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4章 停擺的一週

天才就是不需要什麼理由,就能做好一件事情。

連他自己都說不明白,自己是怎麼成功的。

所以天才們都很謙虛的將一切成功,歸功於運氣。

卡梅倫在電影界就是當之無愧的天才。

他從小就開始接觸科幻小說,後來看了第一部科幻電影后,就覺得自己也行,於是十幾歲的他就用父親的攝像機拍攝一些簡單的短片。

但是那個時代礙於特效技術的瓶頸,科幻電影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虛幻的夢想,所以卡梅倫只能迫於現實的壓力,隨便考了一個美帝排名前十的高等學府。

後來覺得上大學太無聊,就輟學去開卡車,想要攢錢拍電影,後來發現光靠著卡車攢錢拍電影就是天方夜譚,恰逢好萊塢第一批科幻電影崛起,他就放棄開卡車進入了電影圈。

因為出色的腦洞和過人的天賦,卡梅倫很快就得到了公司的賞識,並且三十歲的時候指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卻因為和工作人員相處不好,被劇組集體罷工,然後卡梅倫一個人完成了後期工作,讓電影如期上映,最後一炮而紅。

在好萊塢,卡梅倫是難得的全面人才,《鐵塔尼克》是他的人生巔峰,創造了世界影壇的一個奇蹟,直到現在票房記錄也無人打破。

但是可能是天賦耗盡,或者是其他原因,十幾年過去了,卡梅倫後面的作品都沒有什麼特別亮眼的成績,更不用說超越《鐵塔尼克》了。

這對於一個天才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所以他在五年前放棄繼續拍電影,開始尋找自己突破的契機。

但是在利益至上的好萊塢,五年時間,風雲變幻,等卡梅倫帶著自己的靈感新作再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業內變了樣。

沒人願意投拍他自己創作的科幻片,即便他是卡梅倫。

漫改特效電影成為所有寡頭們的基本盤,那些廉價又誇張的漫畫IP,正在侵蝕科幻題材的生命力。

卡梅倫對此深惡痛絕,但是也無能為力,畢竟每年各大公司的投資份額就那麼多,即便他有著曾經票房之王的光環。

也沒有人願意用幾億美刀來買他的賬,他們更願意花幾千萬請他去拍那些辣雞漫改。

於是卡梅倫遭遇了人生滑鐵盧四處碰壁。

倒不是他的金字招牌不好使,只是因為他要的錢太多了。

若是幾千萬,投資商們本著試一試的心態也會投資。

但是一張嘴就是5/6個億,沒有人願意陪他瘋。

就在他琢磨著要不要接受寡頭們的邀請,拍幾部漫改電影恰點爛錢再拍攝自己作品的時候,哈維找上了他,說對他很感興趣。

對於這個和自己同樣日落西山的惡棍,卡梅倫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礙於往日的情誼,他還是答應見面聊一聊。

見面後得知哈維竟然在和一個大夏公司合作後,卡梅倫感覺越發荒謬。

看來哈維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在卡梅倫打量腹議王世風的年輕時,王世風正在看卡梅倫這五年創作的科幻劇本。

這個劇本講述的是未來AI降臨,機器人與人類之間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機器人試圖消滅所有人類佔領世界,遭到了人類強者的反擊,雙方勢均力敵陷入僵局後,各自派遣手下利用時空機穿越回去,試圖改變歷史的劇情。

這個劇本如果十年前拍出來,那一定驚天動地。

但是現在,在曼威/超人的超維設定爛大街的環境下,能不能成功還真的尚未可知。

不過這是針對已經被科幻題材灌滿的北美觀眾而言,對於大夏電影市場,這個題材還是很有噱頭的,再加上卡梅倫的影響力光環,王世風覺得這筆投資不會虧。

“需要多少預算?”王世風放下劇本問道。

“大概得5億左右吧,基本上電影80%都需要大量綠幕特效,而且要採用最先進的智慧捕捉技術,所以花銷會很大。”卡梅倫下意識回答道。

“老卡最擅長的就是花預算,當年為了還原《鐵達尼克》,他差點掏空了兩家寡頭的腰包。”哈維打趣道。

“有建模原型嗎?”王世風又問道。

“我自己做了一些主要角色,但是不夠驚喜,你看看。”卡梅倫遞過平板。

王世風看了眼,大概心裡有數“這個劇本我很感興趣。”

