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對號入座的人,一般都會有些勄感且自卑。
所以在涉及到自己相關弱勢或者弱點關鍵字或者行為的時候,就會變得極為警惕,以至於率先發出攻擊,試圖佔據主動性。
但是實際上,當決定主動出擊的那一瞬間,就把自己最大的缺點暴露出來了。
很容易就被人看出。
他急了。
王世風在年會上發表的第一波員工福利薪資體系,就讓很多人急了。
但是很奇怪,這些人似乎都不是傳媒娛樂行業的同行。
也並不在王世風的打擊範圍內。
就連王世風自己也沒想到,自己本來一個‘惡意提高待遇吸引人才’的手段,會引起那麼多連鎖反應。
此時他依舊在年會上,向公司員工,以及未來潛在的公司員工們展示星河集團的實力。
為此,王世風特意效仿三國時期,蜀漢先主劉備劉玄德的起家套路。
劉備一個編草鞋的憑什麼擁有王霸之氣?開局就收了關羽和張飛兩個頂級猛將?
其實所謂讓人納頭便拜王霸之氣,無非就是三個特長。
有利,有力,有禮。
有利益,劉備雖然是個編草鞋的,但是依舊是世家子弟,雖然窮困,卻依舊是人上人,有特殊的社會地位和社會權益,和這樣的人交往,對於黔首階級是絕對有益的事情。
張飛和關羽都是典型的平民百姓,連寒門都未必是,所以能夠跟隨劉備這樣的世族子弟,對於他們是高攀得益的事情,即便張飛家裡有錢,即便關羽勇武過人。
王世風在年會上炒作公司福利,就是向各行各界的人才們展示自己作為‘世族’的特權,能夠給那些被特殊規則壓制的人才們一個機會,一個保障,一個上升渠道。
有力,在三國曆史上猛將如雲,劉備這樣的君主,武力值基本上不會被注意,但是在真實歷史上,劉備的武力值,絕對是可以排得上名的。
《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自然是虛構的,那些猛將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也多是編撰的,但是歷史上的劉備,是真實留下傳世劍法《顧應法》。
抗倭名將胡宗憲編著的《籌海圖編》就有記載:“天下劍道有五:一曰馬明王、一曰劉先主、一曰卞莊、一曰王聚、一曰馬超。
而且《顧應法》是雙劍流,在馬鐙還沒有的騎戰時代,劉備可以在馬上用雙劍,可見馬術和體術高超。
擁有這種力量的劉備,才能夠壓制住張飛,關羽這類桀驁之輩。
所以王世風接下來也要展示力量階段了,要告訴所有潛在公司員工們,星河有絕對的力量,可以在娛樂行業有一戰之力,順便震懾一下對手。
最後的有禮,就是有禮儀。
劉備舉世聞名的就是禮賢下士,既然求賢才,所以王世風自然也要模仿模仿,以後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帥哥。
會場大螢幕的PPT從福利薪酬體系,變成了三個的碩大無比數字。
‘666’
看到這三個字,瞬間所有人都笑了。
王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幽默,竟然在年會上自己誇自己。
雖然這波員工福利確實值得誇爆!
“大家看到這三個數字,千萬別以為是星河公司在員工福利上的自我表揚,剛才那些基礎福利沒什麼值得誇讚的,接下來才是一個公司真正給員工提供實現夢想的力度。”王世風笑呵呵的用鐳射筆圈了第一個6
“這三個6,分別代表了接下來,星河傳媒在,電視劇,電影,音樂行業的三大目標,
第一個6,是未來一年,星河傳媒要製作最少60000分鐘,1500集的電視劇劇集!”
王世風說完這個訊息,年會現場一片譁然,但是直播觀眾卻沒什麼反應。
因為觀眾對於這個資料,並沒有太直觀的感覺,等看到有懂王科普後才驚歎,星河明年的目標是真的6是!
製作1500集,6萬分鐘的電視劇!
