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0章 既然要砸飯碗,那就不妨都砸了吧。

金融不產生價值,但是金融可以撬動資源來產生或榨壓價值。

同樣一塊錢,在不同的資源平臺加成下,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200億仍在實體產業,比如科技類公司,恐怕也就勉強能夠支撐起一個專案的研發,還未必能夠能等到研發成果盈利。

要是扔在晶片行業,這點兒錢也就夠幾十次流片試驗。

但是放在文娛這種暴利行業,那就不一樣了。

按照好萊塢大片的投資比例,這兩百億全部拍電影的話,至少可以收穫1000億票房,利潤超過三百億!

但是星河手裡沒有好萊塢那些穩定的IP可以投資,而且至少今年一年時間,星河傳媒不會直接參與到好萊塢票房的大亂鬥之中。

所以這筆錢,只能投在其他地方。

鄭秋他們在大夏掀起的偶像風潮是一個好的市場。

這些新生偶像將會取代原來的流量明星市場,這部分市場主要變現方式就是網際網路廣告總規模大概在8000億左右,其中娛樂圈差不多能有2000億左右產值規模。

也就是所謂的廣告代言,品牌宣傳等服務,例如剛剛塌房的汪晨,去年身上就揹著將近10億的代言費。

汪晨這個級別的頂流,平均每個代言在3000W左右,獨家代言甚至可能上億,每年接十幾個代言在身上很正常,而且還有各種肖像權代言的費用,雖然每個只有幾十萬,但是架不住沒有成本啊。

像汪晨這個檔次的藝人,大夏有20幾位,但是比他們稍差一些的藝人,數量就有小几百了,就算一個三線藝人,每年也能有千萬左右的代言費用。

鄭秋他們今年捧出來的頂流偶像,不出意外的話至少有二十幾個,他們在接受汪晨這代塌房藝人的市場份額外,肯定還能開發出新的客戶。

所以這個市場整體是有價值的。

但是開發市場的成本也不低,鄭秋他們這次恐怕在營銷上真金白銀的砸出去一大筆錢。

王世風不準備前期跟著一起投錢,等著市場被他們開發的差不多時直接考慮介入。

偶像運營的規則更加簡單粗暴,不用像以前那些藝人一樣靠著作品+口碑緩慢培養粉絲。

直接用營銷手段製造話題人設就可以了。

而製造話題人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戰’。

在這方面,高麗真的算是鼻祖。

高麗的娛樂圈氛圍被全球稱之為最扭曲,他們甚至有一種預設的追星文化,叫做anti文化,是指專門攻擊偶像產業的一部分群體。

這部分的群體最開始是反對藝人的高收入,帶有仇富心理,覺得這些藝人沒有創造出實際價值,卻享受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物質資源收益。

後來這種文化在各大經紀公司運營的默許下,慢慢異化到了飯圈,變成了粉絲群體‘合理攻擊’其他藝人,來維護自家偶像的一種方式。

有爭議,就會上頭,人類是容易被情緒左右的生物,一旦上頭就會作出很多衝動行為。

看到有人黑自家偶像,會上前爭辯,爭辯不過,會變成辱罵,辱罵不過會變成惡意攻擊,在這一系列情緒鏈條中,莫名其妙就對偶像投入大量的情緒價值。

所以為了維持偶像的含金量,證明黑子們都是錯的,這些粉絲就會用打榜,控評,買流量,甚至買資源的方式來幫助偶像事業。

比如偶像代言了牛奶,被黑子嘲諷沒銷量,那麼粉絲就會集資大量刷單,即便喝不了倒掉。

比如偶像做了自己的市場品牌,被黑子嘲諷,粉絲就會集資購買一些高溢價商品,用銷量證明一切。

而過程中,就出現了‘粉絲站’這種團體組織,專門負責為偶像保駕護航,但是粉絲站的負責人,大多數都是經紀公司的反串。

這些都是高麗娛樂圈研究出來的運營體系。

而且Anti群體的手段,包括不限於現實和網際網路的雙重攻擊,堪稱反社會式的瘋狂。

所以高麗的藝人自殺率極高。

黑紅這種流量運營模式,就是借鑑了高麗的anti文化。

但是和偶像運營體系相比,大夏的流量運營算是手段‘平和’了。

但是現在偶像時代來了,所以可想而知,未來大夏的追星圈,一定會比現在更加熱鬧。

而且這是時代的必然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王世風可以把這筆錢押寶在這個賽道,因為如何運營偶像,他有一套自己的體系。

