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1970年的元旦天上飄著雪花,農場內安靜下來,家家戶戶都留守在各家過元旦,吳均和劉雲珊樂呵呵的抱著長孫,大兒子夫妻倆在廚房內做飯。
耆老安排西北的武器人員過來,吳部的長子吳耀忠就是負責他們安全的隊長,這次過來攜帶著妻兒,已經5歲的孫子吳連晉也過來了。
近3年沒見過孫子的兩位老人,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爸,我晚點去一趟陸團那邊,我詢問一下手下的人去神劍的事兒。”吳耀忠急忙詢問吳均,“我想讓隊員們透過考核,每個隊伍都送最強悍的隊員,為了爭取其中的名額,極可能塞不進去。”
吳均瞧著吳耀忠良久,開口問著他:“如果不是你歲數大了,是不是也想進去?”
吳耀忠撓了撓後腦勺:“爸,我在最當年的時候,沒有建立神劍團,陸石毅的運氣夠好,算是第一批進了神劍的隊員。”
“神劍是個光榮的地方,卻也隊員更新最快的地方。”劉雲珊從廚房出來,聽見兒子的話吐槽道,“小瑾這幾年都沒能睡好覺,我看著你還是在外面更好。”
吳耀忠傻乎乎的樂呵的看著母親,這幾年時間與母親相聚的時間少,瞧著母親的兩鬢斑白,連自家媳婦兒都說,是否要從西北調回來。
“媽,那些都是小年輕們爭奪了。”吳耀忠伸手攬著她的肩膀,“小莉回來的路上問我,是不是要調回來照顧你和爸。”
“我還有5年才退休,這次將胖胖留在家裡吧,你們那邊上學不如這邊。”吳均伸手摸了摸吳連晉的小腦袋,“開春就能進學校,你們再過兩年調回來,我和你媽也慢慢的要退居二線了。”
吳連晉看向父母,在西北的家裡,吳耀忠和黃莉就提過,想讓他留在吳均和劉雲珊的身邊。
“爸、媽,我們之前也這麼想的,已經把胖胖的衣服都拿回來了,本想著離開前再和你們商量。”黃莉右手端著紅燒魚從廚房出來。
吳耀忠附和自家媳婦兒的話:“爸、媽,我們那邊情況更糟糕,家屬院裡面連幼兒園都沒有,更別說小學了。”
“上小學需要每日走一個多小時,而且,那邊的老師的師資也不好,有些知青連初中都沒畢業。”黃莉無奈道,“家屬們有些高中畢業,就約束著孩子們在家學習。”
“行!”劉雲珊立刻答應,“將胖胖交給我,雲鳳和小瑾都是初中的老師,現在在農場帶孩子,回頭送胖胖過去不是更好?”
黃莉聽後雙眼一亮,雲鳳是東北省特級的教師,又是軍區的初中初三的年級主任,這教書的水平肯定好。
“媽,雲鳳嫂子怎麼不上班了?”吳耀忠狐疑道,“我看著林政委不是思想不好的?”
“這邊的初中老師大多被人盯上了,避免禍害家裡,只得辭職在家了。”劉雲珊嘆氣道,“現在風聲越來越緊,你們在西北邊陲的話,還能生活的輕鬆些。”
“耆老何時回帝都?”吳耀忠坐在吳均的對面,劉雲珊和黃莉婆媳則去了廚房做飯菜。
“你問這個做什麼?很多事情不可亂說的。”吳均警告兒子。
吳耀忠伸手拍拍兒子的腦袋:“胖胖,先去廚房找媽媽,我和爺爺有話說。”
等到吳金蓮離開後,吳耀忠將西北的情況告知吳均,甚至在軍區的後山上建立了幾個農場,裡面有不少曾經的老首長。
“農場裡面的老人也很多,每個地方都會有的,有些人安排進行保護,有些人則與外面同流合汙的。”吳均感嘆道,“你們周遭的兩個農場,與這邊有什麼不同?”
