房地產行業,手中的資金一多,沒有對市場進行分析,便將其投資到房地產行業了。

第五,一些企業的戰略計劃過於形式,可操作性不強。

據埃森哲調查問卷顯示,%的企業家認為戰略實施計劃不具可操作性,使得員工不能順利落實戰略計劃,這也是導致投資失敗的一大因素。

第六,一些企業的戰略計劃雖然切實可行,事前也經過了科學、客觀的分析,但沒有取得中高層管理者的支援,這也是導致戰略實施失敗的一大原因。

在王健林看來,在做品牌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急躁,要穩紮穩打,建立強大的品牌意識,這樣企業的品牌才能立足於市場,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企業經營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企業管理者只有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帶領企業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