“嗯?”卡梅倫疑惑道 看著王世風。

“老卡,看看這個。”哈維笑嘻嘻的開啟平板上的播放按鈕。

卡梅倫看到螢幕上,一個身材健碩的演員,變成了一隻巨狼的全過程,影片雖然只有20秒,但是在卡梅倫眼中,每一幀的變化都盡收眼底,從演員真實的肌肉撕裂,毛孔擴張變化,到巨狼身上精細到難以言明的毛髮,都讓他嘆為觀眾。

視覺特效的本質是畫素塊拼接,這是礙於材料限制。

在所有畫素拼接的畫面建模中,毛髮是最難處理的,尤其是想要達到自然真實的毛髮處理,需要大量模型以及渲染。

所以科幻電影中,很少出現太多毛茸茸的主角,大多都是以機甲金屬光澤,或者裸皮為主的主角原因。

省錢。

但是在哈維這二十秒的影片中,卡梅倫彷彿聽到了預算燃燒的聲音。

而且能夠製作出這個級別的特效團隊,絕對是也能頂尖。

“這是什麼?”卡梅倫呼吸急促了幾分。

“這是我們上個星期剛剛開機的新電影,講述的吸血鬼和狼人與人類三角戀的愛情故事。”哈維笑道。

“用這種技術拍愛情電影?你們這是在浪費資源。”卡梅倫有些不滿的抱怨道。

自己拉不到投資的主要原因就是預算高,預算高的原因則是因為特效團隊的稀缺導致價格上漲。

哈維這傢伙,拍一部爛俗愛情電影還用這麼好的特效團隊,這不純純在哄抬物價嘛。

“愛情電影怎麼了?少看不起愛情電影,你就說這技術滿不滿意吧。”哈維笑道。

“當然,這已經達到了我的標準,這是哪家公司?,魔方?聖光?還是伊甸園?”卡梅倫連續說出三個業內頂級特效公司。

“這是我們公司的作品,星河。”王世風開口,微微一笑。

“星河?沒有聽說過,是大夏的團隊?”卡梅倫眼睛一亮。

“我們願意投資這部電影,也看好這個腦洞,但是說時候,這部電影在當今的科幻市場上,並沒有太多的看點。”王世風沒有回答,反而提出質疑。

“我這是真正的科幻題材,和那些打著科幻的神話題材不一樣。”卡梅倫有些不悅。

“說實話,這也不過是一個披軟科幻皮,熱血英雄救世主的爽劇題材罷了,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意義,也就是對AI機器人的反思,但是再往多說了,也沒什麼了。”王世風一語道破。

卡梅倫老臉一紅,被懟的說不出話。

他只是個科幻迷,又不是科學家,去哪兒給你編個硬科幻題材劇本去?

“當然,忽悠一下觀眾還是沒問題的。”王世風又莞爾一笑。

“哈維,你到哪兒找到這個比我還不會說話的小子?”卡梅隆哭笑不得。

“老卡,我奉勸你對我的老闆客氣點。”哈維佯裝生氣道。

“那好吧,哈維的老闆,你是要投資我這部電影?”卡梅倫笑道。

“當然,如果你有意長期合作的話。”王世風笑了笑。

“長期合作?”卡梅倫皺起眉。

“我們公司想要你這部,甚至以後所有作品的授權,即便你不拍了,這個系列我們也可以拍攝續集。”王世風笑道。

“這...”卡梅倫有些驚訝王世風的胃口。

他這是要把這個腦洞劇本發展成一個系列?

