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難,栽樹。
經過一年的種植實踐,中本村的村民們發現,產量不太理想。究其原因,鳥太多。到了豐收季節,鳥群啄食稻穗和穀粒,導致產量不太理想。
旋藏告訴村民,可以栽樹。
鳥群之所以會到稻田裡來啄食稻穗和穀粒,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棲息地。
栽樹,可以給鳥群營造棲息地。
第二十七難,栽松樹。
中本村的村民們聽從了旋藏的建議,卻不知道栽什麼樹。
旋藏告訴村民,可以栽松樹。因為松樹屬於常綠樹,不僅能給鳥群提供棲息地,還能給人提供休閒地。常綠樹,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松脂,松針,也有一些藥用價值。
村民照做,在稻田周邊種植了松樹。
第二十八難,林下養雞。
松樹長起來了,中本村的村民們卻發現一個問題。有些松樹被白蟻吃了,樹幹變得很脆,慢慢地就腐爛了。
旋藏告訴村民,可以開展林下養雞。
雞吃白蟻,就減少松樹的蟲害,同時也節省了雞的飼料。
第二十九難,搭建棲息架。
中本村的村民照做,養了一些雞。為了給雞遮風擋雨,又搭建了簡易雞舍。
看著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幹活場面,旋藏也到場指導,他告訴村民,可以弄一些棲息架。
雞喜歡登高,棲息架可以滿足雞的登高需求,同時也讓雞能練習飛行。
棲息架,相當於雞的體育運動設施。
第三十難,雞耕。
林下的落葉層,被雞不斷地啄食,慢慢就變得鬆軟,也沒有雜草。
中本村的村民們就在這些鬆軟的土壤上種菜,開闢了菜地。
旋藏告訴村民,雞其實也可以耕地。雞嘴的啄食,雞腳的踩踏,都可以起到耕耘的作用。
第三十一難,鴨耕。
中本村的村民們問旋藏,旱地用雞耕,水田是不是也可以用天然的耕田方法呢。
旋藏回答,水田可以用鴨耕。鴨嘴可以深入水田的土壤,鴨掌的踩踏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
第三十二難,稻田直播。
由於人力有限,水稻移栽很難實施,中本村的村民很是苦惱。
旋藏告訴村民,可以用鴨耕,然後再進行稻田直播,這樣就更加節省人力。
第三十三難,除草。
水稻直播之後,很快就長出了雜草。
旋藏說,可以把小鴨放進稻田,再配合人工除草。由於鴨群在稻田裡穿梭,雜草就不容易生長。即使有少量的雜草長出來,也可以用人工除草的方法。
第三十四難,稻田養螺螄。
雖然已經養了雞和鴨,但也只會吃稻田裡的稻穗和穀粒。
每到收割季節過後,稻田裡散落的殘留稻草,中本村的村民們也想利用起來。
旋藏告訴村民,可以養田螺。稻草是田螺的飼料,田螺又是鴨的飼料。
第三十五難,稻田養魚。
中本村有一些低窪的稻田,積水比較深。
旋藏讓村民們在這些稻田裡養魚,魚可以吃草,起到除草的作用。
第三十六難,輪作。
為了避免土壤肥力耗盡,中本村的村民們想了很多辦法。施用各種糞肥,泥肥,葉肥,草木灰肥。
旋藏又給村民們提了一個建議,可以採用輪作。種完水稻,再種別的作物。
村民們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旋藏解釋道。
“透過適應不同的作物,土壤就得到了鍛鍊,得到了改善。”
“適應不同作物生長的能力,這種適應力,也是土壤健康的一個方面。”
於是,村民們採納了旋藏的建議,種完水稻就接著種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