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自然農法

旋藏對農業的看法,讓盒敏頗為感興趣。盒敏問旋藏:“從蹤跡宗的角度,如何看待自然農法?”

旋藏說:“自然農法,在高科技時代,實際上反而是不自然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所謂的自然,實際上都是相對而言的。”

“與時代和現實相應,就是自然。”

“在古代,還沒有發明造紙術的時候,羊皮卷可能就是自然。”

“後來出現了造紙術,紙質書可能就是自然。”

“再後面,出現了各種電子產品,電子書也可能是另一種自然。”

“自然,實際上就是不刻意。”

“不刻意,所以更愜意。”

“因地制宜,所以更宜人。”

“適合用化肥,就用化肥。”

“適合用有機肥,就用有機肥。”

“適合放任不管,就不用任何肥。”

“不管是用複合肥,還是不用任何肥,都要順其自然,而不能強植物所難。”

“尊重人,所以不能強人所難。”

“同樣的道理,尊重植物,也不能強植物所難。”

“真正的自然農法,並不是一系列的禁令,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那個。”

“真實的自然農法,是內心的一種信賴,是對土壤的肯定,是對健康食品的篤定。”

“自然農法,不是教條,不能理解成條條框框。”

“自然農法,是開放的,可以考慮化肥,農藥。”

“只要心態是健康的,積極的,利他的,那麼實際上就具備了自然農法的底蘊。”

“外在的田,怎麼種都有優點,可能也會有缺點,有機會的同時,也會有風險。”

“不用農藥,那可能就要承受被蟲吃的風險。”

“不用化肥,可能就要承受產量偏低的風險。”

“不用機械,可能就要承受更多的勞累。”

“內在的田,才是真正要發力耕耘的福庫。”

“這田不分貧富,一律平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自然農法,實際上就是耕耘內在的田。”

“自然農法,實際上就是耕耘自己的田,自然而然就存在的田。”

“內在的田,無限的肥沃,沒有肥力耗盡之患,儘管使勁開採。”

“內在的田,是真正的道場,修行的福地。”

“修行就像種田,念力就像種子,利他就像土壤。”

“以利他的發心,去踐行廣大的事業,必能收穫豐碩的成果。”

“成果管理的關鍵,就是純正的發心。”

“自然農法的關鍵,就是正確的播種。”

“只要播下了種子,不管是瓜是豆,多多少少總會有些收穫。”

“靠天吃飯,實際上並不是說,靠天氣吃飯。”

“真正的天,其實是播種。”

“農夫是靠播種吃飯,播種才是最重要的天氣。”

“即使是惡劣的天氣,也總會有適合生長的作物。”

“正確的播種,因地制宜,選擇恰當的種子,在恰當的時間,種在恰當的地方。”

“剩下的,就是聽天氣由命了。”

“但如果農夫不去播種,那就算再怎麼天氣好,風調雨順,也是不可能讓農夫豐收的。”

“天將助人,人必先自助。”

“天上掉餡餅,人還得起早,太晚了可能就被別人撿走了。”

“當然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人要賺自己的餡餅,買自己的午餐,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硬道理,就是走到哪都能講得通,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

“道理,就是修道的原理。”

“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餡餅,不僅僅是為了吃午餐。”

“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還有修身的欲求,修道的渴望。”

“透過修身,人就獲得提升。”

“透過修道,人就得到。”

“獲得感,得到感,其實就是幸福感。”

“幸福感,比金錢更貴。”

“金錢能買很多東西,但不一定能買開心,不一定能買幸福,不一定能買自在。”

“開心自在的幸福感,有錢也難買,沒錢也可以有。”

“怎麼有?當然是無中生有,憑空就有。”

“一無所有,所以期待就低,就容易滿足,知足常樂。”

“明白空,知道諸多事情都是空,憑藉這個空,就能空中生有,就有了。”

“自然農法,其實也是要明白空性,看到任何事物的侷限性,利弊在哪,這樣就儘量減少無謂的折騰。”

“比如說,沙漠裡不長草,那麼可能就是不適合長草。”

“與其琢磨怎麼在沙漠裡種草,不如琢磨如何利用沙漠的沙子,利用沙漠的場地,以及地底下的資源。”

“沙漠的表面,或許是光禿禿的,看起來毫無利用價值。”

“但其實,沙漠也蘊藏著各種各樣的價值。”

“沙漠地帶,往往是陽光照射比較厲害,可以用來發展太陽能。”

“沙漠地帶,還常常伴隨著沙塵暴,伴隨著大風,可以利用風力發電。”

“沙漠地帶,還可能蘊藏其它資源,比如,地底下的各種礦產資源。”

“所以說,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有利有弊,利弊同時存在,這就叫空。”

“所謂空,就是說,你說它有利,也不對,說它有弊,也不對,你不能輕易定義它。”

“它處在利弊之間,處於模糊地帶,說不清道不明,才具有神秘感,才具有空靈感。”

“說話留一寸,話不投機半句多,話投機也最好只說半句,說多了,可能就沒意思。”

“很多事情,說出來反而沒趣。”

“何謂幽默?”

“幽靜中,靜默中,才有真趣。”

“凡事都要懂得空,工作要有空閒時間,人做事才不容易累,休閒夠了,就又願做事了。”

“吃飯要儘量保持空腹,才會有更好的食慾。”

“在空曠地帶散步,人的心情也就更容易心曠神怡。”

“散步,是一種好的運動方式。”

“散步,介於運動和靜止之間,說是運動吧,好像又時而靜止,說是靜止吧,好像又在不時地移動。”

“這種動靜之間的靈活狀態,其實就是自然態,就是順其自然。”

“想象一幅畫面,在一個深秋的季節,剛剛收穫的稻田上,佈滿了零星的稻穗,一群農家土雞正在雞不停嘴地啄食,農夫走在稻田的田埂上散步,憧憬著來年的農事,想往著眼下的溫暖。”

“正當農夫會心一笑時,雞群爭食的鳴叫聲,打破了寧靜,原來,美好的背後,也有艱辛。”

“自然農法,固然是美好的,也必然伴隨著艱辛。”

“如果願意付出艱辛,那就可以享受美好。”

“如果只想要美好,卻不願付出艱辛,那這個自然農法就很難維持。”

“自然農法,或許並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自然農法給人帶來的啟發,讓人明白的道理。”

“明白萬事萬物的矛盾,普遍存在。”

“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閉關並不是把自己關起來。”

“閉關,是擺脫把自己關起來的想法。”

“閉關,是意識到不可能真正把自己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