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修問徐良,“安國公還有多少時間?”
“本來還能撐半月,但他說了,見了你,就叫我用針刺激他的潛力。如此一來,就只有七天了。”
孫修大怒,拽著徐良的衣領道:“你不是寧朝最好的太醫嗎?怎麼不能治好安國公?難道你是個庸醫?”
鎮國公看孫修要暴走了,連忙制止,“小子,冷靜一點,徐太醫已經盡力了,他已兩天兩夜沒閤眼了。”
孫修看著徐良疲憊的臉色,冷靜了下來,撫平了徐良被弄亂的衣領道:“對不起,我失態了。”
徐良道:“侯爺,這是我的錯,我沒有照顧好安國公。”
孫修搖搖頭,“這不能怪你。”
鎮國公道:“現在怎麼辦?是將安國公弄醒,還是……。”
世子上前道:“鎮國公,樂安侯,家父已交待了,見到樂安侯,就弄醒他,不得延誤。”
鎮國公拍了拍世子的肩膀,嘆了口氣,“那好,徐太醫,動手吧!”
徐良看著孫修,孫修沉默了片刻,緩緩點了點頭。
徐良抽出銀針,在安國公的幾個穴位處紮了幾針,並緩緩的捻動。
一會兒,安國公眼睛眨了幾下,緩慢的醒來。
徐良道:“侯爺,安國公醒了,只有兩炷香的時間。”說罷,和世子轉身而出。
二人圍了上來,安國公睜開眼睛,對孫修道:“你來了。”
“常爺爺,我來了。”
“想不到,我還能撐到你來?還能聽到你喊我一聲常爺爺。”
“常爺爺,您安心養病,一定會好的。”
安國公搖搖頭,“我的身體我知道,別安慰我了。
我的時間不多了,有些話,我要和你們說說。”
鎮國公沉聲道:“常伯,請講。”
“藍裕,你性格剛正,你是玩不過那些文臣的。我以前還想,我死後,我們武將會被文臣壓制。
沒想到,孫敵的兒子孫修起來了,讓我看到,我們武將還是有人才的。
以後,你可以專心負責軍隊,和文臣打交道的事就交給孫修,他不會讓我們吃虧的。有你們兩人,足以保證我們武將的利益。”
安國公喘了幾口氣,又道:“但孫修沒有軍功,不一定能壓住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
所以,他要有軍功。明年,就是征伐南越的年份了,他一定要參加。”
鎮國公道:“可是皇上對外戚……。”
“所以,我們武將要強硬一點,內閣可以封駁聖旨,我們都督府為什麼不行?我枕下有一封信,你可以拿給皇上。”
“我明白了。”
“孫修,你過來。”
孫修忙來坐到病榻上,安國公道:“小子,你是絕頂聰明,我叫你來是有一事,我總是想不明白。”
“常爺爺請進。”
“為什麼歷史上開始時武將強大,可時間一長,就不如文官呢?”
孫修低頭想了想道:“開國靠武將,治國靠文臣。再加上,武將的人才選撥機制太差,還是以前的察舉制、繼承製,遠不如文官的科舉選撥機制公平。
所以,選出來的武將都是以勳貴為主。你也知道,這些人夠資格嗎?沒有人才,武將自然就不如文官了。”
二位國公若有所思,“那該怎麼辦?”
“我們也要改革人才選撥機制,還要比他們更進一步。”
鎮國公道:“怎麼進一步。”
“辦軍校,不光要在軍中選取優秀軍官擔任教官,還要選一些文人教他們識字讀書。
並在全國招生,畢業後進入軍隊,從排尉、連尉做起,一視同仁。”
鎮國公道:“這樣,會讓勳貴的利益受損。”
“不如此,不能喚起武將的戰鬥精神。”
安國公道:“說得有理,開國時,那群勳貴縱橫四方,打的涼朝都得避其鋒芒。
現在,不說別的,就說我們三位國公吧!衛國公一系,我看做生意還行,打仗嘛就算了。
我的兒子天天吟詩作對,安國公到了他這一代,上戰場我也不指望了。
只有藍裕,你鎮國公一系還行,你的幾個兒子還不錯。不過以後,也不知道怎麼樣。
所以,只靠勳貴,是不行的,還是要有別的人才加入。軍校能為軍方帶來巨量的人才,是個好主意?
不過,孫修,這個政策會讓你站在勳貴的對立面,連我和藍裕都不敢這麼幹?
你必須要有軍功,臣大的軍功,能壓制住那群勳貴時,你才能實行。清楚了嗎?”
“常爺爺,我只是說說,你們可以找別人幹。我可沒說我想幹啊?”
安國公笑笑,“你回去吧!讓我和藍裕談談。”
孫修走出了門外,過了一會兒,鎮國公推開門叫道:“徐太醫,快進來。”
眾人連忙進去。
“安國公怎麼樣?”
“他昏過去了。”
徐良馬上診脈,過了一會道:“時間只有七天了。”
眾人看著病榻前奄奄一息的老人,沉默不語。
…………
孫修回到樂安侯府,也是情緒不高,在家一陣長吁短嘆。張若知道,相公是因為安國公一事才這樣的,她也只能默默的安慰。
鎮國公回去,召集了都督府眾將,將安國公的話告知眾將,眾將領命。
翌日,勤政殿,孫修進宮述職,孫修在朝堂上說了他當河務大臣的事後,並當堂請辭。
寧皇也知道,孫修當河務大臣,只是因為他想試一下,能不能將寧河治理好,沒想到居然成功了,雖然有些一波三折。
現在,他已經把障礙全部推平了,潘宏可以代他行事了,請辭也就理所當然了。
寧皇道:“樂安侯當河務大臣,治理好寧河,功勳卓著,可升為太子少師。”
孫修心想,太子少師?我那外甥連話都說不清楚,要什麼老師?這不就是一個虛職嗎?
“謝皇上。”
鎮國公出班道:“啟稟皇上,安國公舊病發作,已經不能理事,這是他的辭官奏摺。”
寧皇看著安國公的奏摺,他言詞懇切,意思是,說自己不久於人世,孫修乃將才。
他在都督府辦事期間,都督府眾將很是欣賞,一致推舉進入都督府,這是我的遺願,望皇上恩准。
寧皇抬起頭來,看了看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