大夏電視劇行業每年才生產6000集,40萬分鐘左右的產量。
你星河一家就佔據四分之一的產量。
你以為你是夏視?麾下有無數電視臺支撐?
而且光是這個製作量,按照目前市場價來計算,明年想要完成這個產量,就算是最低網劇標準,至少需要投資3億進去。
而且按照這個標準,恐怕完全賣不出,相當於全部虧本。
現在電視劇市場想要賣出去賺錢,至少要有流量和大營銷的輔助,也就是說,1集的製作成本最少要200萬起步,但是那樣一來,投資成本就要高十倍以上,30億的投資。
這個投資雖然看起來不算誇張,但是按照電視劇的回報比來說,已經是高風險了。
很大可能,30億投資砸進去,算50部電視劇,只要有10部撲街了,那就是一年全部白玩,15部撲街了,那就是血虧,要是有20部賣不上去,那基本上就是硬性虧損了。
許多電視劇影視公司一年營收都未必有30億,國內最大的電視劇盈利平臺獼猴桃估值將近1000億,每年在電視劇版塊才敢虧十幾億。
你星河憑什麼敢這麼大手筆的押注電視劇?
這是所有業內人士在看到王世風宣佈的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而且他們也沒人覺得王世風這是在畫餅。
畢竟如此大費周章的在幾千萬觀眾眼前畫餅,萬一食言了,那以後星河就會成為一個笑料。
所以就算虧到姥姥家,星河也絕對要把這個目標達成。
這相當於在全國觀眾面前立了個flag。
被王世風這波迷幻操作帶偏後,業內人士也分為了兩批陣營,心態不一。
一種是以花納天宇,夏視等為首的中/大型影視製作公司,對於星河這種拉昇產量的目標,讓他們有些警惕。
產量高意味著競爭就會越來越激烈,那麼明年的專案也都要有相應的調整,而且最重要的是。
從王世風出道以來的兩部電影成績來看,他製作電視劇的實力應該也不容小覷,這樣一來,很多為了圈錢的紙糊專案,恐怕就要砍掉了,而主力作品也要追加投入精益求精了。
而另外一種,則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型製作公司,或者工作室,傳媒行業是一個輕運營行業,很多賺錢的公司,實際上可能員工就十幾個人,甚至幾個人。
這些能夠在殘酷競爭中存活下來的小型公司,基本上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看家本領,護城河,大多數都是在某些小眾題材十分擅長,靠著口碑或者運營手段盈利。
當然,也有大量濫竽充數的小公司存在。
星河這波強勢入駐電視劇行業,對於他們這些小型公司來說,就有些折磨了。
觀眾就那麼多,宣發渠道就那麼多,流量明星就那麼多,後期製作團隊就那麼多。
星河這種大製作模式,就是在吞噬他們的資源啊。
您這是要我們命啊。
大公司們憂心忡忡,小公司們欲哭無淚。
現在他們終於知道王世風為什麼要這麼大張旗鼓,這麼高調的直播年會了。
這就是在向整個行業宣告。
顫抖吧諸君,爺來折磨你了!
仗著有錢就胡作非為是吧?
還有沒有王法了!
至於剩下的幾千萬觀眾,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個好訊息,畢竟王世風的作品還是很有保障的,再加上夏夢瑤和鄭幼韻兩個頂流的存在。
對於星河明年50部電視劇的產量,他們已經開始期待了。
甚至有些職業看劇的,已經在各大影視劇平臺開貼預測討論起來了。
‘求一個夏夢瑤X王世風的古偶!’
‘坐等鄭幼韻X王世風的現言!’
‘想看王世風X五花肉的福瑞!’
但是還沒等這些業內人士們感嘆完,吃瓜觀眾開磕,王世風的第二個宣告又來了“這第二個6,則是星河明年在電影行業,目標票房,600億!”
話音落,全場肅然,直播間也一片???
