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章 千古奇文

世界上哪有什麼綠茶啊,只不過是心疼giegie罷了。

王世風也沒想當綠茶。

只是剛才洛莘的犀利措辭和縝密邏輯,讓他突然發現。

自己沒必要非得硬碰硬嘛。

物過鋼則易折,玉過硬則易碎。

自己已經過了需要高歌猛進硬碰硬的時期了,現在的他,有名,有錢,還有顏,完全不需要再像剛出道一樣猛猛衝了嘛。

更何況羅思堯只是一個馬前卒炮灰而已,真正的威脅,是那位穩坐釣魚臺的梁老爺子。

所以不如捧著羅思堯往下說,以逸待勞算了。

而王世風這副善解人意的模樣,卻屬實讓羅思堯有些不知所措。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面對他那張溫煦的笑臉和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原本準備好的一肚子輸出,頓時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可惡啊,這跟情況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啊。

羅思堯預想過無數王世風可以反駁的場面,唯獨沒有想到,他會示之以弱。

是不是拿錯劇本了?

羅思堯斟酌了片刻,再次開口“小王先生也不必沮喪,你這個年紀能夠有一顆向文之心,已經難能可貴了,

只不過可能是沒有開啟咱們華夏文化的大門,沒有看過太多優秀的文化,所以才搞出一些粗白的感慨,不過現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算是浪子回頭。”

羅思堯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柔和一些,明明是在刻意貶低,反而更像是長輩訓誡晚輩的口氣。

這種口氣,就和班主任教你做人的感覺差不多。

不管有沒有道理,總之,就是聽著讓人很憋屈。

當事人王世風還沒有發表看法,觀眾們紛紛皺眉,心中對羅思堯這段話有些不滿。

人家孩子都已經認錯了,你還出言嘲諷,未免也太沒有長輩風度的。

反觀滿臉微笑,神色謙卑的王世風,則是越看越欣賞。

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好一個俊朗少年!

王世風看了眼洛莘。

洛莘則是鼓了鼓臉頰,故意把臉別到一邊不去看王世風。

這次她不繼續幫王世風說話了。

這人賣隊友,不可深交!

王世風又看向鄭幼韻。

鄭幼韻洋溢起虛偽的笑容,也不搭茬。

見兩人都不搭茬,王世風心中幽幽一嘆。

看來田忌賽馬是不行了,這兩匹下駟不頂用啊,只能自己親自出手了。

王世風微微頷首表示謙恭“羅教授說的沒錯,我確實讀得書太少了,沒有體會感悟到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宏偉壯闊,那是因為我沒怎麼正經讀過書,

小時候家裡窮,為了生計不得不選擇能夠謀生的專業,但是我對文化還是很嚮往的,今天正好有機會在這裡遇見您,能夠當面聆聽您的教誨,實屬三生有幸啊。”

王世風表情真摯,語氣謙卑,活脫脫一個虛心請教的學生模樣。

瞬間激發出了羅思堯的教學本能。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小王啊,我覺得你能夠達到現在的名氣,應是氣運使然,但是人不能只依賴氣運,還是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學習,

我今天就給你說一篇老祖宗留下的千古奇文,這裡面蘊含著天地至理,希望你能夠領悟,也算是不枉今天你我相識一場。”

羅思堯揚起下顎,一手揹負到身後,腰桿筆直,沉聲誦道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

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迴圈,週而復始焉。”

洋洋灑灑三分鐘的詠誦,讓整個演播廳都洋溢起一股文化的氛圍。

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坐直身子,神色肅穆。

不愧是千古奇文,果然朗朗上口。

儘管他們根本聽不懂羅思堯唸的這些文言文到底什麼意思,儘管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是依舊聽得頭昏腦漲,彷彿回到了上學時,語文課背誦全文時的恐怖氛圍。

可能是文言文這種東西對華夏苗裔有著血脈壓制吧。

莫名依稀感覺到這篇文賦很打動人心,可能這就是文化傳承的魅力吧。

即便聽不懂,但卻並不妨礙他們感嘆文言文牛批。

聽聽這玄乎其玄的文言,品品這絲滑通暢的押韻。

這就是文化啊!

