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感情升溫

出院那天,十幾位倒爺前來感謝他,畢竟董明碩把他們從小旅館帶了出來,應該表示感謝。

董明碩獲得了很多友情,至於這些友情到底有多大用處,他並不確定。這些人中大部分身價比他高,有些甚至身家數十萬元,只是低調隱藏財富。聽說有幾位打算回老家,不再涉足這邊的貿易生意。

之後,做邊貿生意的人都在顯眼的地方插上國旗,這成了一種不成文規定。雖然國家還沒有變得像後來那麼強大,但已經有了依靠國家情感的跡象,他們當下期望著國家的強大。

再次回到漢南機械廠,董明碩聽說他的連續曠工幾天的事情已經傳遍了總裝車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董明碩啊,你看你這搞什麼鬼啊,你剛才透過組織關係才請了五天假,我還頂著壓力批假給你,我的權力有限,你這也太不負責任了。五天沒見到你,你還不來銷假,直接就消失了!“

高主任吸著蘇煙,噴出煙霧,董明碩坐在對面,一直誠實地陪著笑。

“如果你因為曠工被扣工資,那還算了,雖然事情有點鬧大,但在我們車間並不會引起太大波瀾。但你怎麼招惹上了董義華那個小子呢?每次開會都要點名批評你,聽起來都令人討厭,這情況該怎麼解決呢?“

“高主任,您費心了,這事情我承認是我的責任,我沒有妥善處理好。您有什麼建議嗎?“

曠工五天在一家國營廠是可以直接開除的,但由於國營企業的特殊性質,還有很多商量的餘地。可以請假或將其視為意外事件處理,寫一份檢討也可以解決問題。

“明碩,你是個聰明人,我不想難為你。但問題需要有人解決,你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董明碩明白了,這次的問題確實出乎意料,雖然他在醫院住了幾天可以證明自己確實生病了,但如果有人一直針對他,他難以擺脫責任。最起碼他需要寫一份檢討或者接受紀律處分,這對董明碩來說是個不小的心結,因為他對於有記錄的檔案非常敏感。

“如果能聯絡勞資處解釋一下,或許還有解決的餘地。我沒想到董義華竟然這麼陰險,他本來就搶了你的機會,現在還在找茬。雖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實力不如你,但他卻一直在冒充大尾巴狼。哪天揍他一頓也不是不可以!“

“別擔心,這只是小事情。瓷器不會與瓦罐摔,我們不必為了這種事情耗費精力。不過,你有沒有考慮過出去做維修工作呢?“

範強有些愣住,這個建議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他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家人也在這裡,這裡就是他的家,離開了這裡去哪呢?

“是的,考慮出去做維修。前年我們國家頒佈了《公司法》,導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湧現出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機會。你在機械廠長大,對機械行業比較熟悉,雖然機械廠近年來變得不太好,但機會還是有的。如果不出去,過幾年可能就不需要拖拉機修理工了。現在出去修理拖拉機,一天能掙多少錢,一天能修多少輛,而在我們廠裡,一天只能修幾輛,維修車間裡有這麼多人吃閒飯,遲早會出問題的。“

雖然這是在勸範強,但董明碩也在自己心中反覆思考著。他在這裡度過了上輩子的十年,對這裡有著深厚的感情,總是希望這裡好起來,但結果卻是廠子倒閉了。與範強相處了半年的時間,他覺得這個小夥子踏實,工作也認真,雖然不一定會有多大成就,但絕對是個可靠的工友。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要出去創業,他需要可靠的夥伴。

而且他離開黑河的時候已經提交了進出口貿易公司的申請,為此他支付了五千塊的註冊費用。在黑河,邊貿公司從去年初的幾百家迅速增長到今年的一千多家,這是邊貿發展最迅猛的階段,不合規是行不通的。他不能只依靠個人力量,充其量只是一個低階倒爺,他要成為正規企業家。

下班前,國棉三廠門口再次出現了董明碩的身影,十餘天不見蹤影,董明碩期待著某個人的出現。

劉瑾惠最近心情不好,她的母親天天問她關於董明碩的事情,彷彿嫁人是解決不了的難題。自從那天的大雪之後,董明碩只來過一次,只到家門口,就告訴她有要緊的事情要出去幾天,現在已經十二天了,還沒有回來。

朱小靈在一旁安慰著,這種事情外人很難干涉,只要在需要傾訴的時候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當她需要哭泣時,提供肩膀和紙巾就可以了。

當董明碩再次出現時,劉瑾惠的委屈突然煙消雲散,但出於面子的考慮,她沒有表現得太熱情。

董明碩向朱小靈表示感謝,並約定以後請他們夫妻一起吃飯。他還帶了禮物,儘管雪已經停了,但留下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想我了嗎?“

“想你這個大傢伙!“

儘管如今社會風氣好了很多,但中國人的感情仍然是內斂的。相比於後來那個公開表白的時代,這種內斂的感情反而更美好。

董明碩大致敘述了自己的行程,儘管有所保留,但仍讓劉瑾惠聽得心驚肉跳。

“你真厲害,你們兩個居然敢去國外從事邊貿。聽說那很危險,以後可別再去了。你現在的工作挺好的,我媽說你的工資都快趕上她了。“ 無論時代如何,真心過日子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他們不會要求另一半去追求帶有風險的財富。

他們相見前心情充滿了怨念,但見面後卻變得開心。到了家,劉廠長和譚老師都還沒有回來,劉瑾博的行蹤也不明,似乎可以做一些私密的事情,但劉瑾惠受到岳母的傳統教育,守身如玉。

劉瑾惠試著戴上董明碩帶來的貂皮帽子和圍巾,聽著董明碩講述他的經歷,笑得前仰後合。儘管這些東西是國外的貨,但在國內製作,價格不菲。當然,這並不是送給劉瑾惠的,她自己戴著這些東西可能有點不適合,因為她感覺自己無法駕馭,這些東西更適合譚老師這樣有文化背景的人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