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章 鹽場

第201章 鹽場

暗中觀察過鹽場,文林有些失望,因為製鹽的方式,很簡單,很落後。

說是煮鹽,那就是真的煮,一長串大缸,埋在土灶之中,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柴火。

根據觀察,他們收集的海水,先經過靜置,自然蒸發,增加了濃度。

文林有些驚訝,雖然依舊很落後的技術,但是已經有了曬鹽的雛形,想必技術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進步。

觀察了兩天,文林來到另外一處,這裡原本是一個漁村,如今成了駐軍之地。

武士彠調集了原本一千和江都世家,沒有關係計程車卒前來。

雖然文林沒有參與過曬鹽,不過他曾經看熱鬧般看過影片,所以還是瞭解一些。

士卒正在挑沙子,把海邊的沙子挑到距離大海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到潮水衝不到的地方。

沙子要得很厚,因為沙子吸熱性非常好,等有太陽的時候,把海水挑上來,潑到沙子上面。

海水蒸發,留在沙子上面就是鹽結晶,最後再把結晶收集起來,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沙子不會溶於水,只需要簡單的融化,過濾,然後再進行蒸煮,這種方式融的水,濃度非常高,自然也就很容易得到鹽。

這是文林設計的曬鹽方式之一,另外一種,直接把海水抽上來,在地面等它自然蒸發,這種方式需要很寬的地方,也需要很多海水,關鍵在於,如何把海水抽上岸來,畢竟沒有抽水機,單純的挑水,需要很多人力。

不過這並不是沒有辦法。人工抽水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腳踏式水車,不過這裡是海邊,一但出現颱風,水車多半就壞了。

所以能用的只有一種方式,尋找大的竹子,把中間的竹節打通,然後用一根綁著布匹的木棍,來回推拉,就能把低處的水抽到高處。

文林到來,就是主持建立鹽田,在村子千米的地方,有一大片空地,這一片地不是沙地,以前當地百姓,種植著一些小麥,不過因為臨近海邊,收成很低。

用了三天時間,挖一條水渠,把海水引入了四百多米。然後用竹筒做的抽水筒,把海水抽到一個大坑,然後繼續用另外一個抽水竹筒,把海水向高處抽去。

原本的土地,被做成一塊一塊的梯田,就這樣慢慢的灌滿了海水。

因為這裡地質緣故,梯田不住水,所以每天都在不停的輪換著抽水。

江都二月底的天氣,已經不冷了,出太陽的時候,海邊地面還是有些燙,關鍵海邊風大,每天海風都在吹,這海水蒸發就很快。

最先出鹽是沙地鹽場,雖然那邊是用人工挑水,向地面灑水,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海水很快蒸發,留下鹽結晶。

