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7章 還是傳媒有意思啊

自從發現直播帶貨的現金流更穩妥,回款率更快以後,蔣芸就不太關注傳媒業務了。

等到她數錢數累了的時候,終於想起了看一看傳媒業務的週報了。

因為大量作品上線,這些資料有了顯著的提升。

電影票房方面和預期沒有太大出入。

電視劇方面卻有不少好訊息,首先線下電視臺放送的《馬大帥》在各個地方電視臺收視率已經連續一週2%左右,其中東北地區的平均收視率高達4%,這還只是幾百個地方電視臺的資料,這個收視率幾乎算是一個奇蹟。

地方有線電視臺和上星衛視臺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因為地方有線電視臺只能輻射本市,而衛星電視可以覆蓋全國,甚至全球。

大夏51個衛星電視,每一個臺的基礎收視率都是5%起步,而地方電視臺的收視率有0.2%就算是爆款了,畢竟地方電視臺主要作用就是播報本市的新聞,出了本市就收不到了,

大夏有三百多個地級市,有線電視臺輻射人口總數超過4億人,而且受眾多是中老年下沉群體,除此之外還有近五億鄉村收視群體,這部分就佔據了電視臺收視人群的60%,因為他們每天可以花費大量時間在看電視上,

但是因為買不起好的電視劇和節目版權,也都只能放映一些很落後或者免費版權的電視劇,所以雖然有這個受眾群,卻沒有能夠留住收視率的能力,最終這些受眾還是流向了各大衛星臺。

畢竟所有人看電視,都是為了找樂子,自然是哪個節目好看看哪個電視臺。

星河的電視劇沒有選擇直接和衛星電視臺合作,而是和全國數百個的地方電視臺合作,就是為了直接鎖定下沉市場。

同時也因為衛星電視臺都看不上星河的電視劇。

畢竟《馬大帥》一沒有熱門演員,二不是熱門題材,完全沒有價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一部電視劇如果在地方電視臺上搶佔了收視率,那麼就一定會影響衛視臺,尤其是北方的衛視,連續半個月在黃金時間段收視率穩定下滑3%~5%個點,很難被注意到。

畢竟1%的收視率,可能就意味著分分鐘幾十萬的贊助費用,黃金檔兩個小時,那就每天損失小千萬啊。

衛視都是靠著贊助廣告盈利的,除了部分買斷廣告之外,主要的合作方式就是按照收視率結算,收視率越高,代表著受眾越多,所以廣告商要付的錢就更多。

如果一個節目收視率達到20%以上,那麼每往上1%,廣告費就會多幾十上百萬。

當年芒果臺綜藝大火,收視率跳到30%,差點讓廣告商破產。

反而地方臺受眾小,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廣告商看中,所以大多數都是買斷廣告,幾千塊錢就能買個十分鐘。

對於衛視臺來說,收視率就是錢,平白無故損失了幾個點的收視率,幾乎都能驚動臺長。

剛開始還以為是其他友臺出爆款節目了,但是檢視資料發現,所有衛視臺都在掉收視,不是友臺,那就只有下屬地方臺了,稍微一查,就發現《馬大帥》的名字高懸在榜單之上。

這是什麼電視劇?從來沒聽說過啊?這個題材也有人喜歡看?

帶著困惑調查了一下後,各大地方衛視,尤其是北方衛視紛紛打電話給星河,想要購買版權。

如果是半個月前,這些衛視來買版權,星河絕對是夾道歡迎,價格優惠。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收視基礎資料。

雖然地方臺的資料不多,但是卻很能說明劇的質量。

衛星臺買劇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首輪買斷,也就算是全網獨播,價格昂貴,但是如果賭到包括,那收益也高,等首輪臺播完,還可以繼續賣給其他電視臺,也就是所謂的重播劇,比較出名的就是《西遊記》《還珠格格》之類。

第二種是多家電視臺集資買,同時播出,用於一些拿不準的IP。

《馬大帥》已經有了市場基礎,所以衛視們都想買到首輪,那麼就直接進入競價模式。

王世風預測的收視率應該能夠達到15%以上,這個收視率在現在網際網路平臺衝擊下的電視市場,絕對算是大爆款,要是在二十年前,那就是萬人空巷收視率50%以上的國民電視劇。

