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王書記一聽也站起身來,對大家說道:
“我們自己是不是保守派,或者是過激派,這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老百姓認可一個哪一個領導幹部,而不是自己自吹自擂,大家說我說的對不對?!”
徐浩飛立刻反駁道:
“不是您這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不對。這種觀點聽起來貌似很公平,可是實際上是幹不出啥事情來的。我們為了幹一件事情,是要勇往直前,不能有所畏懼,即使是老百姓開始反對你,你也要實行下去,不能做老好人,知道嗎?!瞻前顧後是要不得的。”
李副縣長也是豁出去了,他大聲說道:
“徐書記,按照你的說法,我們就不按照老百姓的意願幹事情了?我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辦事情,然後不管不顧他人的意見?!是不是啊?”
紀委王書記緊接著插話道:
“對啊,這樣辦事就叫獨斷專行!是我們組織內部最不好的一種工作作風,我發現我們和橋縣最近又有這樣一種苗頭了,這個需要大家都警惕起來!”
……
徐書記嘿嘿嘿冷笑了半天,突然對紀委王書記說道:
“我心裡很清楚,你們是在說我。我給你們說,現在和橋縣恰恰還真的需要一些獨斷專行的領匯出現,要不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家一片和氣,背後卻是不作為,甚至是跟萬成建築公司的高強強沆瀣一氣,貪汙腐化,這樣才好嘛?!”
這一句立刻戳到了紀委王書記的疼處,他吱吱嗚嗚地說道:
“沒有吧,徐書記,我們可不能這樣信口開河,這個高強強不是已經給無罪釋放了嗎?某些領導跟萬成公司的事情不是沒有嘛,是空穴來風,怎麼您還揪住不放?!”
徐浩飛哈哈大笑道:
“王書記,李副縣長,你們想一想,這樣的事情,是紙裡包不住火的,即使我們因為遇到好多阻力,不查這個事情了,可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心裡都有一筆賬單,遲早需要某些幹部來清算的,要償還的,明白嗎?!”
……
紀委王書記和李副縣長,還有幾個得到高強強好處的幹部和領導們一聽,心裡是又緊張又恨。
他們緊張的是,他們以為高強強給無罪釋放之後,一切罪惡都讓那個馬副縣長給背上了,徐浩飛把他給停職了,這就算是完事了嘛?!
可是現在看來,這個徐浩飛是心裡並沒有完結,聽他說話,意思是還要跟他們算賬啦,這個簡直是太讓人震驚。
所以,這些參與進高強強案件的領導們,哪一個不痛恨徐浩飛,因為這個傢伙看來簡直是一根筋,一條道路往天黑裡面走,發誓是要把他們都要整死才罷手!
這些幹部領導,有那一個不恨徐浩飛的?
他們把不得讓老天爺把這個姓徐的給劈死了才好,他斷他們的財路,他們就要讓他去死!這是徐書記面臨的實情啊!
這些人更加抱團了,他們擰成一條麻繩,勢必要把徐浩飛給活活你勒死了才肯罷手,所以徐浩飛此刻是很危險的。
……
張鎮長其實是不希望大家都跟這個徐浩飛搞得太僵,搞得太僵了,弄不好是要出事的,因為一個兔子急了都要咬人,更何況一個縣委書記。
所以,張鎮長急忙打圓場道:
“哎呀,好了,好了,你們就不要爭吵了好不好?!你們都聽我張鎮長,外號烏龜山人的一個人來說幾句話行不行哈?!”
徐浩飛說道:
“張鎮長,我們是在開會,所以是暢所欲言,沒有人不讓你發言啊!你有啥話,或者是啥意見,你儘管說吧!”
張鎮長呵呵一笑,說道:
“剛才我看你們都是言辭犀利,沒有一個不是演講家,所以我可以給你們提一個小小的建議,不管你們雙方議論如何尖銳對立,不過最後都是要合作起來,是不是啊?!”
……
大家一聽這個張鎮長明顯是在和稀泥嘛,啥叫最終會合作起來?這個不是明擺著要讓大家都不要太過尖銳,最好還和好了最好。
徐浩飛冷眼看看這個烏龜山人,心裡說道,你這個烏龜山人,其實是最狡猾的一個老狐狸,你不怒不氣,才是最不好對付的一個人。
所以徐浩飛當即說道:
“張鎮長,你這個烏龜哲學看來是沒有白學啊,這不但沒有白學,而且是學習的很好了,說話都是非常中庸的,是不是啊?!”