一天之前,青松老道就看出來,最近幾天,應該都是大晴天,所以到了半晌午的時候,地面沙子有些發燙,文林就下令,開始澆水。

這種澆水,根本不需要多細緻,挑上來直接潑到地上就是。

用了半天時間,地面就有了肉眼可見的鹽結晶。

沙場輪換著澆水,有了鹽結晶的沙場,就讓人把沙子帶結晶,推到一起,裝進木桶,木桶裡面有海水,會把鹽結晶融化。

等到鹽結晶融化,就可以把沙子過濾出來,這些海水會留著,繼續融下一桶。

等到傍晚,所有的鹽結晶都收集融化,這才把四個大桶抬上土灶。

木桶裡面的海水,已經非常混濁,這並不是雜質太多,而是鹽分太濃,已經形成了滷水一樣的存在。

煮了沒有多久,木桶邊沿,就開始出現白色的結晶。

“出鹽了!出鹽了!”守在木桶邊的捕快高興的喊道,他們可沒想到,原來鹽是這樣弄出來的。

大火燒了接近兩個時辰,一桶水終於煮幹,裡面就是厚厚的一層細鹽。

把鹽收集起來一過秤,足足八十三斤,平均一桶能出二十斤。

這一下所有人都興奮起來,要知道今天只是三十個多人在幹活,就出了這麼多鹽,如果增加人手,不用想也知道,一天能出多少鹽。

受限於人手,兩個鹽場都才開始形成雛形,不過如今試驗成功,以後每天增加產量。

“想不到還能這樣做鹽!”劉仁實感嘆道。

“是啊!把水弄到沙地上,就能出鹽,這怎麼就沒人想到呢?”尉遲寶林點頭附和道。

“主要是文哥腦子好,才想得到這個辦法。”程懷亮高興的說道。

“這個辦法,並不是我想到的,其實只要見過鹽湖,就知道這樣弄,和鹽湖是一個道理。”文林講解道。

有很多鹽湖,冬季枯水季的時候,湖水變少,岸邊就會留下很多鹽結晶。

把這些鹽結晶收集起來,融成鹽水,煮出鹽來,這就是湖鹽。

“哦!”

“那些鹽田,就是模仿鹽湖,把水抽上去,等它幹掉?”劉仁實腦子靈光一閃,詢問文林。

“正是如此!是不是很簡單?”文林笑著說道。

“嗯!確實簡單,難怪你要人把這裡封鎖起來。”劉仁實點點頭說道。

“我們準備的這兩個鹽場,單一的一個,都要比世家的大,用不了多久,就能開始打壓他們的價格。”

“想必那些世家的臉色,到時候一定很難看。”尉遲寶林說道。

“到時候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他們臉色好不好了。”

“嘿嘿!好啊!到時候我去他們買鹽的地方守著看熱鬧。”

“好了!時間不早,大家都去休息,明天都幫著幹活。”文林揮手說道。

“唉!”所有人都沒了精神,有氣無力的嘆息一聲。

全是國公之子,平時自然不可能去種地,文林正是知道這點,所以才讓他們幹活,挖地,挑水,反正就是沒有閒著的時候。

“早知道我去分部好了,程懷默這傢伙就聰明。”劉仁實感嘆道。

出發之前,文林問過他們幾人意見,是去分部守著好,還是跟自己走。

去分部很無聊,聽說要去海邊,都沒人願意去分部,除了程懷默。

程懷默覺得,自己應該幫姐夫分擔一些責任,所以他主動要求,去守著分部。

文林暗自想笑,他沒有說假話,確實帶他們來海邊,不過自己並沒有說,不需要他們幹活。

把幾個年輕人叫去休息,文林思索著有沒有辦法,把曬鹽的程式簡化一下,讓製鹽變得更加簡單。

可惜想了很久,都沒啥好辦法,也就放棄了繼續苦想,畢竟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工作中去發現問題,然後找到辦法改進。

做出鹽的第三天,梯田那邊的地,終於水飽滿了,也就停止了抽水,等它慢慢的去蒸發。

梯田還在繼續的開闢,沙場也在繼續擴大,如今村子一左一右,都是鹽場。

梯田產量還不得而知,不過沙場的產量,那是每日增加,一百斤,兩百斤,三百斤一天。

隨著沙場擴大,這鹽的產量增加,文林心裡也很高興,讓人去通知了武士彠。

武士彠到來,已經是出鹽的第十天,當看到雪白的海鹽,武士彠都驚呆了。

他見過的鹽很多,唯獨煮鹽,他不懂,也沒有技術,但是這些鹽,只是自己手下一群士卒,就能幫著弄出來,這是萬萬沒想到的。

“真是太好了!這麼精細的鹽,只要價格比世家的底,就不愁賣不出去。”武士彠高興的說道。

“我可不止是想打壓他們的價格,而是儘可能的讓百姓吃得起鹽。”

“佩服!文侍郎的心胸,真是讓某佩服。”武士彠讚歎道。

“應國公過獎了,我們去看一下,另外一種鹽場吧。”

“十天前,你們剛離開,劉家家主劉玉旭就親自前來送請帖,看得出來他們很急切的想見伱,以我之見,這次迴轉的時候,還是見一面吧。”武士彠一邊走一邊勸說道。

“即便要查他們,去赴宴也沒有影響不是嗎?”