所以王世風也不太,直接開價2億首輪買斷,價高者得。

50集數,45分鐘一集,按照日播2集情況,一個月時間,每天15%的穩定收視率,這個價格不算高。

最後在幾輪叫價後,黑、遼兩家合作用3億了首輪版權。

而且因為《馬大帥》,星河傳媒正式有機會成為各大衛視的合作伙伴。

而其他10部鄉村劇類,最終也都賣了出去,11部劇首輪賣了8億。

《愛情公寓》、《廢柴公寓》、《奮鬥時代》、《京華愛情故事》這四部都市劇是在鳴默平臺直接放送的。

這四部就很符合南方衛視的胃口,尤其《愛情公寓》、《廢柴公寓》上線半個月,一個點選2000W,一個點選1000W,其他兩個也都在500W點選左右。

鳴默採用的都是真實點選,沒有摻水,這四部青春都市劇真實觀眾接近一千萬人次!

這還是因為鳴默平臺的使用者粘性不好,雖然日活過億,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短影片使用者,長影片使用者總量也不到兩千萬。

如果在OO影片或者奇異果那種平臺,這幾部劇可能已經是當季爆款了。

南方衛視們當機立斷,最後以總價6億買斷了這四部電視劇的二輪播放許可權

因為這幾部電視劇已經在平臺上更新完了,屬於二輪播放了。

不管觀眾有沒有看完,只要更新完結就不能算是首輪了。

如果是首輪,估計售價能翻倍。

但是王世風並不看中這個,因為他很清楚,南方衛視們播出這幾部劇以後,前面肯定會引起大量年輕人關注。

而年輕觀眾和中老年觀眾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習慣了‘多平臺’觀看模式,追劇上頭的年輕觀眾肯定會在網際網路上搜尋‘資源’,到時候直接引流到鳴默平臺。

這些新引流的年輕觀眾們,在消化了這些電視劇以後,星河第二輪作品也更新結束了,那麼這些觀眾會被直接鎖死在鳴默上。

不是作品有多好,而是更新太快了,看不完他們肯定睡不著。

而這些衛視算是給鳴默做了一波專業引流,而且還是‘自費引流’。

這波確實是以前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了。

而且有了上星衛視作為基礎,還有點選率成績,星河就能開始招商了。

目前星河近百個劇組專案,都是公司全資的,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會招商,賣廣告招商才是主要營收。

網路影片平臺的廣告形式,要比電視臺更加花哨一些。

《愛情公寓》的招商就分為:

冠名廣告:2000W(片頭曲/片尾曲口播/產品植入)

創可貼廣告:1500W(在播放中的小彈窗,像是創可貼一樣貼在影片下方,可以點選關閉)

網路行業指定:1000W(口播或者臺詞中帶贊助企業名字)

混剪中插:1000W(播放著突然插入硬廣)

前情回顧:500W(開篇前請回歸口播介紹)

下集預告:500W(結尾跳過片尾曲預告)

標準口播:200W(臺詞口播)

硬廣口播:300W(播放著趁著轉場口播)

品牌頭條:500W(插播時排名第一的品牌)

星聚焦:1000W(片頭位置強勢曝光,藉助明星影響力為品牌集中吸粉。以星聚焦第一時間觸達全部使用者,搶先吸睛。)

光是廣告《愛情公寓》就直接能夠招標8500W,而且這還是在這部電視劇沒有大火的情況下。

如果這部電視劇大火,第二部招標直接就會翻個幾倍。

畢竟不能比賣首輪播放便宜啊,如果有土豪願意獨家贊助,王世風大概會直接給個友情價,5億。

這四部的招標書剛一發布,就有無數廣告商來詢價。

看到王世風的招標價格後,又大罵不識好歹,畢竟都是一群沒有名氣的新人演員,劇本也不是著名IP,憑什麼獅子大開口,直接就按照A級招商坑錢啊。

他們準備等衛星臺首播後看看收視率再談合作。

但是首播收視率出來之後,他們直接腸子悔青了。

原本8500W能解決的事情,硬生生的被抬到了3億。

王世風在這四部青春都市劇裡,又含淚在網路平臺招標了6.5億。

最後15部電視劇,目前營收是20.5億。

看到這個營收後蔣芸也愣住了。

這15部電視劇,花了多少錢來著?有2個億嗎?

嘶,十倍利潤嗎?

這才半個多月沒見,影視部撈了這麼多錢嗎?

蔣芸忽然對傳媒版塊有了興趣。

連忙看下個季度的排表。

這個季度還要上映20部電視劇,已經預招標超過10億了,但是還沒付款籤合同。

這麼一算,之前王世風在年會上吹的牛皮,光是靠著電視劇作品的廣告營收,就能完全攤平了?

