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山會用“鳳毛麟角”、“祖上蒙塵”,我一聽他談吐不凡。於是,更有了興趣。我笑道:“你苗金山怎麼使祖上蒙塵了?你不是還會‘御蜂之術’嗎?”
苗金山一驚,問道:“殿帥怎知小人會‘御蜂之術’?”
我笑道:“金山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陛下求賢若渴。我和軍械司李司長、杜總管事都在為國家蒐羅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長,便可為國分憂。你這個‘御蜂之術’也在軍械司徵用之列。”
苗金山笑道:“殿帥,小人是有‘御蜂之術’,但近年年景不好,連年花兒受凍,蜜蜂自身難保,更別說釀蜜了,所以,我等族內年輕一代,紛紛跑出來混飯吃。有‘御蜂之術’,又有何用?”
我笑道:“金山啊,軍械司蒐羅的都是戰爭人才,別看你的這身‘御蜂之術’暫時不能解決溫飽問題,但對於大宋卻是有大用。我今日特為你苗金山設立一個‘御蜂作’,任命你為‘御蜂作’管事。今日便叫杜總管事安排,為你定作‘御蜂作’管事腰牌,發給你路費盤纏,由你回去召集你族會‘御蜂術’之人,選擅長養蜂、御蜂者各三四十人,前來軍械司報到,再經你考核合格者,由軍械司任命為‘御蜂作’御蜂師。並在養蜂、御蜂者中各選一人任命為養蜂副管事和御蜂副管事。”
苗金山大喜過望,倒頭就拜。連忙喊道:“御蜂只是我等求生手段,不想卻被殿帥任命為‘御蜂作’管事,金山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我踢了他一腳,罵道:“未見你一滴淚下,何來‘感激涕零’之說?你若找不來一名御蜂師,你這個‘御蜂作’管事便成了孤家寡人,那你這個‘御蜂作’管事的腰牌也是要被收回。”
苗金山笑道:“殿帥不知,小人的族人當中,最不缺的就是這個御蜂師,我的祖父就是當地最有名的御蜂大師,各找三四十名養蜂、御蜂師不難,難的是怕報名人數太多,都是族人,不好抉擇。還得由我祖父考核篩選。”
我大罵道:“既然你的祖父就是當地最神奇的御蜂大師,還不回去找你祖父選人,更待何時?”
苗金山爬起來往外就跑。跑出去了,又返回來笑道:“殿帥,這路費找誰要?”
我笑道:“我以為你匆匆出去不要了呢?要錢,我可沒有,得人家杜總管事掏腰包,你找他要吧。”
杜興笑道:“這個好說!你即刻跟我去取!”
苗金山行禮道:“那就謝過杜總管事,謝過殿帥,謝過李司長!”然後,笑眯眯地跟著杜興出去了。
我對李應說:“今日發現苗金山,是杜興的大功一件。今晚你們軍械司找家酒肆設宴,叫上戚無雙院長並耶律火、完顏烈、李威、張怒等副院長,為杜興慶功!”
李應嘴角微微上揚,輕笑道:“自從軍械司成立至今,毫無建樹,我李應真是無地自容,終日深感愧疚。若是這也能算大功一件,即便讓我自掏腰包,我也樂意至極!”說罷,他轉頭吩咐侍衛們分頭行動,告知家人們,今晚有要事在身,無法回家用餐。緊接著,他親自安排為杜興設宴慶功,以表祝賀。
然而,在歡慶之餘,我神情嚴肅地告誡杜興,軍械司的每一次運作、每一個創新之舉都關乎國家安危,皆屬軍事機密,絕不能有絲毫洩露。我厲聲道:“若有人膽敢洩露半句,那便是叛國之罪,嚴懲不貸!”
李應、杜興抱拳答道:“這個請哥哥放心,軍械司創辦之初,梁太尉有言在先,這個覺悟我們都是有的。”
有這個覺悟就好。就怕百密一疏,這個保密教育還得經常化、常態化。
半個月後,苗金山帶著七八十人來到軍械司,也帶來了幾大車蜂巢。李應派杜興前來請示,我立即帶著衛隊趕赴軍械司。一看這麼多人,這麼多的蜂巢,覺得再叫他們入住軍械司有些不妥,於是,叫苗金山在附近再找一塊適宜養蜂的地方安營紮寨。苗金山請出一位老人,兜兜轉轉,轉了好長時間,終於在附近的一個山坡找好了地方。
我問苗金山:“為什麼在此處選址?”
苗金山答道:“這位老人是我祖父,人稱‘蜂老’,他認為此處適宜養蜂。”
我連忙和老人寒暄幾句,並問他為什麼此處適宜養蜂?