但是這個選擇,同樣遭到了蔣芸的猶豫。

“偶像賽道還是一片迷霧,咱們現在自己的根基還沒打好,我覺得不要太分散,還是穩紮穩打,畢竟公司還欠著一千多億外債呢。”蔣芸清咳一聲。

“所以蔣總的意思,就是先賺錢對吧。”王世風瞥了眼蔣芸。

“咳咳,是盈利,是還債。”蔣芸繼續幹咳。

王世風的投資方式她已經有些怕了。

倒不是說他投資的方向不對,反而王世風的每一筆投資都很划算,價效比極高。

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投資基本上都是長久打算的未來投資,就像高速和高鐵一樣,雖然拉動了大經濟,但是卻始終虧損。

蔣芸虧的有些扛不住了,所以想著能不能有點兒眼下就賺錢的專案。

“那就最後一條,帶貨。”王世風敲了敲桌子。

“帶貨?網際網路帶貨?阿外商城在做的那個?”蔣芸眯起眼。

阿外集團母公司是做網際網路購物起家的,是一個實打實的萬億巨無霸企業,甚至改變了大夏的消費模式以及實體資訊差的問題。

前幾年他們進入娛樂圈,就是為了將流量豐富化,為線上購物賦能,去年他們正式開啟自己的直播平臺,專門培養了一批主播模仿線下的銷售員,在網上賣貨。

今年已經有了不小的成績,在直播圈內引起了很大討論。

星河傳媒是做直播起家,雖然去年被王世風差點兒搞黃了,但畢竟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所以蔣芸還是有在關注的。

“對,直播帶貨是一條很好的方向,而且我們擁有比阿外更好的基礎流量配置和專業優勢,年初阿外娛樂的年報披露,去年他們的直播帶貨平臺年度成交量有32億,

別小看這個數字,它背後代表著一個萬億級別的大消費市場。

還有就是【鳴默大夏】捐款事件中,一些最早捐款年度大企業,比如龍輿,耀夏,多吃點兒這些本土大企業,不只是在流量上有了質的提升,在產品上也有體現,

我特意讓人調查過,耀夏的手機因為捐款事件,線上商城成交額上個月多了40%,多吃點集團的零食,上個月成交量多了120%,

龍輿公司因為賣的都是大件兒,所以沒有線上成交量,但是他們收穫了品牌效應,所以說上次的輿論,可以說是一種變相帶貨。”王世風將資料羅列出來。

耀夏是大夏最大的通訊公司,產品涉及各種中高階電子產品領域,他們的電子產品平均單價都在2000元以上,提高40%的銷售額,可見帶貨效果確實非凡。

“這個我確實沒注意,以為網友只是口嗨一下,沒想到竟然真的有人去買?”蔣芸有些詫異的看著資料。

“在營銷學中有一個叫做‘逼單’環節,就是給讓猶豫不決的消費者一個心理壓力,刺激衝動下單消費,你看到的這些超額成交量,並不是因為輿論刺激去購買的,

而是這些使用者本身就有購買產品的傾向,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猶豫了,恰好上次的輿論推動了他們,買了就當捐款的心裡暗示,讓他們心安理得的購買了先要的產品,直播帶貨的優勢就在於,主播可以透過各種消費陷阱對消費者進行事實逼單。

我舉個例子,這個水杯,你可買可不買,但是我告訴你,這個水杯現在有折扣,而且只有1000個限量,你會不會有心跳加速的感覺?會不會有下單的衝動?”王世風拿著水杯笑道。

“嗯,我懂了。”蔣芸蹙著眉頭點點頭“就像當初你非要在北美收購院線,其實我心裡有猶豫,但是你說收購以後可以增加千里院線的價值,對估值有幫助,所以我就同意了。”

王世風面不改色的摸了摸鼻子“蔣總聰慧。”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入場?據我所知直播帶貨和娛樂直播一樣,都是需要培養的,需要多少時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買什麼?”蔣芸目光清澈的看著王世風。

“帶貨主播的確實需要專業培養,不過也分兩類,一類是有公眾影響力的人物,透過自身價值和流量完成成交,

比如我,我現在如果帶貨,不管我賣什麼,消費者都會覺得,我推銷的產品一定沒問題,因為我的公益公信力形象有光環加成。”王世風微微一笑。

“你了不起,你清高,你拿我的錢去給自己加光環。”蔣芸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其他公眾人物也是一樣,比如藝人,自帶流量話題,而且還有保障,從某從意義上來說,和代言人的作用差不多,但是明星帶貨要比代言的逼單效果好很多。

第二種帶貨主播,就是實體店的銷售人員,他們瞭解產品,也瞭解購買這些產品消費者的心態,他們在賣貨方面自帶優勢,只需要教會他們一些小套路,再加上折扣誘惑,這種是可以批次培養的,而且成本很低。”王世風佯裝沒聽到,繼續介紹道。

