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章 閻立本

第173章 閻立本

“銘刻也可以,不過你先寫一份出來,我用來收藏。”文林說道。

“多謝縣公欣賞,我的字還難登大雅之堂,我去求虞世南虞公,請他書寫。”閻立本不好意思的說道。

“閻兄不用那麼見外,如果不嫌棄的話,叫我名字就是了,你的字已經很好了,以後定然是一代大家,我現在收藏一份,正好見證你的成長。”文林笑眯眯的說道。

如今的閻立本,有他大哥珠玉在前,所以並不出名,也沒有多少人重視,他擔任匠作監少監,一個原因是家傳技術,在工藝和建築上懂得不少,另外一個原因,他是秦王府庫直,庫直是隨侍帝王,太子左右的親信,必須由名門的親貴子弟擔任,而且必須是“才堪者”。

閻家來歷可不小,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內少監閻毗,所以閻家也是大家族,雖然人丁不旺,名聲卻不小。

李家入主長安,老一輩的在朝廷做官,年輕人就在太子東宮,秦王府任職。

“如此我就不客氣了,能和賢睿兄弟做朋友,可是我的榮幸。”

“閻兄太謙虛了,我早就聽說,閻家兄弟擅長工藝,富於巧思,工篆隸書,繪畫、建築為一絕,不在當世名家之下。”

“我們就不要相互吹捧了,讓人聽到笑話。”閻立本笑容很真誠,也很開心,作為一個手藝人,最希望的就是有人欣賞手藝。

和閻立本打好關係,衙門改建速度相當的快速,兩塊近三米的大石頭,從城外運送過來,閻立本親自操刀,開始雕刻。

水池的水放幹,原本的泉眼做成水井,淤泥掏空,又向下挖了一米多,最後形成了一個三米多深的大坑。

地面和四周用青石加固,防止有人挖地道,然後用海碗粗的原木,隔出了十個小房間。

地牢的頂部,有十個天窗,木板上面一層糯米膏封頂,整個地牢就完成了。

地牢只有一個入口,是一個葫蘆型的入口,狹窄的入口,方便防守。

朝廷的工程,速度自然極快,半個月時間就已經搞定。

六扇門的牌匾已經掛上,大門兩邊,分別立著一個威風凜凜的石獅子,也就是狻猊,傳說中的神獸。

兩米多高的石獅子,不但好看,也稱託衙門更加威嚴。

“嘿嘿!大門口擺上這麼兩個,氣勢一下就起來了。”閻立本滿意的笑道。

“也只有閻兄,才讓這石獅子,如此生動。”文林驚歎道。

不得不說,閻立本的手藝厲害,正面看過去,石獅子威嚴,側面看則有些兇猛。明明比人高,但是那一對眼睛,似乎正盯著人看,膽小的都未必敢直視。

“這確實是我最滿意的作品。”閻立本說道,以前他做不到這一步,這次雕刻的時候,全身心投入,技術一下就突破了瓶頸,如今在雕刻上,別人再叫他大師,他都能理所當然的接受。