蜂老說:“養蜂場地的選擇要從五個方面來綜合考量。”於是,他介紹了選擇養蜂場地的五個條件:一是蜜源豐富。蜜蜂的正常生存和採花釀蜜都離不開蜜源,如果附近的蜜源不足,蜂群自已的生存就會成為問題,更不要指望蜜蜂能夠採集花蜜來釀製蜂蜜了,所以附近的蜜源、水源豐富且相對連續是養蜂的硬指標。附近的蜜源豐富且相對連續是養蜂的硬指標。當然蜜源的豐富不是單指一個時間段豐富,而是指連續的長時間的時間段裡面,蜂群都不會面臨缺乏蜜源的情況,這才叫蜜源豐富。例如油菜花密集種植地、花園或果園附近更適合養蜂。二是環境安靜。蜜蜂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正常發展。當受到嚴重驚嚇時,蜂群甚至可能棄巢遷飛到其他地方,因此養蜂場附近必須保持安靜,例如野外或果樹林更適合蜜蜂生活。三是地形開闊。蜜蜂能夠飛行的距離是有限制的,錯綜複雜、地勢起伏大的地方會浪費蜜蜂飛行時的力氣,極大限制了其採蜜的範圍。如果一個地勢平坦的地方,蜜蜂採蜜距離可達4公里,那麼地勢起伏的地方,蜜蜂基本只能採集附近三公里的地方。所以在地勢開闊的地方養蜂時很有優勢。四是氣候適宜。蜜蜂應飼養在小氣候適宜的地方,特別是溫度和風力對蜜蜂的影響最大,其中溫度要求冬春向陽以防寒潮,且夏秋要遮陰以防暑熱,不能在山頂和常有強風的山谷中養蜂。五是交通比較便利。蜜蜂應該養在交通便利但有相對隱秘的地方。因為搬運蜂巢是不折不扣的體力工作,加之運送蜂蜜和飼料也需要很多人力,所以養蜂場必須建在獨輪車能到的地方。六是敵害稀少。蜜蜂在自然界有很多敵害,例如胡蜂、馬蜂會殺死外出採蜜的工蜂,螞蟻在食物不足的季節也會集中侵襲蜂巢,蜘蛛和青蛙等也會捕殺蜜蜂,所以,養蜂場必須建在遠離這些敵害的地方,否則有可能引起蜂群的覆滅。因此,在選擇地點前最好對附近先勘察下,發現這些害蟲的窩,直接清理掉,不要讓它們發展起來。或者就直接選擇這些敵害少的地方,不要給後期養蜂留下隱患。
我聽聞竟然還有如此之多的知識,不禁感嘆道:“蜂老,您對養蜂如此瞭解,不如協助金山做個副管事如何?”
蜂老微微一笑,說道:“將軍過獎了,我如今年事已高,本不想離家太久。孫兒金山承蒙將軍厚愛,得以受到重用,他不願辜負將軍期望,便央求我前來協助建立這個所‘御蜂作’。待‘御蜂作’建立穩定後,我便要回去了,族內也有事情要管。所以,做官並非我願。不過,養蜂最重要的是選址,此地野花遍地、水源豐富、寧靜開闊、風小向陽、果樹眾多,實乃養蜂的絕佳之地。將軍可以在較遠處的外圍修築高牆,以防狗熊、壞人偷蜜破壞。”
我聽後,對蜂老的淡泊名利深感敬佩,他不求功名利祿,只希望能為孫子盡一份力。而他對養蜂的熱情和專業,也讓我對這個“御蜂作”充滿了期待。我決定按照他的建議,儘快修築高牆,保護這片風水寶地。看著眼前的美景,我彷彿看到了未來“御蜂作”的繁榮景象。我感激地對蜂老說:“多謝老人家的指點,您的經驗和智慧定能讓此地成為御蜂作的聖地。”
蜂老謙遜地擺擺手:“將軍過譽了,這是老朽多年的經驗之談,能為將軍所用,也是老朽的榮幸。” 在這一刻,我與蜂老之間彷彿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情感紐帶。他的真誠和無私,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將“御蜂作”辦好,將強軍之策落實好。
我又想到了御蜂作的安全守衛之事,覺得其他禁軍來,受不了蜂群的聲音,便笑道:“既如此,便請蜂老再安排人來守護御蜂作如何?”
蜂老笑道:“這個好說,近年雨水不順,本族壯年人多外出謀生,我叫金山派人喚來即可。不知大概需要幾人?”