“兩個農場每年缺少糧食,後勤準備不少糧食補給,今年處處都有災難,那些老人們就不同了,今年因為乾旱,糧食少了不少,農場的糧食顆粒無收,連過年都很少能吃米飯。”吳耀忠告知吳均具體的情況。
吳均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吳耀忠所說的情況,不少地方都出現了。
“爸,我看著這邊家家戶戶都種了蔬菜,連冬天都能吃上青菜,在我們那邊就不成了,洗澡用水都成問題。”吳耀忠苦笑起來。
“日子過得辛苦,就要靠著你來改變,石毅進了農場,他按照這邊的情況找了不少人,”吳均告知吳耀忠,“魏老和宋老住在一起,你趁著過年問下兩位老爺子。”
吳耀忠咧嘴一笑:“爸,我趁著回來多問問,看能不能幫著兩邊農場解決問題。”
食堂裡面正熱火朝天的做飯,小戰士一盒盒的放進了箱子裡面,四周放著保溫包,準備給老人們挨家送飯。
蘇瑾在廚房準備了不少的燉肉,按照陸石毅的話,準備給每位老爺子都送一份過去。
“爺爺叮囑有幾個不能吃肥肉的老爺子。”陸石毅拿著一張清單說道。
蘇瑾按照清單給盛好了飯盒,宗黎和王遠將三輪車借來,食堂放過來了兩個破棉被,正好接過來運送飯盒。
“按照飯盒上面的名字送,一定不要送錯了!”陸石毅提醒宗黎。
“阿毅,咱們倆去送!”蘇瑾想著今天是元旦,他們夫妻一起去送,反而更適合。
陸石毅聽了蘇瑾的話後,急忙進去拿兩件軍大衣出來。
“你倆去廚房幫楊嬸子做飯,留下吃飯。”陸石毅從宗黎手裡接過車子,蘇瑾穿上了大衣,直接離開了。
小夫妻離開院子,有說有笑的挨家給老人送飯。
老人們都拿了食堂的盒飯,都在準備吃飯,就聽見了敲屋門的聲音。
陸石毅左手端著一個飯盒,右手拿著一瓶藥酒,兩個老爺子眼圈紅了。
“今兒外面雪太大了,無法讓你們聚餐,只能送了這些給你們打牙祭。”陸石毅樂樂呵呵道。
老爺子樂呵呵的與陸石毅道謝,拿著肉和酒回去了。
陸石毅道別後,領著蘇瑾一起接著送飯菜。
這一日,老人們人手一份燉肉和一瓶根據他們身體準備的藥酒。
二人送完了所有的都飯盒後,將車子歸還給了食堂,他牽著她的手一起回了家裡。
農場裡,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燈,陸石毅將蘇瑾準備的肉給值班隊員送去。
隊員們瞧著陸石毅進來,急忙起身與他道謝。
蘇瑾今天忙了一上午,不光準備了大家的燉肉的,另外,小夫妻還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菜。
午餐後,太陽昇起來,不少老爺子們午睡起來,吳耀忠特意拎著西北拿回來的大棗和核桃,只想著宋老能幫忙。
“耀忠,你拎著核桃過去,大棗拿一些給雲鳳和蘇瑾,胖胖留在這邊,要拜託雲鳳和小瑾幫忙。”吳均叮囑兒子幾句,“這些核桃送過去,直接將西北的狀況告訴他的。”
吳耀忠點點頭,將自己帶回來的東西分開裝了一些,黃莉更拿了嘰盒子冬蟲夏草。
“耀忠,我聽說門診那邊需要藥材,不行就將冬蟲夏草送過去,”黃莉詢問的吳耀忠,“連把在內的老爺子們都能用,門診做的藥真的比咱們那邊的藥效好。”
“我聽媽說了,陸嫂子親手做的藥性更好,等回去時,咱們從這邊預定一些。”黃莉是西北醫院的醫生,清楚西北那邊的藥品短缺,不少醫生為了那邊的病人,只得透過私人的關係來獲得藥品。”
“行,我聽爸說,蘇瑾也是醫生,醫術了得。”黃莉聽了吳均的話,琢磨該去請蘇瑾了,“西北過來的隊員與這邊相比瘦了很多,經過再三的調查後,才把人帶來。”
“等春節過後,你再與門診的醫護交接,那些隊員身上都有一些病症,我要提前和蘇醫生說的。”黃莉將一張紙條遞給吳耀忠。
在離開西北醫院的時候,副院長特意寫了一張條給她,說要把這病例交給對方。