直播間觀眾的疑問,是因為即便隔著網線,他們也能感受到現場氣氛的怪異。
作為觀眾,他們確實不太懂這個600億的概念,甚至還覺得,有點少,畢竟王世風兩部電影票房就破百億了。
尤其是前幾天還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好日子》票房有望破百億的新聞,讓這些觀眾下意識的覺得,王世風這個目標還是挺保守的。
一年只拍6部電影,你擱這兒養生呢?
是怕我們買不起電影票?
但是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這個訊息讓他們有些懷疑人生。
王世風應該不是飄了,他應該是瘋了。
整個夏國的電影年度總票房最高才500億!
你怎麼敢吹的?
寫PPT的時候都不檢查的嗎?
但是還不等他們回過神,王世風就替他們解惑了。
“去年是咱們夏國電影高速發展的一年,當然,作為其中添磚加瓦的一份子,拿到如此成績,我也與有榮焉,截止到上個星期元旦,咱們夏國年度總票房,達到了413億,
大家聽到這個資料,一定很奇怪,為什麼我們星河誇下海口說要創造600億的票房資料,那是因為,明年星河電影,將會走出海外,我們已經在和北美第二和第三大院線在洽談合作收購業務,
明年開始,星河電影將不只是面向國內,還有全球一百多個國家!”
王世風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彷彿在和大家扯家常一樣。
但是說出來的內容,卻足以讓人震驚四座。
夏國電影走入海外?
而且還是能創造票房那種?
任何夏國人,聽到這個訊息,都會嘲諷一笑。
因為距離上一次夏國電影走向國際舞臺,還是十七年前,國師鞏謀春秋鼎盛時,拍攝的一部創造商業票房歷史的古裝大戲《霸業》。
聚集了當時夏國幾乎所有口碑頂流演員。
在夏國創造了3億的票房記錄,當時的轟動不亞於現在《好日子》帶來的轟動。
這部相當於聚集整個夏國電影巔峰水平的作品,在國際上確實大放異彩,即便到現在17年過去了,依舊是夏國電影在海外的代表作。
看到了夏國電影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引起注意,大大刺激了夏國電影從業者們的神經,接下來的一年,很多大導演為了分一杯羹,專門效仿《霸業》。
而已經吃到紅利的好萊塢巨頭,也看中夏國電影低廉的製作成本和超高的回報率,試圖大量引進。
但是這些電影被被送到國際院線,卻票房慘淡,當年好萊塢巨頭版權尼看重夏語電影的潛力,重金2500萬美刀引入多部夏國電影進入好萊塢,然後在全球放映,結果把之前引入《霸業》的收益全部賠光,損失慘重。
也是因為當年這些電影,讓好萊塢和國際市場對夏國電影徹底失去了信心。
至此夏國電影再沒有走出過夏國,甚至連亞洲都沒走出去。
反而是好萊塢以及周邊國家電影,瘋狂碾壓收割夏國票房。
而且夏國電影界,17年來,再也沒有說要走向國際的聲音。
沒人提,觀眾也就潛意識預設的夏國電影,就不存在海外市場這回事兒。
所以在聽到王世風的發言後,著實讓他們有些驚訝。
難道夏國電影還有機會?
比觀眾更驚訝的,依舊是業內同行們。
不過他們除了驚訝,更重要的是忐忑。
每個行業,或者每個賽道,都有終點或者標杆。
電影行業的終點,就是國際舞臺,或者說,所有娛樂產業的終極目標,都是走向國際舞臺,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
從有電影行業以來,好萊塢是一直站在山頂上的存在,所以它們是一切的風向標。
全世界的同行,說實話沒人想過去真的超越好萊塢,因為大家都覺得做不到,所以就紛紛降低了標準,只要能夠跟在好萊塢屁股後面也可以,至少可以成為本國電影的風向標。
但是夏國電影行業不一樣。
夏國電影很平和,基本上所有電影公司都站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不打擾,也互不競爭,也沒有誰站出來說要帶領夏國電影之類的話。
即便是鞏謀這樣已經站在山頂的人,也自願走下神壇。
所以夏國電影市場,一直都很穩定,就像是分蛋糕一樣。
但是現在,星河要站出來了。
而且星河不只是要分蛋糕,還要當粉蛋糕的人!
