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商稅

第179章 商稅

“諸位愛卿看一下這份奏摺,大家議一議吧。”李世民把手裡的奏摺遞了下去。

見到李世民眼中那一絲興奮,裴寂就知道有些不妙,他是看過奏摺的,自然知道,奏摺中提到的稅收,讓李世民心動了。

外地不說,長安城大大小小的青樓幾十家,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皇帝是個困難戶,這一點他太清楚了,各地都在要錢,各部門也在要錢,朝廷往往十成只批一成,這都是手頭困難的緣故。

要看就要過年,這新年的時候,皇帝要賞賜群臣,賞賜前來朝貢的番邦,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裴寂很清楚朝廷的家底,李家別看做了皇帝,風風光光,不過年年打仗,說是快揭不開鍋有些過了,但是真的窮,李世民聽到錢,眼睛都是綠的。

奏摺在眾人手中轉了一圈,又回到李世民的面前。

都是聰明人,老狐狸,知道這事牽扯的人有些多,都不願意先開口。

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鐵桿,自然不能一直沉默,等了片刻說道:“陛下,臣以為,這是好事,青樓確實有些不法行為,進行規範,收取稅收,也能增加朝廷收入。”

“陛下,徹查一遍很有必要,不過收取稅收,無疑是與民爭利,臣以為不可取。”陳叔達說道。

“臣附議!”裴矩起身說道。

裴寂猜到李世民的心思,不敢反對,起身說道:“陛下,臣覺得,這是文賢睿提出來的,想必他的想法更加周全,不如請他前來,聽聽他的意見,大家再做決定。”

“嗯,有道理,傳文賢睿進宮。”

“諸位愛卿,今日朕才知道,就在長安城,朕的眼皮下,還有如此多犯罪之人,還有如此多聳人聽聞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

李世民的語氣雖然平淡,不少人心裡卻猛的一跳,知道李世民這是要藉機敲打。

“六扇門做得很好,不過刑部也要嚴加稽核,避免冤案發生。”

李世民掃視一圈,停頓片刻這才繼續說話。

“臣遵旨!”李靖起身應道。

文林被招進宮裡,見到氣氛有些壓抑,不由心裡好奇。

“臣六扇門總捕頭文林,參見陛下!”

“愛卿平身!賜坐!”

文林有些詫異,今天李世民好像對自己態度要比昨天更好。

“謝陛下!”

“文愛卿,今日讓你進宮來,是因為你這一道奏摺,大家想聽一下你的想法。”李世民說道。

面對眾人的目光,文林不為所動,接到讓他進宮的訊息,他就已經猜到,多半是因為稅收。

昨天寫奏摺,他就想了很多,於是不假思索的說道:“陛下!諸公!對於給青樓增稅,我確實有一點淺見,如果有不到之處,還請諸位斧正。

正所謂國之四行,士農工商,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治理地方也是一樣,商無官文不安,官無商則不富。”

“商人多了,稅收才多,臣觀當今天下,唯獨缺少商稅,或者說缺少對商稅的規劃,針對青樓收稅,就是緣至於此。”

“不對吧,每個城池都有收稅的。”裴寂皺著眉頭說道。

“我知道,那是入城稅,陛下,臣建議取消入城稅。”文林點點頭說道。

“不可!入城稅是一筆很大的收入,萬萬不可取消。”裴寂反對道。

“愛卿為何會說取消入城稅?”李世民問道。

“入城稅極不合理,因為有入城稅,很多商人,情願在城外過夜,也不會選擇入城,如果取消入城稅,他們定然願意進入城池。

商隊進入城池,會給本地帶去收入,而且取消入城稅,商隊會願意去更遠的地方,這會讓更多的地方受益。”文林講解道。

“話雖如此,不過朝廷終究少了很大一筆稅收,是好是壞,一時半會也不確定。”裴寂再次說道。

文林看了一眼裴寂,不慌不忙的說道:“我並沒有說不收商稅,只不過把稅收定在市場,商隊交易,必須要去市場進行,這樣一來,就可以根據商人交易量來收取稅收。

這種稅收,或許會顯得有些多,但是比起商人在每座城池都要交入城稅,又要划算一些。至於城裡的商鋪,則根據他們所經營的專案,制定稅收。”