我目視苗金山,苗金山笑道:“殿帥,如果圍牆修成城牆狀,牆寬夠跑一輛馬車,二十人即可換班值守。”
我笑道:“那就將圍牆修成城牆狀,牆寬夠跑一輛馬車,這個你和杜總管事去說。”
苗金山一看他的建議被我採納,自然喜不自勝。笑道:“殿帥,我即刻去稟報杜總管事。”
我又對老人笑道:“蜂老,那便叫族內會些拳腳我身體健壯的二十名壯漢,換班守護御蜂作。俸祿與養蜂、御蜂之人相同。由苗金山選拔一名仼護蜂副管事,發給副管事腰牌。”
蜂老笑道:“這個好說,老漢即刻派人回去選人。”
說完,蜂老一面派出族人回去招人,一面指揮擺放蜂巢,一面組織搭建帳篷,一面安排埋鍋造飯,安排得井井有條。我不禁欣喜不已。
一會兒功夫,杜興帶了一隊禁軍、民夫開始遠遠砌起城牆。圍牆完全是仿照城池建造的,是一座縮小版的城池。牆高一丈,牆厚半丈,就是為了防禦。用來建造城牆的土壤是經過處理的黏土。夯土牆也被磚塊包裹,成為磚塊覆蓋的牆,這比簡單的夯土牆更堅固。城牆的平坦的頂部也鋪了磚塊,士兵們可以走在上面巡守。城牆的頂部還配有射擊孔、女牆、敵臺等,大門正上方還有一座瞭望塔。只是大門上未設定吊橋,其餘完全依照火器軍軍營圍牆範例砌造。
趁此閒暇,我則觀察起小蜜蜂來。小蜜蜂是一個高明的建築師,它建造的正六角形小房子,像一座座精緻的小別墅。成千上百隻蜜蜂,有的拉開散兵線似的,在巢穴的洞口附近盤旋;有的一群一群群金色的雲朵,鋪天蓋地地向百花盛開的苜蓿地撲去,聚集在香氣四溢的花叢裡,盡情吮吸著大自然的結晶,辛勤的蜜蜂圍繞著奼紫嫣紅的花叢,忙碌地採著花蜜,好像永遠不知疲倦似的。這些蜜蜂從一朵花飛向另一朵花,忽上忽下,來回穿梭,嚶嚶嗡嗡,不停地歌唱,它們嗡嗡嗡嗡的叫聲彷彿一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
我見諸事順利,便叫蜂老進帳休息。偷偷叫苗金山露一手,叫李應、杜興等人見識見識。苗金山潛出丈餘,跳上一棵矮樹,自懷中掏出笛子吹奏。只見近處蜂群便將我等圍住,嗡嗡聲不斷,令人煩躁。突然,音調變換,蜂群又紛紛回到空中。突然,音調緩和,蜂群又紛紛回到蜂巢。
眾人以為表演結束,突然聽見長笛變換了腔調,正當我們還在四處觀望,試圖尋找笛音的來源,卻感到四周飛來了無數只“毒蜂”,不再是蜜蜂。它們震動著雙翅,“嗡嗡”聲震耳欲聾。我們立即躲避,然而,也只不過是只躲過了一隻毒蜂的攻擊而已。剛回過神來,卻已經發現自已身旁周圍,皆是毒蜂。“御蜂術這麼厲害?”見此態勢,杜興說道。遠處的苗金山,看著我們揮來揮去,躲避毒蜂的模樣,哈哈大笑。而如同雨滴般密密麻麻的毒蜂,正朝著我們不斷飛來。御蜂術果然名不虛傳,所召喚出來的毒蜂大多都具有劇毒,每隻都是勇猛往前衝。幸好每隻衝到我們身旁的,皆不攻擊,只是打轉,想到是苗金山怕我們受傷,否則,我們毫無疑問不會是毒蜂的對手。
突然,音調又變,蜂群又紛紛追上一隻野豬。笛音再變尖利,蜂群便紛紛簇擁在野豬身上,一會兒,野豬便不再動彈。笛音又開始變換緩和,毒蜂都飛走了。苗金山將笛子藏進懷中,跳下矮樹,上前提起野豬笑道:“今日便請殿帥吃野豬肉!”
我笑道:“苗管事好本事!豬肉我就不吃了,你分給弟兄們吃了幹活。我還有事,這裡就交給你了。好好幹,有你的前途。”
於是,進了蜂老的帳篷,和老人寒暄幾句,便帶上衛隊去太尉府,找梁太尉彙報軍械司督查之事。走在路上,一路高興,便不由哼起幾首寫蜂的詩句來:
第一首是唐代羅隱的《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第二首是本朝李綱的《蜜蜂》:“秋風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採掇忙。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辭辛苦與君嘗。”
第三首則是本朝楊萬里的《蜂兒》:“蜂兒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作蜜不忙採蜜忙,蜜成又帶百花香。”
讀著讀著,睡著了,夢見我自已變成了忙碌的蜜蜂,為大宋這個蜂巢不停地釀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