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菜根談

確立了心理諮詢的大方向,旋藏有了底。解夢雜貨鋪的名稱,似乎有點不妥,雜貨鋪顯得太雜,太亂,定位不清晰。

既然是做心理諮詢,旋藏想了想,乾脆就叫“菜根談”。

菜根,可能很苦澀,不那麼好吃。但生活就是這樣,很難事事順心,往往是不順心事十有八九,而開心事不足一二。不順心,也不見得就不好,也可能會帶給人成長,帶動人進步。等到人成長起來了,成熟了,進步了,也就開心了。

作為一種全新的心理諮詢流派,“菜根談”強調求助者與助人者的平等關係,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傾心的交流。

傾心的交流,既需要來訪者敞開心扉,吐露心聲,更需要諮詢師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不管菜根有多苦,諮詢師都堅持陪伴求助者一路披荊斬棘,並由求助向自助轉型,進而轉向助人,乃至更高境界。

菜根或許很苦,但不妨礙人們品嚐菜葉的美味,菜花的芬芳,菜果的甜蜜。根果一味,苦樂一體。不計較暫時的苦,才值得擁有長久的樂。不怕吃苦,終究吃香。

不可能一上來就很吃香,得經過一個考驗,鑑別,淬鍊,沉澱的過程。看看哪些人值得吃香,哪些人能吃苦。

旋藏的“菜根談”療法,開展得很順利,前來求助者絡繹不絕,三三兩兩簇擁在攤位旁邊。說是攤位,其實就是在西米市圖書館附近的草坪上。

求助者的話題涉及諸多方面,旋藏時常會感覺知識儲備不夠,未能很好地理解求助者的觀點。但好在旋藏養成了隨時查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就去圖書館進行查詢。這樣就勉強能應付局面,也讓求助者頗為讚賞。

有銷售人員詢問,“如何做好銷售工作?”

旋藏說,“很多銷售人員會以為,有了產品就不愁賣,有貨就不怕沒人要。”

“其實,商品經濟的依據,是消費者的需求,是買方。”

“先要找到買家,確認了購買的需求,再去匹配供應,匹配生產要素。”

“賣東西之所以很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供需匹配錯位。生產了消費者不願購買的商品,所以就很難賣。”

“不要想著把自以為的好東西賣給消費者,而應該為消費者購買消費者心目中的好東西。”

“賣,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買,是需要充分溝通和確認的。”

“既不能對顧客指手劃腳,也不能任由顧客自由挑選。而要與顧客保持適當距離,隨時提供介紹和幫助。”

“成交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立交往,達成共識,順暢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能太過親密,也不能太過生疏。太親密,就容易壓抑,逼迫。太生疏,就顯得冷漠,無助。”

“不急於成交,給予顧客選擇和放棄的自由,實際上也就同時鼓勵了顧客去嘗試購買。因為,選擇購買,也是一種自由。顧客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購買,而是自主決定是否要購買的支配感,自由自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