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隊員們訓練結束,陸石毅與劉楚昌站在訓練場的臺子上,宣讀去村裡後山拉練隊員們的名單。
陸石毅把名單遞給劉楚昌,讓他先帶隊員們離開,他開著吉普車回家,訓練時,一般會有一輛吉普車隨行,以防有急事兒要趕回來。
“媳婦兒,我把回去的東西都搬進後備箱裡了。”陸石毅搬運好回村的東西,蘇瑾鎖上了家裡的門。
“冰箱裡還有給林磊和林彥準備的冰棒,我告訴嫂子,讓她幫著看下家。”蘇瑾轉身去林家。
林磊和林彥兩兄弟院內的石桌上寫作業,瞧見她敲門就急忙迎出來。
“瑾姨,你是要出去?”林磊和林彥聽媽媽提起,林子濤要去拉練。
“小磊,你媽媽在家嗎?”蘇瑾衝著兄弟二人點頭,“我等會回村子,你們兄弟倆每天去瑾姨家看看,再從廚房的冰箱裡面拿兩根冰棒,等冰棒吃完了,瑾姨就回來了。”
“小瑾,你倆去做作業!”雲鳳聽到外面的聲音,從屋子裡出來,聽蘇瑾的話狐疑道,“你們不是出讓了宅基地給知青了嗎?”
“嫂子,女知青們買了我家宅基地,後來,知青們商量,每人出錢在知青院子處每個人建造一個小院子,大姐來看大花嫂子時,我就把錢退給她們了。”蘇瑾雙手一攤,“宅基地還在我們名下,每個知青有了一個蓋著三室一廳的院子。”
“這倒不錯,少了很多的紛爭呢。”雲鳳感慨道,“我說大花怎麼時常去妹妹家住呢。”
“嫂子,我們回村子住一段時間,處理好了宅基地,家裡院子和屋子,就拜託你來照顧了。”蘇瑾把鑰匙交給雲鳳,“冰箱裡有給兩個孩子做的冰棒,每天一人一根,能吃一個月的。”
“出門還想著他們倆。”雲鳳感激望向蘇瑾,“兩個孩子總說你做的冰棒好吃,家裡放心交給我。”
雲鳳拿了鑰匙後,蘇瑾轉身上車了,車子開動,她從右側的反光鏡內瞧著母子三人站在院門口目送他們。
“小瑾,知青們都安定下來了,咱們家院子被她們收拾了一遍很乾淨的。”陸石毅提前過去看了一眼,發現與賣宅基地之前一樣。
“大紅姐說,她們想村裡有宅基地住,大花嫂子過去看她,不用再借住村民家了。”蘇瑾想起姐妹倆難得待在一起,“我只想大姐出嫁時,有孃家人陪在左右呢。”
王大紅的年紀,王大花會盡量給她找人相親。
車子往村裡開著,零星的行人走在街道上,蘇瑾驚訝的看著周遭。
“阿毅,又開始搜查了。”蘇瑾仰頭讓他看向前方。
縣城門口的兩側,分別站著兩隊紅袖標隊員,他們一個個精神飽滿,挺直身子都在檢查所有人的車筐,或者揹簍。
陸石毅把車子停下,伸手遞過去一張武裝部開的單子。
“陸部,這是回村裡拉練?”這隊的隊長曾與彭輝一起見過陸石毅。
“我媳婦兒跟著回去,隊員們的三餐偶爾也要有人盯著。”陸石毅解釋起來。
“陸部,這幾日別再進城,有人來檢查工作,看不慣開車的。”隊長告知給陸石毅,“你進城走著或者騎腳踏車都行。”
“沒問題,謝謝你了。”陸石毅道謝後,就開車回村子了。
離開縣城後,在道路上與一輛卡車擦肩而過,陸石毅發現了車斗裡的人,眼神一緊,他就說什麼人讓彭輝派遣最得力的干將出馬。
“小瑾,有人問你,就說安排你回村照顧可能出現的傷員。”陸石毅把車子停在了一旁,卡車車斗裡的人下車了。
陸石毅搖下了車窗,在搖下的車窗外站著一個男人。
“陸石毅,你在這邊服役?”男人開口說道,“怎麼沒在帝都服役?”
“上面安排的,我就在這邊服役,你是來檢查工作?”陸石毅淡淡的開口問道,“這個是武裝部的命令,我媳婦兒去照顧可能會出現的傷員。”
“聽阿昌說,嫂子的手藝特別好。”男人嘴角微微勾起,“公家的車子嗎?”
“後面拉了不少的做飯的東西,腳踏車可沒辦法運的。”陸石毅雙手一攤,“你去工作,我也趕回去拉鍊了。”
“以後再見!”男人衝著他揮揮手,“最近別進城,我是為了你好!”
“放心,我知道的。”陸石毅搖上車窗離開,車速還加快了不少。
一路上,車廂內很是安靜,蘇瑾擔憂的看著他。
“阿毅,那人與你的關係不好嗎?”蘇瑾好奇道。
“關係不錯,我與他背後的人不對付,他也只能暗中幫忙,”陸石毅解釋起來,“手裡有命令,對方也沒辦法的。”
車子進村子,蘇瑾發現村裡不少人家都加高了院子的圍牆,她發現陸時淵的宅基地給拆了,挨著她家蓋了十幾個院子。
“知青院挪到這裡了?”蘇瑾從車子下來,瞧著宅基地院子外的變化,好奇的來回看著。
“陸時淵被抓後,他家宅基地沒人敢要,村裡就把這片宅基地批給知青了。”王大紅站在隔壁的院子門前說道,“用了不到20天就建好了,我們才從知青院哪裡搬出來,這邊無人住,我看著青瓦房,我與小珊住在靠近你家的兩個院子,新來的知青巴不得和我們調換呢。”
蘇瑾嘿嘿一笑:“大姐,我們又成了鄰居了。”
王大紅幫著蘇瑾把東西搬進了廚房裡,發現房間清理的很是乾淨。
“我們在你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間,不是你申請的宅基地,我們可能還幾人住在一個房間裡呢,別的村子都羨慕我們這些知青呢。”王大紅嘿嘿說道,“我們一起賺工分來還村裡的債。”
“大姐,你可是拉了不少饑荒?”蘇瑾詢問道。
王大紅是個不喜欠賬的,蘇瑾像幫幾個姐妹一把。
“有一百塊錢,小穎和小珊二人也拉了幾十塊的饑荒,我們有個三五年就能還清了。”王大紅開心的說道,“我們最少有了家,即便家裡不受寵,我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