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可能性

說到旁觀者清,信眾都覺得很有體會,但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信眾問旋藏,“為什麼說旁觀者清?”

旋藏說,“因為旁觀者無我,所以就不容易受到各種偏見的左右。”

“也就更容易得到更客觀的結論,更準確的資訊。”

“但也只是相對而言,無我是很難達到的境界,旁觀者的無我狀態也只是相對而言。”

“真正的無我狀態,是有待於持續的精進修煉。”

信眾問,“無為也是一種精進嗎?”

旋藏說,“無為是精進到極致的狀態,有為到了極點,就反彈,進入無為。”

“物極必反,事物的發展到了極點,就容易逆反,反彈,彈回,迴歸,歸位。”

“人其實不是被他人否定,而是自我否定,自己否定自己。”

“做了過分的事,就必然承受反彈,反噬。”

“也就是古人說的,因果報應。”

“沒有種下善因,當然也就很難收穫善果。”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不是宿命論,而是自由論。”

“人可以選擇種瓜或種豆,但必須承擔得瓜或得豆的後果。”

“如果很討厭瓜,那麼,種瓜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信眾聽了旋藏的解釋,很是高興。旋藏也在這通俗易懂的解釋裡,獲得口才的鍛鍊。

信眾又問旋藏,“如何訓練口才?”

旋藏說,“口才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的積累,導致厚積薄發。”

“具體來說,可以多看書,多交流。”

“給別人講解知識,其實也是深化自己對於知識的認知。”

“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信眾又問:“為啥又說好為人師不太好呢?”

旋藏說,“誰說好為人師不太好?應該說是,當仁不讓於師。不僅要好為人師,還要超越為師,才好。”

“當然,不能只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才去好為人師。”

“而應該是順其自然,落落大方,給別人講解知識,有什麼不好呢。”

信眾問,“那作為普通人,如何好為人師?”

旋藏說,“普通人雖然沒有學富五車,但可以給人講解熟悉的領域,所謂隔行如隔山,任何高手也總會有陌生的領域,普通人也可能會有熟悉和擅長的領域。”

“深耕熟悉的領域,也就必然會有心得,乾貨,再去分享給別人,就讓更多人收穫喜悅。”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反而讓人收穫更多的私。”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讓私流動起來,活潑起來。”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如果一味的自私,那麼就反而很難實現。”

“從反面去使勁,等待反彈的到來,這就猶如槓桿,輕而易舉,即可撬動重物。”

“當人往下壓槓桿時,重物就受到往上的力,就向上翹起。”

“懂得運用槓桿原理,就能以簡馭繁,化繁為簡,駕輕就熟。”

“有時,要懂得尋找現成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費力地去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善於發現已有的可能性,也是一種創新。”

“創新並不是去創造一個之前不存在的東西,而是發現已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