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著急的世家

第200章 著急的世家

有了武士彠的提醒,文林對於如何處理揚州的事情,心裡大致上有了思路。

酒宴第二天,文林開始巡視揚州十宮,對外的說法也是,奉皇帝的命令,檢視行宮。

除了江都城裡面的宮殿,在十江都城北長阜苑內,依林傍澗,竦高跨阜,隨城形置歸雁、回流、九里、松林、楓林、大雷、小雷、春草、九華與光汾十宮。

這些宮殿,雖然經過維護,到現在都能看出來,經歷過戰火,好在主體完好,只要投入大量財力,恢復裡面的名貴花草樹木,宮殿傢俱擺設,依舊是皇家園林一般的宮殿。

沒辦法,隋末到唐立國,江都經歷多次戰火,先後近十方勢力到來,肆掠了一遍又一遍,整個揚州都被禍害不輕,更別提最重要的江都。

文林其實只是在行宮轉了一圈,做做樣子給揚州的世家看。

…………

“姓文的難不成真的只是看一下那些行宮?”

江都城中,一處大宅子,裡面坐了八個人,一個案幾後面坐了兩人,正是陳,劉,張,顧四大家族的智囊和家主。

“怎麼可能!姓文的據說心狠手辣,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個山羊鬍子的中年人反駁道。

“顧家主,您老怎麼看?”

“這事沒有那麼簡單,京城傳來訊息,皇帝要派人明察暗訪,老夫猜測,這姓文的就是其中之一,這幾天他雖然看上去只是在城裡,城外轉悠,但是我家下人發先,各地都多了不少生面孔。”年齡最老的顧家家主,摸著鬍鬚說道。

“您的意思,姓文的在查我們?”張家的家主,臉色一變,急忙問道。

“多半如此!”

“哼!難怪姓文的拒絕我們的邀請。”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他有來無回!”一個三角眼兇狠的說道。

“想死你自己去,不要拉上我們。”顧家主沒好氣的說道。

“劉家主息怒,動武始終是下策,一但姓文的出了事情,皇帝豈能輕易放過。”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家謀士勸說道。

大的家族,幾乎都有自己的智囊團,就是為了防止家主做出錯誤的決定,一但涉及事情比較大,他們就會召集智囊團商量。

“爾等怕是不知道,姓文的在草原,殺得突厥人心驚膽顫,據說殺了十多萬人,連嬰兒都不放過,如果你想連累家人,儘管去試一試。”顧家家主淡淡的說道。

劉家家主一聽,嚇得臉色一變,長安傳來的訊息,只是說皇帝要派人明察暗訪,六扇門總捕頭南下,可能就是查訪,同時傳達的訊息,只是提到六扇門在長安所作所為,並沒有提起文林作戰草原的事情。

其實這也是訊息傳達不變的緣故,南北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往來的人不多,帶回來的訊息自然只有零星一點。

對於這些世家來說,更多隻是關注朝堂上的訊息,國家的政策如何,那些官員又高升了,那些是皇帝的紅人。

“那怎麼辦?豈不是隻能放任不管,那我們聚集起來幹嘛!”劉家主沒好氣的說道。

“他想查就讓他查,查完了自然就離開,你們劉家自己把屁股擦乾淨,否則別怪我們見死不救。”顧家主淡淡的說道。

劉家主臉色很是難看,他知道顧家主的意思,一直以來,只有他們劉家,行事有些霸道,對佃戶很差,私下逼迫了不少百姓,成為他們的佃戶。

“大家都不乾淨,誰家沒有私藏人口,別以為我不知道,真要查出來,大家都不輕鬆。”劉家主陰陰的說道。

“老夫無所謂,大不了交出去就是,亂世之中,我們收留流民,本身就是善舉。即便查出來有所隱瞞,又能如何?難不成還因此責罰吾等。”顧家主絲毫沒有動容,依舊語氣平淡的說著。

劉家主卻無法淡定,因為他們的手段要過分很多。

“諸位不用爭執,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真弄出來,大家臉上都難看,即便官府不追究,也敗壞了名聲,以我之見,還是同舟共濟,共同出力,應付過去為好。”劉家智囊立即勸說道。