“嗯,那我們賣什麼?”蔣芸點點頭。

“上次我不是收購了不少實體小工廠嗎?”王世風又開啟一個檔案,上面羅列大大小小數十個工廠的名字,五花八門“這些都是‘鳴默學區’中一些貧困鄉鎮的工廠,這些基本上都是一些農產品或者小食品,服裝類的加工廠,

我歸納了兩類眼下可以直接變現的產品,第一是三農類產品,直接在當地收購加工好,貼上我們的牌子透過網際網路帶貨,

一是利潤高,我找人看過,當地的農產品和經濟作物質量都不錯,只不過因為銷售渠道和運輸渠道影響,被層層加碼,賣不上價格只能被一些經銷商們壓價收購,要不然就會爛在地裡,當地村民賺不到錢,但是又沒有別的辦法,我們直接介入,可以幫助當地村民解決很多問題。

二是有公益作為噱頭,消費者的購買力會強很多,在每個學區設定直播間,除了主播之外,偶爾可以讓在校生們幫忙,也讓大家看看我們的公益成果。”王世風指著PPT裡的營銷鏈條說道。

原產地→加工廠→直播間→消費者。

產品實惠+公益贊助+明星光環+逼單套路。

只要是對應的需求,應該沒有消費者會拒絕。

幾乎就是廠家直銷,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從中獲利,唯一難受的就是那些經銷商們了。

“如果你的這個模式成功了,那一定會餓死很大一批人。”蔣芸眯了眯眼。

“放心吧,餓不死的,無非就是少吃兩頓肉,但是如果不這樣,這些生產者們是真的會被餓死。”王世風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我們的利潤呢?”蔣芸問道。

“大概在20%左右。”王世風笑道。

“真的不高,而且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消耗。”蔣芸微微皺眉。

“但是也養活了很多人,留守兒童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本地賺不到錢,如果能在老家養活自己,誰願意背井離鄉?”王世風輕笑道。

“每年能有多少收益?”蔣芸神色微變。

“目前我們能輻射到的地區,大概有三百多個鄉鎮,這些鄉鎮的產出有限,總產值大概在三百億左右,我們的利潤有60億,如果這套可以順利推行,這個產值會有所提升,但是有限。”王世風切到另外一個面板。

“這麼少?三百多個鄉鎮。”蔣芸愣了下。

這個產值還不如京華周邊幾個知名鄉鎮的產值。

“每個偏遠鄉鎮一億多的農業產值,已經不算少了,畢竟你不能用平均產值來算,也不能和那些有地緣優勢的鄉鎮比,和人一樣,有的人一個月能賺21億,有人一個月只能賺2000塊。”王世風大笑道。

“你還挺會自嘲。”蔣芸不鹹不淡的瞥了眼王世風。

“如果願意進行產品深度加工營銷,受益可以翻三倍。”王世風猶豫了一下說道。

他這個資料是隻不進行特殊加工和品牌溢價的情況。

如果願意打造品牌溢價,這個收入將會天差地別。

“會有什麼影響?”蔣芸蹙眉道。

“消費者會買到高溢價產品,享受不到優惠。”王世風聳了聳肩。

“比市場價呢?”蔣芸又問道。

“那...還是要便宜的,比如玉米,一根玉米當地的收購價在5~8毛左右,市場價在3塊左右,如果進行深加工和品牌溢價,賣到8塊錢一根也沒有問題,畢竟燒烤店一根玉米最少10塊錢。

如果這個玉米套個國外品牌,再加上點兒營銷手段,賣20塊錢也有市場,比如蔣總你,你每天吃的玉米都是奧洲直運,一根三十多塊錢。

同樣的東西,低中高階市場都有需求。”王世風笑道。

“別人能賺,為什麼我不能賺?我又沒高於市場價?而且我們做還能給當地的生產者多加一筆收入。”蔣芸不理王世風的嘲諷,坦言道。

“那就都做,不同的產品進行不同的加工。”王世風大手一揮。

“嗯,對帶貨有沒有影響?”蔣芸有皺眉問道。

“搞三個不同定位的直播間就行,消費者也會自我PUA,太便宜的東西,他們也不敢吃,只要不太誇張就行。”王世風笑了笑。

“嗯,小打小鬧沒意思,直接成立品牌吧。”蔣芸點點頭,拿出手機給自己的智囊團隊釋出任務。

她想明白了,反正都會得罪人。

既然要砸飯碗,那就不妨都砸了吧。

只要自己有飯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