張鎮長哈哈大笑道:
“我不是吹牛,你們爭來爭去,最終的落腳點還是這個中庸之道,不信你們就看著,我張鎮長的話說的怎麼樣?!”
徐書記也是呵呵一笑,然後對張鎮長說道:
“張鎮長,我是對你的中庸之道很感興趣,那不行你給我們講一講,看你這個中庸之道怎麼一個說法啊!”
張鎮長立刻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說道:
“我對你們說,中國的事情,說白了就是一箇中庸之道。你們一個改革派,走的太遠了就成了激進派,一個是保守派,走的過分了,就是頑固派,所以不管你們如何兩極分化,最後總該要回到一起來,走上中庸之道,明白嗎?!”
搞宣傳的馬副縣長一聽就第一個帶頭鼓掌說道:
“張鎮長,你是一個人才,不來我們宣傳部門,使我們人才的一大浪費,你這個中庸之道是太精闢了,太厲害了,哈哈哈!”
李副縣長說道:
“不是我吹牛,我也是一個研究中庸之道的人,我給你們說,我們跟國民黨的鬥爭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極左和極右派別之間的一部鬥爭歷史,最終還是中和派別取得勝利了,所以中庸之道是啥時候都是要用的,不可須臾拋棄也!知道嗎?!”
張鎮長激動不已,對李副縣長說道:
“李副縣長,您說的太好了!我就發現,只要我們太激進,太保守的時候,我們就要失敗,當我們一直保持一種很不容易的平衡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能夠勝利,大家說這個中庸之道到底有沒有用啊?!”
大家都說道:
“哎呀,看不出來,張鎮長和李副縣長是中庸之道的研究家,不虧是我們和橋縣的兩位哲學領導,名不虛傳,不簡單啊!”
紀委王書記急忙總結道:
“所以我說,大家爭來爭去,最後還是逃不出老祖先設計好的圈子嘛,我們最後還是要言和,所謂家和萬事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是不是徐書記?!”
李副縣長和張鎮長斜著眼睛看著徐書記,心裡說道,姓徐的,你現在沒有脾氣了吧?!你總該不會反對我們老祖先的經典之道吧?!
那些跟高強強有人染的幹部和領導,他們把不得這個徐浩飛跟他們講和,不要再追究他們的事情了。
所以他們大力推薦中庸之道,其背後的意思是不言而喻。
……
這一陣子哲學炸彈,比那些普通的爭辯要厲害許多,因為他們藉助哲學話語,可以把一個很固執的小領導給輕鬆擊垮。
因為他們以為這個毛頭小領導徐浩飛是不懂哲學的,所以他們希望用理論高度來壓倒他的瘋狂舉動。
可是,他們都想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徐浩飛大學裡面最喜歡的學科就是哲學,而且對中庸之道和萬里長征是頗有研究的,比起他們來更加厲害!
大家一看徐書記不說話了,他們都得意洋洋地認為,這個姓徐的是給批評倒了,因為他不懂哲學嘛!
徐浩飛沉默了好一會兒,最後說道:
“你們說完了沒有?!你們說完了,我可就要說話了!很不幸,我不是一個哲學盲人,我是很喜歡哲學的,我專門研究過中庸之道。不過我的看法跟你們不一樣,我認為中庸之道應該改兩個字才更加貼切!”
張鎮長一聽就驚奇地問道:
“徐書記,你是一個哲學迷?那你說說,這個中庸之道應該改那兩個字?我看您也是太厲害了,竟然敢改中庸之道?!”
徐浩飛哈哈大笑道:
“張鎮長,李副縣長,你們是隻學不改,所以永遠是咀嚼別人的饅頭,所以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論,這樣是不好的,知道嗎?!”
李副縣長急忙說道:
“徐書記,您先不要下定義,您先給我們說一說,您是怎麼樣看待這個中庸之道的,我們都洗耳恭聽!”
徐浩飛呵呵一笑,說道:
“那就佔用大家一些時間。可是大家也不要以為,我們這個中庸之道的討論毫無意義,我可以給你們說,沒有哲學作為指引,我們是幹不成任何一件大事情的,這個道理你們各位應該是明白的!”
張鎮長已經等不及了,他急忙對徐浩飛說道:
“徐書記,您趕緊說吧,您是怎麼樣改的?!”
徐浩飛冷冷地說道:
“我認為,這個只是我個人的一個意見,我認為我們應該把中庸之道,改為中而不庸之道,你們認為怎麼樣?!”
張鎮長唏噓感言道:
“好一箇中而不庸,僅僅是那個字的差別,就說出了中庸之道的缺點,徐書記,您簡直是太厲害了,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