吳耀忠接過紙條,瞧著上面寫著是要與蘇瑾交接。
門診由王博雅來管著,西北的資料卻由蘇瑾來看,副院長居然相信一個軍嫂,而不是軍醫院的醫生。
“我聽爸說,蘇瑾救過副院長一命。”吳耀忠和妻子解釋原因,“副院長希望蘇瑾出手,給隊員們進行診治。”
夫妻倆收拾妥當後,吳耀忠右手拎著一個大的布袋子,將胖胖交給父母,他們就直接離開了家裡。
按照吳均的告知,吳耀忠一路得就到了魏老和宋老一起居住的地方,他伸手敲門了。
“媳婦兒,咱們一會進去,把禮品交給兩位老人後,就直接說西北的情況。”吳耀忠話音剛落,面前的門就被開啟了,“宋老,我是吳耀忠,我代表我爸過來看您。”
宋老與魏老站在門的左右兩側,盯著門外看著。
“吳耀忠?!”宋老與魏老認出了吳均的兒子,立刻驚訝的看著面前的夫妻。
“宋老、魏老,我們從西北送人回來的,”吳耀忠告知二老情況,“西北今年乾旱情況更糟糕了,糧食更少了,連最起碼的溫飽都難以維持。”
宋老聽得吳耀忠的話,明白他是想要一個能種糧的方法,可他從未去過那邊,可能會有一些偏差的。
“我不瞭解你所在的地方的情況,冒然給你說辦法,可能會造成損傷。”宋老拒絕了吳耀忠。
“宋老,我特意整理了那邊的情況,這是給您們整理的,只求您們能幫著環境中緩解糧食的問題。”吳耀忠雙手遞上一個厚厚的檔案袋,裡面是他與政委親自去的周遭調查的農田和水塘的狀況。
宋老瞧出了吳耀忠的用心,接過來檔案袋後,開啟了檔案袋子,與魏老一起看著。
因檔案上面的羅列很詳細,地形地貌、甚至水源的分佈圖、人口的密度,農田的開墾的狀況。
“按說,水源是那邊最棘手的問題,除了這一條能飲用的水源外,其餘的都是鹹味很重的水源嗎?”魏老向吳耀忠詢問道,“另外,你和我解釋一下這條水源距離你們農田有多遠。”
吳耀忠聽出了魏老肯幫忙,馬上就說了起來,在軍區家屬院的附近還有兩個農場,三處的農田都連在了一片的。
“這邊不好建立水車,按照你檔案上記錄的土壤的狀況,建立了水車估計無法抵抗太大的風沙。”魏老告知吳耀忠具體的情況了,“你看能不能修建水壩,將水引過去。”
吳耀忠待在二老的屋子裡,魏老和宋老二人從一旁拿了白紙,仔細的給他畫圖。
黃莉聽得二老的話,暗暗後悔沒早陪同吳耀忠一起回來求助,如果能提前求助,今年情況應該能好點。
“你什麼時候回去?”宋老詢問吳耀忠回西北的時間。
“等到正月十五以後,宋老,請您能幫著畫圖。”吳耀忠懇求宋老,“一部分西北的隊員們送過來,放在農場的西北角那邊。”
因天氣寒冷,老人們都很少出門了,食堂又特意每日送了三餐,他們都不清楚農場發生的這些事情。
“成,元宵節前,我就讓人送過去,你們先趕緊回去,難得有時間過來,大雪封山的話,你們還要在山上待到開春。”宋老提醒二人。
剛過元旦,就開始天上下著大雪,魏老到希望雪能多下,最少能緩解春耕的乾旱情況。
吳耀忠感激二人,將手裡的禮物放下。
“這些都是吃的,西北那邊的特產,算是給您二老的勞務費了。”吳耀忠按照吳均的意思說道,“我花錢買的,不是從別的地方拿的。”
“以後不可再拿了,你在那邊還要養家,我記得你有個兒子,算算歲數,應該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吧?”魏老記得吳均曾拿過照片出來炫耀。
“對,我們打算今年將胖胖放在我爸媽這邊養著,西北那邊的師資不好,不想耽誤孩子的學業。”吳耀忠和兩位老人說話。
兩位老人微微一笑:“農場這邊開設了小學,都是以前在軍區教學的家屬。”
“以後胖胖留下後,麻煩您兩位多照看了,孩子太皮了,估計我爸媽也捨不得打的。”吳耀忠急忙說道。
兩位老人樂呵呵的答應了,農場能多有一個孩子在,歡樂也能多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