“您說得有理,這次回江都,我就去見一見四大家族。應國公麻煩提前通知一下。”文林點點頭說道。

武士彠心裡一喜,暗自感嘆文林會處事,讓自己去通知,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先去賣人情。

“好的,我會告訴他們。”

談話間,兩人來到梯田處,看著一塊的鹽田,文林是高興不已,武士彠則是非常震驚,因為有的梯田裡面,都覆蓋了一層白白的鹽結晶。遠遠老去,就像雪地。

武士彠自然知道這不是雪地,地面那可是鹽啊!感覺上只需要收集起來就是,這和撿錢沒啥區別,激動得他身體都有些顫抖。

“這…這…”

“沒錯!這就是鹽!只需要簡單處理就行。”文林微笑著說道。

其實文林也很意外,昨天看的時候,還只有一點點鹽結晶,沒想到水分完全乾了之後,地面居然有如此多的結晶。

這不得不說,梯田的運用,海水從最下面,一層一層抽上去,上面鹽田水分蒸發大半之後,就放到下面的田裡,上面一層繼續抽水。

一共四層梯田,最下面一層,反而是濃度最高的海水,也是出鹽的地方。

這樣做是因為,最下方空地最寬敞,曬海水最合適,也方便收集運送。

當上面的三層,海水蒸發大半之後,就放到下面,徹底形成鹽結晶。

下邊的田分成一塊一塊的,這樣一來,那些正在蒸發的鹽田,就可以輪流使用。

“這裡有百畝土地吧?”武士彠看了看問道。

“差不多,最下面的鹽田,五分為一塊,輪流使用,如果不下雨,五天能收一次,冬天需要時間更多,如果是夏天,可能每天都能收一次。”文林估算道。

“能收多少?”武士彠急切的問道。

“目前還不知道,等弄出來才知道,這是第一次收。”

“哦!我看這樣子,應該不少。”

“天氣還是不夠熱,我覺得以後,每年三月中開始,十月底就結束,冬季太浪費人力物力了,冬天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其它事情。”文林說道。

“嗯,有道理,冬天可以為第二年做準備,像柴火這些。”武士彠點頭贊同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柴火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最好人工種植一些樹木,那些生長速度快的樹木,多種植一些,用來做柴火。”文林提議道。

“嗯,嗯,我記下來了。”武士彠連連點頭,因為文林已經和他談好了,這個鹽田收入,兩人各自分兩成利潤,其餘六成是屬於幹活計程車卒,以及他們的家眷。

不要以為六成就很多,因為文林決定,這次要把鹽的價格壓低,所以利潤並不厚。

但是對於武士彠與文林來說,又足夠了,因為量大,那怕一斤鹽,兩人只賺一文錢,那也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士卒還在拿著木棍,用力敲打鹽田的田埂,這是挖出地底的泥土,夯實之後,才不會漏水,要知道這曬過的海水,可是鹽啊!並不是水,露了就是錢財。

上百畝空地,要改造成鹽田,需要的時間不短,不過所有人都很賣力,因為他們這是為自己幹活。

一個普通士卒,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鹽場老闆之一,對於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喜訊。

一斤鹽多少錢,利潤多少,這些他們不會去算,他們只是知道,以後每天至少也能出幾百一千斤鹽,算下來每個人幾乎能分半斤,一個月就是十多斤鹽,一家人的話,可能有好幾十斤,這麼一想,幹活的時候都忍不住裂開了嘴。

沙場也在不停擴大,隨著厚厚的沙子鋪到地上,就像海灘在擴張一樣。

男人乾重活,小孩看火,女人則做輕鬆一些的工作,整個村子,幹得那是熱火朝天。

武士彠來看過之後,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他第一次覺得,原來賺錢,可以如此容易,對於鹽場的未來,他能很清楚估算出來。

沙場以後每天能出五六百斤,梯田數量要增加十倍,畢竟梯田要大許多,就算平均下來只有兩倍,一天這鹽場,也可以出三四千斤鹽,這都快趕上陳家他們,一個季度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