文林的話,讓所有人都思索起來,一群聰明人,自然能分辨出文林建議是好是壞。

“普通商品,例如糧食,布匹和民生有關的,稅收可以定低一些,像賣金銀珠寶,胭脂水粉,青樓,酒樓,稅收可以定高一些。”

“這是為何?”裴寂下意識的問道。

“普通商品,不但和民生有關,而且消費的人大多都是百姓,如果稅收過高,商人自然要提高價格,畢竟他們不會做虧本生意。

至於金銀珠寶,胭脂水粉,價格本身就高,屬於奢侈品,自然要徵收高一些,反正消費這些的,都是有錢人,他們能承受。”文林解說道。

“如此不妥吧,有錢人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為何單單針對他們收高稅?”裴矩皺著眉頭問道。

“如果我沒有搞錯,做生意的,本身就是這些有錢人在做,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在別的地方消費,又會在自家商店賺回來,對他們並沒有損失。”文林想了一下說道。

雖然他也不懂經濟,不過最淺顯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這辦法雖然不錯,但是高的稅收,終究還是朝廷收走了,這樣一來,時間長了,恐怕會有怨言。

無論是重稅,還是與民爭利,都有損朝廷形象,有些得不償失。”裴寂想了想說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沒人會嫌棄自己錢多,不收稅才最讓他們高興,入城稅對於很多人來說,恐怕也和虛設差不多,那些本地有權有勢的人,未必每次都交。

享受多了權益,自然要付出,沒有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哪裡來的繁榮商業,多交一點稅,合情合理,反而是百姓,需要減稅。”文林冷笑道。

無論大小家族,在他們本地,都有一定權勢,守城計程車卒,哪裡敢收入城稅,文林的話,是揭開了他們心照不宣的東西,好在都是老狐狸,臉皮厚,並沒有不好意思的感覺。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無論怎麼窮,都不會窮有錢人,受苦的還是百姓。

李世民心情有些不爽,這些傢伙,自己吃得肥頭大耳,卻沒有考慮國家稅收問題,這讓他很是不滿。

文林提出的問題有些尖銳,這讓眾人不敢再反駁,沉默片刻,房玄齡說道:“文侍郎之意,是要改變稅收,這事確實需要謹慎,以我之見,可以在關中試行。”

“準了!中書省儘快拿出一個方案,昭告天下!長安城徹查青樓一事,文愛卿也儘快落實。”李世民很果斷的說道。他可不想這事再生波瀾。

取消入城稅,採取市場收稅,對商鋪收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李世民已經想明白了,所以才快刀斬亂麻的做出決定。

“臣遵旨!”

“文愛卿!關於商稅一事,伱單獨上一份奏摺,儘量詳細一些。”李世民叮囑道。

“臣遵旨!”

“嗯,天氣變冷,百姓過冬之事,諸位愛卿也多費心一些。”

“臣等明白!”

眾人散去,李世民一拍額頭說道:“忘了問一下,他們村子有沒有多餘的冬衣。”

“雖然山城養殖的家禽很多,恐怕也沒有多餘的冬衣,他們生活方式與外面不同,會優先讓自己人用。”還留在御書房的長孫無忌說道。

“嗯,也是啊!不得不說,文賢睿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把他放在六扇門,好像有些大材小用。”李世民摸著嘴角鬍子說道。

“也未必要讓他遠離長安,秦嶺有足夠的地方,讓他施展,唯一缺少的,就是人口。”長孫無忌提醒道。

“輔機!你覺得商稅一事,有沒有弊端?”李世民問道。

長孫無忌很瞭解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臣覺得商稅一事,勢在必行,即便有弊端,也沒有好處大。長安城上千的商戶,就是一筆很大的稅收,每年秋天,各地商人蜂擁而至,這稅收數量,非常可觀。

正如文賢睿所言,取消入城稅,不但能帶動商人路上消費,還能讓更多的人,前來長安。”

“嗯,朕也覺得可行,你們商量一下,針對不同行當,定下稅收。”李世民叮囑道。

“臣遵旨!”

