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群人在火堆邊吃著晚飯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不同於野豬嶺上,深山老林的黑夜特別的黑,那種黑讓人心發慌,而且周圍常有些動靜突然響起,讓人跟著一驚一乍。
虎子為了白天的事向我道謝,“三豐,之前調侃你對不住了,白天要不是你幫了我,我可要吃大苦頭了。”
我笑了笑回道:“沒事,我這人不愛計較沒放在心上,我呢能力有限,也就會些玄奇術,能幫得上忙自然最好,等進了山裡邊還要靠各位顯神通的。”
虎子笑的虎牙都露了出來,“好說好說,憑我們的經驗加上毛兄弟的本事,這一趟肯定滿載而歸!”
一群人也都信心十足的模樣,隨後虎子又問道:“不過毛兄弟,你要找的那個啥赤血紅蓮,真的有那種東西?”
我回道:“既然是孟老留下的資訊,我想肯定錯不了的。”
提到孟山老,另一個叫阿七的男人說道:“孟老前輩的確是能人,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了,就憑進出這大岐山行走自如,除了孟老前輩再沒第二個。”
孟山彪說道:“我爹常說,物華天寶,奇珍異玩,又是這天地自然形成的寶貝,都有靈性之物守著,這大岐山深不可測,哪裡由得人進進出出的呢。”
他停頓了下,抬頭看看幾人,說道:“當年我爹幾次進大岐山,可就沒少碰見古怪事,而且可不像你們以為的那樣,我爹帶出來很多的寶貝,事實上,他就帶出來一棵七品葉人參。”
虎子第一個驚詫,“怎麼可能,都說大岐山滿地的寶貝,以孟老前輩的能力,怎麼會只帶出一根棒槌?”
他們不信孟山彪的話,扭頭看向劉招娣,劉招娣本不想搭話,見都等著,只好開口說道:
“好像是這麼回事,而且我師傅那次回來沒有了一根手指,他說留在了大岐山,換的那棵老參,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
一群人唏噓不已,“這大岐山究竟什麼地方呢?”
他們本來信心滿滿的想著這次進山,就算找不到我要的赤血紅蓮,也一定能找到不少的寶貝,棒槌靈芝茯苓等等,肯定要滿載而歸。
可現在聽孟山彪和劉招娣這麼一說,孟山老老前輩都帶不出東西的地方,他們又何德何能呢?
可為什麼會這樣呢?究竟是大岐山本身是靈氣之地,還是孟山老的原因?
以他們對孟山老的瞭解,老人家是個非常固執又偏執的老頭,曾經帶著他們跑山時候,規律甚多,在山裡孟山老同意的東西能動,要是他說不能碰,那就絕對不準動。
所以難說是不是孟山老自己的原因。
孟山彪說道:“不管怎麼說明天就要正式進大岐山了,規矩你們都懂,我還是要說下。”
“山有山靈,水有水神,進了山說話可就要仔細了,不要胡言亂語亂開玩笑。”
孟山彪看向我,“三豐你是外行不懂進山的規矩和忌諱,我跟你說幾樣重要的你記下。”
“在山裡頭尤其是早上,不能喊夥伴的名字,大家都是互稱外號,再不然喊聲“喂”來代替。”
我問:“為什麼呢?”
孟山彪答道:“據說是為了避免讓些邪祟骯髒東西盯上,被它們知道名字後,容易勾去魂魄,總之這是忌諱。”
孟山彪仔細說著:“跑山遇到寶貝不多說一句話,說話也要講吉利話,不能口出穢語。”
“而且無論看到什麼怪異的事物,也不要多言多語。但凡聽到有人叫自己大名,絕不能答應,能喊大名的絕對不是人。”
我點點頭,“還有什麼呢?”
孟山彪認真說道:“進了山歇息的話,見到樹墩不能往上坐。”
不等我詢問,虎子解釋說:“這個可是大忌諱,因為都說樹墩是山神老爺的寶座,人坐了,山神老爺會不高興的,降災禍懲罰冒犯的人。”
孟山彪接著說道:“進山都別繃著臉樂呵的,不然有靈性的寶貝都不敢靠近,真碰見了地精也都給我穩著點,不要紅了眼什麼都拿,尤其是抬棒槌。”
“咱們這一趟是七個人,帶棒槌講究“去單回雙”,棒槌也算人,都記住了不要犯了忌諱。”
孟山彪這人平時瞅著浪蕩的,這時候說起進山的事情,格外的認真凝重,可見這跑山規矩是非常嚴謹有講究的。
這跑山也叫挖寶,所以有些行內的話,比如說抽菸叫拿火,休息叫拿蹲兒,吃飯叫拿飯,睡覺叫拿覺,轉移地方蓋棚子叫拿房子。
而且壓山時碰到蛇是吉兆,碰到山神爺,也就是大老虎也是吉兆,就是說能碰到大貨。
可要是身上帶的破了東西那就是凶兆,這時候就要停下返回或者是換吉時再進山,否則怕是要傷筋動骨,嚴重的甚至要喪命。
雖然我頭一次聽說這些個規矩和禁忌,但是大概的理解,都是為了這一路能順順利利,不要觸了黴頭。
就這樣說說話時間也晚了,都簡單收拾下回簡易棚休息,為明天養精蓄銳做準備。
我倒是翻來覆去有些睡不著了,想著孟山老在手記上記載的大岐山大致地形,標記的地點有四處,都是赤血紅蓮或許出現過的留下的痕跡。
那麼這四處就算找到了,有沒有可能再碰見?
正琢磨著,這時忽的外頭一陣鈴鐺聲傳來,我和劉招娣都坐了起來。
而只聽到鈴鐺響了幾聲再沒有了動靜,我倆互相看了眼,不放心的起身出了簡易棚,往四下看看。
怕有野獸靠近,所以外邊的火堆還燃著,原本留在外頭放哨的虎子正坐火堆旁低頭打瞌睡。
我跟劉招娣走到白天她圍著繩子的地方,繩子好好的在,並沒有什麼異樣。
“說不定是什麼動物跑過去碰的。”我說道。
“這高度老鼠兔子都碰不到,看見火堆還靠近這邊的動物也不多。”劉招娣不放心的沿著繩索邊走邊檢查。
我只能跟著她沿著繩索走,詢問道:“你以前也常跟孟老進山吧?”
劉招娣回道:“我爹活著時候得了重病,什麼藥也治不好,家裡條件也有限,拜師後便跟著師父總進山找藥材,直到我爹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