“哼!”陳家家主冷哼一聲,他很是不滿,要幫劉家,一直以來,兩家因為地界挨著,沒少發生爭執。

“我們爭執再厲害也沒用,還是提一些有用的建議吧?”劉家主說道。

“再給姓文的發一張請帖,體現一下我們的誠意。”顧家主提議道。

“我親自去送帖子。”劉家主說道。

“有勞!”顧家家主點點頭說道。

第二天,柳家家主準備好請帖,前去客店尋找文林,卻撲了一個空。

“掌櫃,住在這裡的人,怎麼一個都不見了?”劉家主驚訝的問道。

“回貴人,文侍郎他們,一大早就離開了。”

“伱可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劉家主眉頭一皺,不解的問道。

“這個小的就不知道了。”掌櫃急忙搖搖頭說道。

劉家家主眉頭緊皺,他想不明白,文林他們那麼多人,怎麼突然就不見了。

回去以後,劉家家主立即就安排人前去打探訊息。

等到快要中午,一名家丁,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

“劉全!可找到人了?”劉家家主精神一振,迎上去問道。

“回家主,找到了!”

“在哪?”

“就在皇宮附近,有一處宅子,掛了六扇門的牌子。”劉全喘息著回答。

“六扇門!”劉家家主一愣,隨即臉色微微一變。

“是的!”

“你下去吧!”劉家家主陰沉著臉,思索片刻,揮揮手道。

揮退家丁,思索片刻,劉家家主又向外走去。

坐上馬車,找到六扇門的地方,對守門的捕快,說明來意。

“不好意思,總捕頭不在江都。”捕快搖搖頭說道。

“請問總捕頭去了哪裡?何時回來?”劉家家主和顏悅色的問道。

“揚州四縣,建立六扇門分部,總捕頭去了哪裡,我們做屬下的,並不知道,至於何時歸來,也不清楚,總捕頭並沒有交代。”捕快不卑不亢的說道。

守門的捕快,是元從軍的二代,雖然年輕,戰鬥經驗不算充足,不過腦子靈活,也是見過大世面的,所以接待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劉家家主名叫劉玉旭,聽到捕快的回答,心裡不由咯噔一下,隨即不動聲色的說道:“麻煩總捕頭回來,轉告一聲,劉家劉玉旭再來拜訪。”

“一定轉達!不過總捕頭見不見,我就不知道了。”

“嗯,沒問題,辛苦小哥了。”

劉玉旭坐上馬車,就催促馬伕,儘快趕回去,隨後再次派人,前去請陳,張兩家,到顧家匯合。

“何事如此匆忙?”

見到劉玉旭匆匆而來,顧辭有些驚疑的問道。

“顧老,江都建了六扇門分部,你知道嗎?”劉玉旭問道。

“我還沒有聽說。”顧辭搖搖頭說道。

“剛剛我去看了,就在行宮附近,另外!我打聽到,姓文的要在揚州四縣,都建立分部,您說他這是不是暗度陳倉,趁機清查?據說在長安的時候,六扇門就把長安查了一個底朝天。”劉玉旭擔憂的問道。

“很有可能,六扇門建立分部,定然是要查地方上的,看來姓文的帶了不少人來啊!”顧辭皺著老臉說道。

“看來我們只能小心翼翼了。”劉玉旭心情也很沉重,愁眉不展的坐下說道。

“無妨,我們幾家人,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吩咐下去,不允許陌生人去村莊上,過上一年半載的,也就行了,他們總不能一直查不停吧。

以後大家做事,乾淨一些,也就是了。”顧辭思索著說道。

“也只有如此了。”

“你去找武士彠,打探一下口風,姓文的不會久留江都,但是武士彠不會離開,他會給我們面子的。”顧辭說道。

“好,我這就去,麻煩顧老給陳家和張家交代一下,我儘快回來。”劉玉旭一口答應,起身又向外大步走去。

催促著馬車到了江都衙門,找到武士彠,劉玉旭客套一番之後,就說明了來意。

“應國公,不知道文侍郎建立六扇門分部,是何用意?”