“我對您的才能很有資訊,相信這是一個正確的投資,更重要的是,我們公司需要和一位有地位的大導演合作。”王世風直言不諱。

“所以你們想用我的名氣,讓你們在圈子裡立足?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大。”卡梅倫苦笑道。

“沒關係,這是我們的判斷。”王世風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果然是財大氣粗的大夏人啊,怪不得都說,誰掌握了大夏人的喜好,就掌握了金礦的鑰匙。”卡梅倫感慨道。

“特效部門由我們公司承接,劇組其他預算,需要你給我一個方案。”王世風笑了笑。

“這就開始進入立項流程了?不再考慮考慮?”卡梅倫驚訝道。

他以往就算是和那些寡頭們合作,也都要經過反覆討論,討價還價後才開始推進的。

但是這個年輕人三言兩語就定下來了,這麼草率的嗎。

“老卡,你這個老年人的心態要變換一下了,你知道嗎,我們2個億投資的愛情科幻片,從立項到開拍只用了72個小時,第一批拍攝素材出爐,也不過8天時間,效率,效率就是金錢。”哈維誇張的說道。

“這,這麼快?”卡梅倫有些驚訝。

“不同電影的推進速度肯定不一樣,按照導演的節奏來,只要別太拖沓。”王世風笑了笑。

“那,我考慮考慮選角和編劇團隊的事情?”卡梅倫點點頭。

“如果不介意,我們團隊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編劇支援。”王世風笑了笑。

哈維瞪大眼睛,不懷好意的瞥了眼卡梅倫。

他十分期待見識過王世風編劇團隊效率後,卡梅倫的表情。

經過討論,卡梅倫最後決定用《機械危機》作為電影名字,在聽取了王世風的建議後,在劇本同意設定了加入了一些大夏元素,用一些東方面孔作為主要配角,相容一下大夏電影市場。

期間哈維還提起了關於奇幻魔幻題材的想法,也引起卡梅倫的興趣。

一直討論到深夜散場,《機械危機》的劇本改動結束。

第二天卡梅倫還未睡醒,就已經收到了《機械危機》的細化劇本,人設魔性,以及部分分鏡頭畫面設定。

“如果這是那些大夏人的真實效率,那好萊塢將會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卡梅倫看完後還在懷疑自己沒有睡醒。

......

星河傳媒對於人才的稀缺是硬傷。

所以王世風希望透過與知名大導演們的合作,來吸引更多的業內人才關注。

不管是卡梅倫還是斯皮爾在導演編劇行業的號召力,都是非比尋常的,每年至少有一半的影視專業大學生是以他們為目標走進大學校園的。

所以這次的合作對星河傳媒立足好萊塢至關重要。

後面哈維牽線見了不少知名導演,但是他們這些人多是獨立電影導演,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無法自拔,王世風這個俗人也聽不太懂他們在講些什麼。

最後只挑選了一些價效比不錯的導演合作,總投資金額控制在1億美刀左右。

算上收購院線的錢,王世風用了一個星期,終於把公司賬目上的錢用的差不多了,最後剩下兩億,是星河文化城的啟動資金。

透過共助會那邊的申請已經向上提交了,王世風選了一處距離好萊塢不遠的地塊,將近300公頃左右,大約4500畝,比版權尼樂園大一些。

花了一億美刀,碰巧桓古地產在那邊有一塊兒閒置多年的地,正好荒著沒用,就給星河文化城用了。

反正是自家的便宜,不算佔,王世風也不推辭,順便連設計好的藍圖一起打包發過去了,希望能夠讓美帝人看看,什麼叫做大夏製造的效率。

王世風在海外順風順水的時候,國內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中。

已經一個星期過去了,網際網路上關於捐款的風波還沒有過去。

只不過從剛開始對公眾人物的單方面‘建議’,變成了大家互相‘建議’。

有一部分網友贊同王世風說的捐款自由,以藝人們的粉絲群體為主。

有一部分網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但是看見哪方弱勢,就幫哪方說話。

分裂成三方的網友幾乎天天在各大平臺進行學術交流。

在這種良好健康的學術交流環境下,大夏娛樂行業迎來了罕見的靜默期。

這段時間,所有熱搜上關於娛樂版塊的新聞,都像是憑空消失了。

劇組不宣傳新戲了,經濟公司不炒CP了,藝人也不再營業了,連營銷號都不敢帶節奏了。

反而其他版塊,如社會,金融,公益等行業新聞變得豐富了起來。

沒有了娛樂新聞的熱搜,讓所有人感覺缺失了什麼東西,但又沒有太大影響。

網友們突然發現,沒有之前那些熱鬧的娛樂八卦,似乎生活也什麼特別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