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女兒是……”
“我女兒白婷婷,是在這附近上班的白領。”
“那您是?”
“我是白婷婷她母親。”
“那您過來是為了給女兒看看我這夠不夠衛生?”
“沒錯。”
簡單明瞭的一段對話過後,寧江無奈笑了。
說實話,幹了這麼久的餐飲,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不過對於這樣關心女兒的母親,倒也理解,只能尊重。
“看您在外面轉了好一會兒,要不您先坐下休息一下吧!”
看她有點疲憊的樣子,寧江給她拿了瓶水。
“謝謝你啊,你姓江嗎?”
這位王女士笑著問,臉上帶著一絲鬱色,像是在心裡憋了千言萬語。
“不,我姓寧,單名江。”這已經不是寧第一次被這麼認為了。
“我叫王玉萍,是在電視臺工作的……”王女士介紹著自己,赧然地笑笑。
哦,成功人士。看年紀穿著應該是個領導吧?這樣也就能解釋那種無人訴說的苦悶到底從哪兒來了。
寧江猜得沒錯,王女士在親友面前向來光鮮,父母親友都認為她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久而久之,她也就以這樣面目面對她們,報喜不報憂,乃至現在有點煩惱都不知道跟誰訴說。
接著王女士就開始說了起來。
不過寧江現在也不著急,一個人在這個城市裡久了,這樣的嘮叨聽起來還挺有意思。
“可能你覺得我因為女兒點外賣,然後親自過來檢視店鋪衛生有點奇怪……”
沒錯沒錯!的確很奇怪,而且你女兒也不小了,實在犯不著這樣。
寧江心裡想,卻沒直接這樣說,“這都是您對您女兒的愛!不過或許用不著親自過來,鬥音上有我店鋪的影片什麼的。”
“我在手機上看過了。但是我覺得最好還是要實地見過才能放心。沒辦法,我女兒的腸胃太差,因為吃壞肚子進醫院好幾次了。”
吃進醫院?看來問題真的不小,聽到這裡,寧江有點震驚,立馬為之前的想法而懺悔!令人尊敬的母親!
“啊?那的確是要注意。”
“嗯嗯,是要注意。”王女士自嘲似的接著說道,“說來好笑,她今天從你這兒點了五份外賣,然後給我和她爸準備了一頓飯。”
寧江一時眼睛都直了,不是每個賬號僅限一份的嗎?疑惑地望向王女士。
“也不容易啊,找人借賬號,又請人幫忙什麼的。花了不少時間。聽她說,要在老闆你這兒下單老費勁了。”
王女士微笑解釋,看著寧江。“不過就你家店鋪這樣的口味和衛生條件,這樣受歡迎似乎也能理解。”
聽到顧客這樣認可,寧江的心裡美滋滋的。
“雖然你家的東西好吃,但是她糊弄我這種行為啊,還是讓人生氣!我前面還對他發脾氣來著。”
看著王女士有點歉疚的樣子,寧江搞不懂中年女人的想法了。
“你女兒也很孝順呀,您生氣就沒必要吧。她這麼做,也許是對自己廚藝的不自信,或是其他原因。初衷絕對是好的!否則也不會費盡心思在我這點五份外賣,這可絕對不是糊弄您!”
說到這裡,寧江有點不好意思地接著說道,
“我家的外賣的確有點難買,今天中午加量了,也就70份。確實有很多人跟我反映過搶不到外賣。她能這樣,說明的確是用了心的。”
王女士的眉頭皺了皺。 嘆了一口氣,調侃道:“我還以為你們只是限號呢,沒想到還競爭上崗!看來我還是看錯了。我這個女兒呀……”
接下來,王女士對寧江說了許多,寧江聽著她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方方面面的嚴格要求,不由想到自己遠方的母親。
一番交流下來,寧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和女兒多交流。
不要把自己擺在高姿態,將內心的想法告訴她,要想親子關係和睦,雙方都應該坦誠且真誠。
王女士聽著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寧江的話頻頻點頭,倒也投緣。
臨了,王女士還說出了自己不得不親自過來的另一個原因。
“我能不能在你這兒學學清炒蝦仁是怎麼做的?因為我女兒喜歡吃,我又做不好。”
寧江自然應許。就是普通的一道菜,有什麼不能教的。
“你先說說你怎麼做的吧!”寧江問。
王女士皺眉想了想。
“就買的活蝦,然後自己去蝦線,稍微用鹽醃製一下。然後就焯水。
再起鍋燒油,把黃瓜和胡蘿蔔炒一下,放鹽和糖和雞精,最後把蝦放進去,炒兩下,再勾芡出鍋。”
寧江聽完也不由皺眉,的確有點問題。
“那你的清炒蝦仁,你覺得味道有什麼問題呢?”
王女士輕吸了口氣,側頭想了一會兒,
“首先看起來顏色就有點暗,不如你做的那麼亮。還有就是蝦仁吃起來有點幹,有點老。還有就是我女兒覺得不入味。”
對此,寧江一一解釋。
“顏色看起來暗,那就是炒的久了,或者油溫高了導致蝦表面顏色不乾淨。再就是勾芡沒做好,最後一步勾芡,可能芡汁不夠均勻,或者太濃。我們呢,其實一般不是這樣的步驟。”
“吃起來幹、老,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你焯水焯太久了,二是炒的太久。其實蝦仁就是吃鮮嫩,用不著煮太久。”
“最後就是味道淡的問題,這應該是你醃製不到位的原因,時間太短。”
王女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好像是的。”
寧江覺得直接說怕不夠生動,直接到廚房給她當場演示起來。
“我們用的是河蝦,腥味少一點,顏色比較淡。個頭小一點,當然也可以用海蝦看你喜好。
第一步就是醃製,加鹽胡椒粉,然後用手抓勻上勁,微微出水後加入蛋清生粉,等到呈現微黏的狀態,滴入香油鎖住水分,靜置二十分鐘就行。這一步是蝦仁緊實嫩滑的關鍵。”
王女士看著寧江的操作,對比自己隨便加鹽醃製的簡陋過程,恍然大悟。
“其次就是切配輔料。很簡單,黃瓜去皮,然後去掉中間的瓜瓤,這樣黃瓜比較脆,也不會出太多的水。胡蘿蔔也是切菱形小塊。”
王女士想起中午清炒蝦仁裡黃瓜的口感,“原來還要去掉瓜瓤啊,先前在家裡,我都沒注意,難怪覺得吃起來很脆。”
寧江點頭,輕聲應是。
“接下來的一步,南北各有差異,我們這邊用是給蝦焯水,北方那邊是用三四成熱的油給蝦稍微過油炸制一遍。
蝦仁焯水時間不宜過長,二三十秒即可。同時把黃瓜、胡蘿蔔也過水,根據喜好控制焯水時間,基本上一分鐘以內就好,這一步可以去掉黃瓜裡的生澀味,保持爽脆。”
又學到了!難怪自己炒出來的,要不是太老,軟爛的,口感不好;要不就太生,青翠的,嚐起來青澀。
王女士笑著不住點頭,像是勘破什麼武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