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律師協會的副會長,說了一大堆道理,但眾多網友並不滿意。
因為他說來說去,齊玉鳳還是不用死。
他們想要的是,齊玉鳳這種女人,就沒有資格活在世上。
"難道這種惡婦就沒人收拾,還真是天道不公啊"
"樓上的兄弟,別生氣,難道你忘了,在我們夏國,還有審判者嗎?"
"我不相信,這麼大的事情,審判者他不知道。"
"那為什麼網上沒有看到審判者對這件事的留言?"
"這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審判者正在忙別的事吧。"
"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發一篇帖子,請求審判者審判齊玉鳳。"
"這個方法好,請願帖發出去後,我讓我的親朋好友全去帖子下方點贊評論。"
"我們來一個萬人請願,請審判者審判齊玉鳳這個毫無人性的女人。"
"樓上,加我一個,我讓我同學也加入請願帖。"
"樓上,也加我一個,我告訴我公司的同事,讓他們也加入請願帖。"
"樓上的朋友,加我一個,我群多,帖子發出來後,我馬上轉發到群裡。"
……。
很快,一篇萬人請願帖,衝上夏國熱搜網榜單,並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向榜首衝去。
這篇帖子沈也、江浩、丁芳、李天他們四人當然都有看到。
沈也、江浩也正準備從京城去往東林市,與丁芳、李天二人會合。
可丁芳、李天告訴他們,讓他們可以不用參與這起審判事件。
而且丁芳與李天還說,等審判了齊玉鳳之後,也會前往京城,與他們會合。
而身在東林市的丁芳與李天,原本準備無聲無息的儘快處決齊玉鳳,再前往京城。
可突然出現的請願帖,打斷了他們原本的計劃。
很快,請願帖下方,出現了一個自稱審判者發的評論。
"大家好,我們是審判者。"
"齊玉鳳這起母殺子案,我們也一直都在關注。"
"作為審判者,我們曾經說過,惡人,天不收,法律不判時,那就交給我們審判者來判。"
"既然像齊玉鳳這樣的惡人,法律不能判處她死刑,那我們作為審判者,必然會對她進行審判。"
丁芳在請願帖下方留言後,便再次與李天重新制定審判齊玉鳳的計劃。
第二天。
兩輛警車響著警笛聲,押著齊玉鳳從法院駛出。
當警車駛出法院門口後。
車上的警員便發現,一路上,不斷有人開著車,或者騎著摩托車跟著他們的警車。
這些人,以各路記者,便衣警察居多,但也有普通百姓。
他們很清楚,跟著他們警車的這些普通人,一定是想看看,審判者是如何審判齊玉鳳。
或者,他們想知道,審判者如何截走齊玉鳳。
在東珠市的馬春花案中,馬春花便是在法院押往監獄的路上,被審判者截走的。
現在,審判者已經明確過,將會對齊玉鳳進行審判。
這一次與馬春花被審判事件如此相似。
萬一,審判者又故技重施,選擇在齊玉鳳押往監獄的途中,將她截走。
那他們卻沒有進行跟蹤報道,失去了與審判者的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他們又如何在這個行業裡繼續混下去。
所以,這種機會,這些新聞單位、記者又怎麼會輕易放棄。
"各位觀眾朋友,你們好,我是某某電視臺的主持人某某某。”(取名字太難了)
"眾所周知,審判者已經明確表示過,會對齊玉鳳進行審判。"
"今天,跟著我,讓我們一起近距離接觸一次審判者。"
"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樂林市法院門口,剛剛大家看到從法院駛出的那兩輛警車。"
"據可靠訊息,裡面押著的,正是這起母殺子案的另一行兇者齊玉鳳。"
"由於我們處於行駛途中,拍攝的畫面不是很穩,這一點,還請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不要介意。"
諸如此類的記者,在警車後面有著不少。
而且這些記者發現,在他們前面的那兩輛警車,開的並不是很快。
而這兩輛警車開不快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接到上面的指示。
在將齊玉鳳安全送往監獄的途中,看是否能將審判者引出來,從而將他們抓獲。
在警車兩邊以及後面,不斷有騎著摩托車膽子大的人,上前與他們並排行駛。
好奇之下,從而想透過警車車窗,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女人,能做出殺死自己的兒子這種事。
這些騎著摩托車的人,看似與普通人無異,但大部分都是穿著便衣的警察。
而真正的好奇膽大之人,廖廖無幾,只有幾人而已。
但沒人想得到,在這僅僅的幾人之中。
一個戴著頭盔騎在摩托車,夾在他們中間的人,正有著審判者李天。
而那開著警車的警員,則假裝以防發生事故,故而放慢行駛速度。
警車上。
"你說審判者會不會來啊,這都走了差不多快一半路了?"
"我哪裡知道審判者會不會來,我又不是審判者。"
"不過,我倒是希望審判者不來最好,如果被我老媽知道我在保護齊玉鳳,反而去對付審判者,回家她能扒了我的皮。"
"哎,是啊,這身衣服也不好穿啊。"
兩位警員的談話,坐在警車上的齊玉鳳,將這一切聽的清清楚楚。
她剛才還在好奇,為什麼在警車外面,不斷有騎著摩托車的人,在外面打量著她。
不僅如此,在警車後面,還有不少的記者,一直在跟拍他們。
現在,這所有的一切,她都明白了,原來,她被審判者給盯上了。
但隨後想想也是,她做出母殺子這種事,審判者又怎麼可能放過她。
不過,這樣也好,一死百了。
如果待在監獄,又不能減刑,一直到死,那種生活,還真不如一死了之。
這個時候,齊玉鳳似乎也看開了,心裡突然有了一個決定。
與此同時,趴在馬路邊一棟房屋樓頂的丁芳,看著即將經過她面前的警車,感覺情況有點不秒。
"李天,收到請回答。"
"師姐,李天收到。"
"計劃可能要改變。"
"警車旁不時有摩托車靠近,我很難有把握一擊即中警車輪胎。"
"我擔心警車經過我這裡的時候,正巧有摩托車靠近警車,從而使我沒有機會開槍。"
"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實行第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