“這是朝廷的意思,並非只在揚州建立分部,過一段時間,文侍郎會繼續南下,在其他城池,建立六扇門分部。”武士彠微笑著說道。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好了,如何回答。

劉玉旭心裡一鬆,再次拱手問道:“不知道這六扇門,是做何用途?有那些職權?”

“六扇門與縣衙互補,因為縣衙的衙役,能力不足,所以朝廷才建立六扇門,主要負責抓捕境內的違法之輩。

以後縣衙的衙役,就負責縣城內,白天的治安,晚上巡邏,會由六扇門負責。”武士彠講解道。

“原來如此,有了六扇門,以後江都就安全多了。”劉玉旭堆起笑臉,彷彿真的感到開心。

“是啊!六扇門要專業一些,據說所有的捕快,都是上過戰場,殺過突厥人的。那些捕頭更是軍中精銳。”武士彠點點頭說道。

“啊!原來他們都上過戰場殺敵啊!”劉玉旭很驚訝的說道,他其實心裡很沉重,六扇門捕快越是厲害,代表著越難應付,想著陳家居然想動武,他就覺得諷刺。

一但真的惹怒了這些人,恐怕就不是死幾個人那麼簡單。

“是的,你應該知道元從軍吧?他們都是跟著太上皇,從太原一路殺過來的,六扇門的捕快,就全是元從軍。”武士彠裝著神秘,靠近劉玉旭,壓低聲音說道。

劉玉旭瞳孔不由一縮,大名鼎鼎的元從軍,他當然知道,畢竟那是李淵的親衛軍,可想而知,這些人定然是精銳中的精銳。

“原來如此,多謝應國公告知。”劉玉旭感激的拱手說道。

“其實劉家主不用擔心,六扇門又不會故意找事,他們主要是保護大家的安全。”武士彠寬慰道。

“哦哦哦!在下並沒有擔心,只是不瞭解,所以來問一下。”

“應該的,應該的!”

“多謝應國公解惑,在下還有點事,先行告辭,改日再請您喝茶。”

“好說,好說!”武士彠一臉客氣的說道。

等劉玉旭離開,武士彠不由露出譏笑,以前見到自己一個國公,也只是微微一禮,如今卻極度熱情,完全就是欺軟怕硬。

劉玉旭回到顧家,另外三人,正望眼欲穿的等著他。

“聽說這是朝廷的命令,很多地方,都要建立六扇門分部,以我看來,恐怕以後,每個城池都會有。”喝了一口水下去,劉玉旭長處一口氣說道。

“如此說來,我們擔心是多餘的。”陳家家主鬆一口氣,笑著說道。

“不能大意,還是按照先前的決定,叮囑下面的人,收斂著點,別被人抓住把柄,以後賺錢,乾淨一些。”顧辭嚴肅的說道。

“我知道!不就是少賺一點嘛,無所謂,反正賺錢最多的是鹽場。”陳家家主擺擺手說道。

“朝廷不會是想檢視鹽場,徵收鹽稅吧?”劉玉旭擔憂的問道。

“應該不會,如果要徵收鹽稅,朝堂上會有風聲傳出,如今一點動靜都沒有。更何況,鹽有不止我們這裡,有人會比我們更著急。”顧辭思索片刻,搖搖頭說道。

“顧老您說得有道理。”陳家家主點點頭說道。

雖然顧辭說得在理,劉玉旭心裡卻覺得,始終有股陰影,揮之不去,但是他也沒有理由反駁,所以只能沉默。

“大家派人去其他縣城盯著,看看六扇門有沒有動靜。”顧辭說道。

“嗯,放心好了,我回去就安排,保證盯住他們。”陳家家主霸氣的說道。

對於他們來說,想要盯梢,非常好辦,整個城池,都能安排眼線。

四大家族再次散會,各自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和人手。

六扇門確實在建立分部,不過文林並沒有去盯著,有武士彠這個長史的公文,加上朝廷的命令,地方官員只能配合,他去不去都一樣。

文林帶著人,穿著便衣,去了江都鹽場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