如果,假設,星河電影真的在國際市場上有所收穫,那麼對於夏國電影公司可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在此以前,他們的電影,只需要和國內同行比一比就行了。
只要我不是最爛的,那我下一部電影照樣賺錢。
如果不是最爛的,也沒關係,明年說不定還有比我更爛的。
反正,觀眾不看也得看。
但是如果星河電影走向國際,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觀眾會下意識的把對比目標,從夏國電影的標準,提升到國際電影的標準。
為什麼你的電影比國外的差那麼多?
這種思維一旦植入到觀眾腦海中,對於現在的電影公司必然就是毀滅性的。
這種感覺就像是,以前大家只能吃屎,所以只會去比誰的更難吃。
但是現在大家發現,除了屎還可以吃麵包,那自然而然,沒人願意繼續吃屎。
那麼緊接著受到挑戰的就是整個電影行業的鏈條,從製片到劇本,從演員到導演將會全部被洗牌!
十幾年的平和,就要被打破了。
他們怎麼能不忐忑!
不過同樣電影行業也是分為兩撥人。
一撥是已經習慣分蛋糕的人,比如花納天宇這些大型公司,如果真的鏈條被打破,那麼他們的利益將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失,所以他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星河電影成功。
另一撥則是一直站在桌前,從未吃過蛋糕的人,如果星河真的能成功,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將是天大的利好訊息,所以他們無比迫切的希望星河電影能夠成功。
這可是他們距離一夜暴富,財富自由最近的機會!
他們甚至想要直接加入星河集團。
就在許多人蠢蠢欲動的時候,王世風的第三波重磅訊息襲來“這第三個6,則是明年星河在音樂行業的目標,平均每天在全國舉辦6場演唱會,所有收益將用於慈善事業。”
王世風話音落,現場和直播間的反應都不太熱烈。
可能是不是前兩個6,實在太6了,顯得這第三個訊息有些差強人意。
一個60000分鐘,一個600億。
不管是從數值上,還是意義上,都要比這6場慈善演唱會要更加引人矚目。
而且花納天宇前幾天已經公佈了全年度全明星巡迴演唱會計劃,更顯得星河這個6場演唱會寒酸了。
等...等等,王世風好像說的是平均每天6場?
這是什麼意思?
每天6場演唱會?一年那豈不是2000多場演唱會?
全慈善?
臥槽,這得賠多少錢啊?
反應過來的觀眾們瞬間群情激奮,有人懷疑王世風嘴瓢了,有人疑惑星河除了‘兒歌魔王王世風’之外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歌手,有人懷疑這個公益演唱會的真實性。
畢竟,就算舉辦個一百人的個人live,也得花個小一萬塊錢吧,更何況成百上千人的演唱會,光是場地費也是一個比天文數字。
全公益?
星河是一家公益公司?
果然,能夠壓箱底的訊息,都是重磅訊息。
但是不管怎麼說,直播間千萬直播觀眾,對‘666’這個詞已經有了無比深刻的印象了。
未來只要是在網路上談起娛樂圈的話題,必然繞不開‘666’和星河這場晚會。
公佈了666計劃以後,年會後面的環節就是常規的慶祝,抽獎,以及公佈年報的環節。
但是直播間人數卻一直維持在千萬級別。
一場全網級別的年會直播,看得所有人都五味雜陳。
對於電視劇圈,電影圈,音樂圈從業人員來說,在今晚後,將會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震盪階段。
對於觀眾和吃瓜群眾來說,星河的出現,將會給他們明年的娛樂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有張偉看完直播後,眉頭緊鎖。
因為到最後,他也不知道一千年前李白寫的那首詩,到底預測了什麼。
一直到他上網查詢的時候,才發現。
李白根本沒有寫過那首詩!
《丁酉年癸丑月壬寅日贈世風》翻譯過來,就是2018年1月10號的干支紀月。
焯。
吃了沒文化的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