那剩下的所有營收....不會都是利潤吧....

還沒到四月份,未來八個月還有十幾部電影,六十幾部電視劇,十幾個綜藝,幾千首歌曲,以及若干漫畫和小說上架。

啊...今年不會光是大夏的廣告營收,就能達到200億以上吧。

那再加上票房,版權,代言,付費會員亂七八糟的....

那估值豈不是又要飆一飆?

這麼一想,還是傳媒有意思啊。

蔣芸把公司管理後臺的調整了一下,星河傳媒後臺再次置頂,其次是鳴默基金,然後是鳴默APP,最後是‘河飯’‘星團’。

........

工業化就是標準化。

星河傳媒已經逐漸走上正軌了,所以王世風最近按照市場行情,初步將所有業務都規範標準化了,這樣一來以後就不用事無鉅細的處理這些事情,魏知生就可以全權處理。

除了一下特殊事件需要向他彙報之外,他能夠留出大量的時間做別的事情。

敲定最後一個招標,王世風重新開啟後臺管理,在高層頁面定下標準。

S. A.B.C.D五個招商合作標準。

S級:2~5億。/A級:1~2億。/B級:5000萬~1億。

C級:1000萬~5000萬。/D級:1000萬以下。

同時也對應公司內部對於演員和劇組的評級匹配。

以後直接同等級的藝人,劇本,劇組直接互相匹配,除非有特殊願意,這樣才能保證工業化。

而且因為這次作品上映,公司內部很多新人的待遇級別都上調了。

目前A級藝人多了四位,B級多了十二位。

這些人年薪在50萬~100萬,但是卻能創造出最少百倍的利潤。

王世風相信,這些爆火的人之中,一定會有第二個呂晨。

畢竟,財帛動人心啊。

現在他們對自己和公司感恩戴德,但是等過段時間,他們意識到自己真的火了,不但有粉絲追捧,而且還有金主照顧,那麼他們的心態自然會有變化。

嚴梔那類是在是少數。

人性,經不起推敲。

不過無所謂,有呂晨的案例在前,法務部處理的時候也會更加完善。

而且對於王世風來說,今天可以捧出這幾個,明天同樣可以讓人隨時取代他們。

他對所有人沒有期待,所以也不會失望。

但是他現在遇見了一個問題。

系統更替之後,王世風發現還是關閉了一些功能,就是以前的學習系統。

之前王世風可以透過閱讀和學習提升各種專業技能。

但是現在,這個功能關閉了,以至於他想要學習程式設計的願望落空了。

沒有了系統輔助,王世風雖然也能自學,但是效率和質量會大打折扣,會浪費大量時間。

而王世風現在最差的就是時間,所以沒辦法在這方面浪費。

那就只能等價交換,用錢解決。

行政方面可以透過標準化精簡,但是技術方面不行。

星河所有的技術目前完全依靠王世風的系統,這不是一個良好的造血現象。

雖然已經收編了大量的程式設計師和特效團隊,但是想要追上好萊塢寡頭們的效率,目前來看還是有些困難的。

得想辦法,挖點人來。

王世風的目光在管理後臺上幾個版塊停留了片刻。

直播/漫畫/特效

“人類是靠不住的,只有0和1創造出的生命才能保證絕對的忠誠。”王世風撐著下巴,自言自語道。

檢視致鬱系統

【治癒能量:270.19841232億點】

【致鬱能量:705.20230305億點】

系統能量上次幾乎用光,現在有接近1000億,可見這半個多月,王世風至少影響了幾千萬人的心情。

兩個能量數值比例接近1:3,上一次還是接近1:1.8。

致鬱能量增速幾乎翻了一倍。

果然,致鬱與治癒容易太多了。

‘叮,消耗一千萬治癒能量進行【創作】仙俠題材漫畫..’

‘叮,消耗三千萬治癒能量進行【創作】言情題材網文..’

‘叮,消耗五百萬致鬱能量進行【創作】歷史題材漫畫..’

......

‘叮,開啟【定製】《武林外傳》,消耗三十億治癒能量能量。..’

‘叮,開啟【定製】《被嫌棄的松子一生》,消耗六十五億致鬱能量。..’

‘叮,開啟【定製】《婚紗》,消耗十五億五千萬致鬱能量。..’

‘叮,開啟【定製】《失戀三十三天》,消耗三十五億五千萬致鬱能量。..’

兩百多部小說漫畫,六部電影,十二部電視劇。

留下四百億致鬱能量給後期製作。

王世風緩緩睜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