雖然羅思堯這老傢伙人品不怎樣,但真是有文化啊。

等羅思堯唸完最後一個字,瞬間會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面對掌聲,羅思堯神色怡然,似乎並不為虛榮所蠱惑,在長褂的襯托下,妥妥的文人風骨。

但是從他倨傲掃視鏡頭,最後落在王世風身上的目光,還是明確的能夠感受到他的得意。

小子,看看吧,什麼叫做真正的文化人。

用眼神教訓了一下王世風之後,羅思堯抬手示意觀眾安靜,繼續說道

“我朗誦的這篇名為《寒窯賦》,是北宋宰相呂蒙正所作的千古奇聞,這一篇文章,只不過幾百字,卻說盡了上下幾千年的至理,句句都是千古名言,

不管什麼人,都能夠在這篇文章裡找到答案,走出困境,如果能徹底讀懂這篇文章,那你就相當於看破了命運的真諦,也再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住你,

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大智慧,今天時間有限,說不完這篇奇文的真諦,如果有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到某站訂閱我的專題課,裡面有詳情解讀。”

聽了羅思堯的介紹後,現場觀眾再次不約而同的鼓起掌聲。

聽到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感覺莫名其妙的舒服。

別管能不能參悟,老祖宗牛批就得了。

現在就去訂閱羅教授的課,希望能夠早日藉助老祖宗的智慧,來走出人生的困境。

而螢幕後的觀眾,尤其是羅教授的粉絲更是驕傲的開始炫耀。

‘年少哪知人生路,到老才懂寒窯賦,年輕人們,得學習啊,跟著羅教授學吧,學無止境啊。’

‘羅教授牛批!這麼好的文章,若不是羅教授,我們哪裡有緣能夠讀到,學到?’

‘這是真正的好文章的,雖然我一知半解,但是隱約能夠感受到作者對命運的看法,命裡無時莫強求。’

‘啊這,我怎麼聽著和《三字經》的感覺差不太多?’

‘越品味越有感悟,建議所有夏國人都要背誦。’

‘看對面那幾個年輕人痴呆的模樣,真是笑死。’

王世風的表情,確實有些痴呆。

不過自然不是被羅思堯的博學震懾到了,而是被這篇‘奇聞’震驚到了。

他一時間都有點兒看不懂,羅思堯是故意在提純粉絲割韭菜,還是真的推崇這篇奇文。

如果是割韭菜,那他這個操作確實很成功,因為這篇奇文,乍一聽確實很有文化,而且雞湯味兒十足,對於一些根本不讀書,卻自認文青的觀眾來說,殺傷力很大。

因為這篇文的水平,最適合這種偽文青的欣賞水平,華而不實。

但是如果羅思堯是真的推崇這篇文章,王世風就有些對他的文化底蘊有些疑惑了。

按道理,一個文學系的教授,不應該看不出這篇文章漏洞百出啊,別說是奇文了,連入門水準怕是都有些達不到了。

而且還掛名給北宋宰相呂蒙正。

或許對普通人來說,呂蒙正這個名字根本沒有聽說過,因為北宋真正能夠廣為人知的大人物太多了,比如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朱熹,辛棄疾,包拯,岳飛之類的。

但是對於歷史感興趣,或者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呂蒙正這個人不能說如雷貫耳,也算是個知名人物。

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典故,最早源頭就是說呂蒙正。

而且這位宰相的政治地位,是可以壓著蘇軾王安石一眾的重要人物,北宋初年三次出任宰相的,只有他和趙普。

即便是才學方面,呂蒙正也可謂是真材實料,實打實的狀元魁首出身。

這種文韜大佬,怎麼可能寫出這種漏洞百出,沒有水平的文賦?

很明顯就是後人偽作託名的啊。

但是看著羅思堯倨傲的神色,王世風真的一時很難判斷對方的目的,不過出於對觀眾的負責和文化的尊重。

王世風還是要請教一下“羅教授,您確定這篇文章,是北宋呂聖功所作?”

