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還有救嗎?
就算是此刻的比干都不看好大商。
年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人民怨聲載道,各位諸侯都開始不聽話起來。
各種天災四起,可以說百姓們對大商的忍耐已經達到了極限。
這種情況下,誰還能救大商?
“大王,人最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只要咱們一起幹了,拼了就不後悔!”
“咱們觀察了這麼多天,發現那些歷史上的皇帝們其實都很坦然,他們都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活了一把年紀的比干看得挺通透的。
因為商朝的繼承製有些不一樣,商朝前期的繼承製度是嫡子兄死弟繼制,後經盤庚遷殷後,改為父死嫡子繼位制,比干、微子和箕子三人由於是庶出,故沒有繼承權。
沒有繼承權這件事情讓當時的比干還有些失落,不過他很坦然地接受了這件事情,就盡心盡力地輔佐天子。
這一干就是一輩子。
帝辛看著自己的皇叔,他不知道說什麼好,最終嘆了一口氣:“那皇叔,寡人真的很壞嗎?死後要得到紂這個諡號!”
這個很差的諡號讓比干也很無語,你在我死後做了什麼啊?不然後人怎麼會恨你恨到這個地步去了啊。
“這次陛下請不要殺了微臣,如果咱們真的戰敗,微臣和周天子好好談一下!”
帝辛老臉一紅,說道:“皇叔,寡人知道了!”
葉霄將肉包子送出去了之後,他說道:“目前已經出現了7位忠臣,還剩下3個名額!”
那些想要競爭一下十大忠臣名號的大臣們頓時虎軀一震。
機會越來越少了啊。
還有機會嗎?
李世民將魏徵喊到了一旁:“愛卿,你想要成為十大忠臣嗎?”
一臉淡定的魏徵輕聲說道:“陛下,微臣更願意成為良臣而不是忠臣!”
別說李世民好奇了,那些暗中保護李世民的武將們也都開始好奇了起來。
忠臣和良臣有什麼區別嗎?
魏徵解釋道:“良臣就是大臣有著美名,同時君主獲得美譽,國家強大,人民富強;忠臣遭難被殺,君主獲得了昏庸的罪名,國力衰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區別!”
李世民:......
其餘人:......
他們思考了一下,之前出現的忠臣裡面。
比干、海瑞、于謙、包拯、狄仁傑、岳飛、諸葛亮一共七個人。
除了包拯、狄仁傑、諸葛亮三人善終之外,其餘四人都被皇帝殺害。
這命中率還挺高的。
魏徵說出忠臣和良臣之間的區別,那也是為了告訴李世民:你別殺我!
李世民自然聽出來了魏徵潛意識的話,他微微頷首:“千古一帝配良臣,昏君殺忠臣,朕會做一位好皇帝的!”
見陛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魏徵一臉神秘地看著天空。
忠臣?
不,我所求的遠比忠臣更大!
“幸好程卿家比較精通吃啊,不然寡人無法吃到後世的肉包子了!”
李世民吃著牛肉包子,對天上的豬肉包子也沒有那麼嚮往了。
“那卿家,你覺得後面出現的忠臣是遇到了昏君還是明君?”
此刻的李世民就好像蹲在田地裡面的猹,看著一群瓜不知道吃哪一個了。
“不管出現的是明君還是昏君,還請陛下時刻牢記他們的教訓,學習他們的優點,取長補短......”
李世民頓時垮起個批臉,被上了一課還是非常不爽啊。
他也是個毛驢脾氣,把他的毛倒過來摸了之後還要捋順一下,所以魏徵繼續說道:“拳打秦皇,腳踢漢武,功蓋朱元璋!”
嗯!
這話李世民就愛聽了。
將這些千古一帝全部踩在腳下,那麼才是李世民這輩子最大的目標啊。
其餘大臣不由得在內心給魏徵豎起一個大拇指。
程咬金那是會拍馬屁,高情商的馬屁讓李世民十分受用和認可。
魏徵則是一手大棒一手甜棗,讓李世民服服帖帖。
這兩人都是人才!
葉霄在腦海中思考了一下,其實歷史上的忠臣還真的挺多。
要說功績,似乎有這麼一位複雜的忠臣可以提名。
嗯!
就是他了!
“這第八位忠臣來自於清朝!”
終於......
清朝也有值得一提的忠臣了啊。
清朝的皇帝們十分激動。
乾隆更是吩咐史官道:“快,將這位忠臣給朕記下來,朕要給他立太廟!”
康熙那波瀾不驚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道笑容。
他說道:“看來這個後人也算是有點良心,評價忠臣沒有帶著民族主義的色彩!”
“來人,將接下來這位忠臣的名字記下來,就當做朕留給後人的寶貝!”
雍正看著天空,呢喃道:“會是誰呢?是父皇時代的忠臣,還是朕時代的忠臣?亦或者是弘曆那個時代的忠臣?”
清朝值得津津樂道的皇帝應該就是他們那一百五十年。
按理來說應該就是他們的手下!
父皇時代的忠臣?那應該是李光地、于成龍、施琅等人。
那朕的時代呢?
雍正思考了一下,那定然有李衛的一席之地。
還有田文鏡,這位也是一個人才。
弘曆時代的忠臣就不知道了呢!
李世民撇撇嘴:“竟然是滿清時代的忠臣,原來這個一無是處的時代也有靠譜的能人啊!”
他打了一發嘴炮,魏徵勸說道:“陛下,切不可小看滿清啊,他們既然可以奪得江山,那必然有可取之處,皇帝儘管不行,那還有一群大臣呢......”
他好像唸經一樣在李世民的耳朵邊不停地叨叨,聽的李世民頭都要大了。
是是是,吐槽一下都要給我上課,烏魚子啊。
等等,這次是忠臣專場啊,只盯著皇帝做什麼呢?
李世民乾咳一聲,直接制止了魏徵的嘮叨。
“你們也要好好聽那些大臣的故事,從大臣們的身上學到他們的優點!”
“是,陛下!”
“這位忠臣並不是來自於康乾盛世,而是來自清朝末年......”
(ps:拜年拜年,給您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