…………

宮裡的事情,很多時候,都瞞不住有心人,六扇門要徹查青樓的事情,沒等到晚上,所有青樓都知道了,畢竟能在長安開青樓的,沒有背景可不行。

“該死!姓文的不但要查,還要收稅!真是豈有此理!”

“夠了!叫你們來,是商量對策,不是發牢騷的。”

“沒有辦法,稅肯定是跑不掉的,朝堂已經透過了,唯一要做的,是把尾巴收拾乾淨,不能讓六扇門抓到把柄。”

一個房間,燭光下,四個中年人,陰沉著臉坐在一起。

“那些來路不怎麼幹淨的女人,這段時間,就不要住在青樓,至於六扇門,現在他們正在風頭上,不要去招惹。”正中坐著的中年人說道。

“鋒芒畢露,一下子得罪了這麼多人,我看他能囂張多久!”一個山羊鬍子的中年人,憤憤不平的說道。

“總會有人忍不住的,我們不要做出頭鳥。”

“嗯!”

……………

“儘快把買來的女人,送到別院,風頭過了再讓她們回來。”

“是!”

…………

“六扇門太過分了!主家怎麼說?”

“暫避鋒芒!”

“要不要請人做了他!”

“要找死自己去,不要連累我們!不說能不能殺掉姓文的,就算你能暗殺,皇帝的怒火,誰來承擔?”

一份奏摺,引起巨大波瀾,青樓肯定會做出應對,這一點文林已經想到了,所以他並不打算做什麼事情,只是讓人去對所有青樓,進行人員登記。

這種情況,文林見多了,以前每次查酒駕這些,訊息早早傳開,被抓住都是那些沒有關係的人,關係戶根本逮不住。

所以文林只是暗中搜查證據,等風頭一過,那些傢伙沒了防備,再弄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文林抽空,回到了村子!

“阿…耶!”囡囡口齒不清的喊著,讓文林的心都快要化了。

“啊喲!乖寶寶!”文林高興的抱起女兒,然後把她舉得高高的,逗的她咯咯直樂。

“我決定了,囡囡大名就叫文心蕊。”李秀寧語氣堅定的說道。

文林微微一愣,隨後非常感動,囡囡一直沒有取大名,就是這姓氏問題。

“以後就讓囡囡一直在村裡生活就是。”

“沒有關係,就算去長安也沒事,我到要看一下,誰敢亂嚼舌根!”李秀寧眉梢一挑,霸氣的說道。

為母則剛!李秀寧本身就是很堅強的人,為了女兒,她才不管那麼多。

“不必如此,山裡生活更安穩,也更純樸,一直生活在這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其它的事情,等囡囡長大以後再說。”文林溫和的說道。

“也好!長安城也沒啥好的,除了人多一些,我也覺得不如這裡。”

大半個月沒見,哄了一會娃,就把她交給了侍女,兩人很有默契的走向後院。

梅開二度,文林神清氣爽的離開了別院。

半山村雖然改成了山城,不過並沒有修建城池,這一年發展很快,畢竟有了前面幾年打下來的基礎。

元從軍家眷搬遷,朝廷給了不少糧食,沒有用村裡的存糧,所以今年村子存了不少糧食。

乾果生長週期要長一些,收穫到不算多,只能給村裡人當做福利,水果罐頭到是賣給了薛家。最大收成就是家禽,每天都能收穫上萬個蛋。

公雞,公鴨殺了不少,村裡的老人和小孩,都穿上了羽毛服,嬰兒還用上了羽毛被子。

雖然還是吃大鍋飯,雖然家家戶戶還是沒有多少存糧,不過沒有人不滿意的,村子裡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