王世風的問題,打斷了眾人對羅思堯的掌聲,再次吸引了所有觀眾的注意。

不少觀眾還有些不悅。

你到底有沒有好好聽講啊,羅教授說作者名字是呂蒙正,什麼呂聖功,年紀輕輕耳朵竟然這麼差。

而羅思堯微微挑眉,有些驚訝“你知道此人?”

“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和您說的是不是一個人。”王世風笑道。

???

這小子突然說什麼繞口令?

“呂蒙正,字聖功,北宋初年宰相。”羅思堯朗聲道。

“額,您確定,這篇文賦,真是他流傳下來的?有什麼依託嗎?”王世風禮貌的問道。

羅思堯聞言皺起眉,面色微冷“小王,你這是在質疑我的水平?”

稱呼從小王先生,變成了小王,表露了羅思堯的不滿。

而且這聲斥問連帶著觀眾們都有些不滿了。

你一個沒文化的毛頭小子,竟然敢質疑羅教授?

“不不不,我只是單純質疑這篇賦的真偽性。”王世風連忙搖頭。

“你說這篇賦是假的?”羅思堯愣了下,隨即臉色徹底冷了下來。

這可比打他臉惡劣多了,質疑自己推崇的文賦,那無異於挖他祖墳啊。

一個大教授,連自己推崇的文賦真偽都沒確定,就去教授別人,就好比一個不識字的人去當語文老師一樣離譜。

這絕對是挑釁!

“額,羅教授您別激動,您仔細想一想,‘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這句話真的科學嗎?”王世風擺手安撫道。

羅思堯一怔,隨即眉頭緊鎖。

“雖然正史上沒有寫過韓信上陣殺敵的描述,但是手無縛雞之力恐怕就有些扯淡了,就算沒看過《史記》,那電視劇《楚漢爭霸》總看過吧,

韓信在投靠劉邦之前,是項羽的執戟郎中啊,那可是個當保鏢的工作,項羽就算腦子不好,也不會找一個連雞都殺不了的人當保鏢吧,

況且‘手無縛雞之力’是一句俗語啊,出處是元朝雜劇《賺蒯通》中說韓信的話,這種民間文學跟《說岳全傳》一樣完全跟正史不搭邊的,

呂蒙正一個宋朝人怎麼寫出了元朝的俗語,況且還是這種常識性錯誤?”王世風滿臉認真的開始解釋。

聽到這個解釋後,不但羅思堯沉默了,所有觀眾也沉默了。

嘶....假設這小子說的是真的。

那這篇文章的真偽程度,確實有待考究啊。

不過,說不定這小子也是胡說八道呢,他一個小年輕懂什麼文化,還是聽聽羅教授怎麼說吧。

羅思堯是一個習慣被人注視的人,因為他從畢業以後就當了老師,幾乎無時無刻不被學生注視著,所以對別人的注視早就免疫了。

但是現在,他卻對現場觀眾,不...

他甚至能夠感覺到隔著螢幕後,數以千萬計的觀眾也在用殷切的目光注視著他。

這種注視,讓他渾身都火辣辣的,想要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篇文章確實是他在一本古書裡偶然發現的,當時第一眼看到確實感覺到很驚豔,但是仔細推敲過後,發現沒有想象中那麼驚豔。

但是那本古書裡記載,這是呂蒙正做太傅時給太子宋真宗趙恆當啟蒙讀物的。

所謂啟蒙讀物,就是給沒有讀過書的人啟蒙用的,可以雅俗共賞,這種半白不白,又冷門正好符合他推廣做節目的標準。

所以就沒有仔細考證,細節。

而且,他確實也第一次聽說,原來‘手無縛雞之力’這個詞,是元朝才出現的!

即便他是個文學系教授,但這天底下的書太多了,他也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能記住,他又不是千度!

而且,我只是個普通的文學教授,哪有精力去專門研究元雜劇!

又不給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