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家人的餃子
新年的腳步只差一步之遙,劉羽凡一家人還是有許多事要做,貼門畫、包水餃,打理各項事務,母親一如既往的勤快與幹練,劉羽凡則是默默幫襯著父親細心地貼著門畫,把舊的一點點撕掉精心地貼上新的,迎接新一年新氣象的到來。此刻陳雲霞穿著她的可愛小粉襖端坐在東屋老木桌前,像一個吉普賽的小老婆子,創造著一隻只神奇的橢圓,裡面包著似曾相識的事物。那些獨立的食材被撮合在了一起,造就了一個個新奇的誕生。那一隻只一眼未知事物的歸宿與經過,那一雙斑駁卻又小巧的手,放置於圓圓的木托盤上,像鼓囊囊的答案們,等待著他們一起去消化,他在接近母親雙手創造的解答。
陳雲霞手腳麻利地包著一隻只餃子,餃子皮和著餡在她靈巧而又嫻熟的手中,一個個被捏成了小巧玲瓏可愛的模樣,佈滿老繭的手面,那是一箇中年婦女在賦予年華的答案。
劉齊安則穿著他幹防腐木時的那件破軍衣褂,和著麵糊龍飛鳳舞地描摹過一張張門畫,啪啪地往門框上貼,那嫻熟與老練不亞於老兵面對散亂的槍械零件,快速的組裝上膛,一步到位,熟能生巧。
當然劉羽凡也是沒閒著,在旁邊他幫襯著,他負責撕撕舊門畫,把新的割開塗上麵糊遞給站在高高板凳上的父親手心裡,從小手到大手的距離那麼近,也那麼遠,近的是他們指間的距離,遠的是年月裡磕磕絆絆溝溝坎坎的生活境遇和狀況。
望著那認真憨厚佝僂的背影,顯得那樣的可愛可親亦又可敬,那樣的寬廣和厚重,也有著歲月積累下的疲憊感。劉羽凡突然打心底地安靜了下來,站在父親的後面遞上一切所需的,作為孩子他大了,懂得分擔一些東西,可以遮一點風擋一點雨了。能為厚重的父愛回報點什麼,這或許就是真實的成長,在長大也在學著分擔一些責任。
這一家人和樂融融平平安安的,處處簡單卻也溫馨的幸福,從小到大一直在身邊經歷著的,你看到了嗎,你的幸福答案。
噹……,過年的鐘聲敲響了,小年三十如約而至,夜空被五彩斑斕的煙花擠滿了,照得如同成片的白晝。像無數顆閃著各種星光的鑽石一樣,讓看者皆是美不勝收,光影璀璨的視界,就這樣降臨在了這個充滿著喧囂的世間,有團圓也有愛,洋溢在,處處燈火通明且遍及各種溫度的小屋裡。
一切都那樣的與眾不同,那樣的讓人顯得安逸,在劉羽凡的眼中充斥的也只有這些了,無盡美妙的事物,讓他無比熱愛的。
小年的白天是屬於街臨四坊般的熱鬧,鄰居之間互相在別家品嚐著不同風味的水餃,互相熟稔地品頭論足著。電視螢幕裡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劉羽凡一家和劉帥一家一同觀看著,兩家人圍成了一扇半圓,彷彿接受著節目傳遞而來的喜悅之情。
親人之間的那個分散一年的熱鬧勁就藏在這個半圓之內。蒲公英飄得再遠,當它們又飄回到根邊的時候,那一定是最親切的時刻,因為羈絆的念想還在,心窩裡就會暖。
清晨起床都要早些了,各家親戚在互相來來往往走家串戶,這是自古由來的傳統安排,劉羽凡最是喜得這份紅紅火火的氛圍,他曾看過一篇文章有云:“年來,自當要來回,走動著情意,一番番的年在或年不在,久長之聯誼,之心懷恆暖矣!”
陳雲霞和劉齊安夫婦早早起了床,把桌子在外面放置好,認真且嚴謹精緻地擺好了所有貢品,一排排五顏六色的豐盛吃食,彷彿要把色彩斑斕的世間都擺在一張桌面上,虔誠的心需要坦露出來,這樣天地也會看到。他們盡力把每一絲細節都把控到位了,屋裡外各一桌子,都是滿載的。
陳雲霞可以說算是名信神論者,所以講究的細節很多,水果、肉類、魚類、面類一應俱全,特別真摯的心態在做好一切。
這邊鍋裡燒著水,要下水餃的時候,陳雲霞一聲令下,劉齊安這邊正擺好鞭炮,便是一陣噼裡啪啦,兩人輪流催促還賴在被窩不起床的兒子起床,劉羽凡百無聊賴而又睡眼惺忪地拱悠著爬了起來,裹在被子裡的模樣好似一隻大毛毛蟲,蟲兒拱悠是為了不斷前進,找尋更適合自身的環境,而人的拱悠,不變的點,無非就是姿勢不舒服。
劉羽凡簡單穿好衣服就被拉到外面供桌前,一個個都尊敬地磕了三個頭。 這是一種尊敬諸神的習俗,上供,一年這一次最是講究和嚴肅。他簡單洗漱了一下,髒水都留在了屋內的破盆子裡,幽深的水面看不透的底。
習俗上,它們是暫時不能往外倒了的,否則可能會丟了財氣,劉羽凡從小就常想著那些雲山霧繞般的神仙存在嗎,他好奇著也不敢怠慢著,家人縈繞嘴邊的禁忌他都一一牢記,謹慎著所有的言行舉止。
小孩子聽風便是雨,但一些無形的人與事長存了上千年,也是必有其根據的。
三人開始吃起水餃來,劉羽凡吃東西砸吧嘴的習慣是隨其父學習而來,父子倆吃起東西來,你一聲我一聲,此起彼伏,彷彿特殊的交響曲,陳雲霞聽著常常無奈地搖頭嘆息:
“別跟你爸學,吃飯有聲音,以後找媳婦兒,一定會鼓搗你的,知道不!”
說到後面語氣突然加重變得嚴厲起來,劉齊安起身尷尬地走了出去,劉羽凡怯弱的點點頭,他是有點害怕母親的。打小陳雲霞對兒子的管教就是異常的嚴格,動不動就會拿鞋底子掄向他的屁股,他一皮就會有紅了一片的屁股使他幾天都坐臥不適。
於是乎,父子倆魚貫而出,一人一邊牆角,互相看著偷笑著。這次兩人無聲地吃完各自碗裡剩餘的些許,劉羽凡望著天空,霧靄沉沉的不斷瀰漫向遠方,光也無法突破的厚實,只能待它自身慢慢的消散,光明慢慢地廝磨與滲透著。
關於吃水餃這起源於東漢的風俗也是由來已久了,一隻只小元寶一樣的餃子被撐起來的鼓囊囊的腮幫,它們帶著飽騰騰起來的好寓意,載起了大腹便便的皮囊。在新的一年關於它們總是寄託著世人很多的情懷,它們的寓意讓人充滿了力量,去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