“辛苦了!知道伱不喜歡喝酒,我讓人給你送了一些罐頭到府上。”文林感謝道,閻立本的辛苦,他可是看在眼裡,一對石獅子,可是他用錘子,一點一點敲出來的。

“嘿嘿!太好了,這季節還能吃到枇杷,桃子,也只有你才能辦到。”閻立本高興的說道。

為了犒勞工匠,也是為了照顧閻立本,文林不但給他把伙食安排得妥妥的,還給他準備了水果,有應季的桔子,也有水果罐頭。

和閻立本算是立下了交情,文林心裡很是滿意,並非他勢利,而是閻家兄弟的字畫,留到以後太值錢了,有了交情,以後可以多囤積一些,留給後人當作傳家寶。

閻立本請虞世南書寫楹聯,然後刻到六扇門的大門,大堂兩側,這也提醒了文林,如今的名人了不少,無論是武夫還是文人,都可以要一些墨寶,收集起來。

六扇門的框架,中書省行文同意了文林的建議,六扇門就算正式成立了,除了文林制定的總捕頭和捕頭,朝廷還安排了兩個文官,一個主簿,一個錄事參軍。

從配置上就能看出來,這是把六扇門當作軍隊,主簿負責文書,錄事參軍,則是監督人員。

三百人員文林也調到了位,其中兩百人分為鷹組,穿便衣,透過各種關係,安排在長安城各坊市,當作耳目,監管長安城內,同時也是打聽訊息。

六十人為犬組,在長安城內設定六處據點,隨時準備出擊,打擊罪惡。

剩下四十人為捕快,負責日常衙門事務處理,同時查案,抓捕罪犯等事情由他們處理。薛猛,秋生擔任捕頭。

許行師和蘇烈兩人統領元從軍,負責士卒訓練,如今元從軍沒有任務,所以在屯田之餘,就只有訓練。

村裡的事務,已經上了軌道,如今只需要不斷的擴張規模就是,基本上不用操心。

六扇門的事情才多,尤其是正式開展之後。到不是說有人來告狀申冤,這裡畢竟不是縣衙,百姓還是更相信縣衙,坊市的巡街武侯。

文林知道,很多人等著看他的笑話,或者說等著看他要做什麼,所以他沒有貿然行動,一連半個月,都只是在城裡轉悠。

文林當然不是在玩,他是在暗查長安的現狀。

每天都有大量的訊息匯總,需要整理出有用的來。

文林當然不會自己一個人弄,六扇門有主簿,錄事參軍,當然要用起來。

說來這兩人,其中一個,對文林來說,可是大名鼎鼎。

佞臣傳裡面的許敬宗,第一個被官方認證的奸臣。

這種人物,弄到自己手下,要說不隔應人,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俗話說得好,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文林並沒有擺臉色,也沒有擺架子,和顏悅色的對待著他。

許敬宗是秦王府十八學士,文林猜測,應該是李世民比較信任的人,他想不明白,為何會把他安排到自己這裡來。

“廣敬,來了這麼久,我還不知道,你以前在哪個部門任職呢?”文林詢問道。

落後文林一步的郭廣敬,是六扇門錄事參軍,一個才十九歲的青年,一表人才,身材雖然不如文林魁梧,到也健碩,是個練武之人。

郭廣敬父親郭弘道,可是李淵的好朋友,能力也不錯,被李淵封為郜國公。

郭廣敬是獨子,不過並沒有被寵溺,反而被嚴格要求,能文能武。

按理說一個國公的兒子,怎麼也不會安排來做錄事參軍,畢竟六扇門說得好聽是新衙門,但它是刑部下屬單位,錄事參軍就一個正七品。

這也是郭弘道的精明之處,眼見李世民繼位,他們這些李淵的老臣子,想要得到重用可就有些困難了,新衙門雖然不顯,又是一個不怎麼好,容易得罪人的地方,但是進入新衙門,也是表示自己支援新皇。

所以他得知訊息,就疏通關係,把兒子送了進來。

“我以前是散騎常侍。”郭廣敬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散騎常侍,以士人任職。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不過那是以前,現在的散騎常侍,就是一個勳貴子弟的散官,只不過相對別的散官,散騎常侍更容易轉正,獲得實權,畢竟散騎常侍,在皇帝外出的時候,會跟隨一起。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嘛,而且要做散騎常侍,也得有真本事,文才武藝,至少有一方面出眾。

散騎常侍也有好幾種,如果像通直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這些帶稱號的,一般都是各部門有一定權力的,就不是散官了。

“哦,可惜了,你能文能武,來這裡有些屈才,如果繼續做散騎,說不定哪天就入中書,門下的。”文林感嘆道。

郭廣敬笑了笑說道:“一點都不可惜,我這哪裡算能文能武,比起總捕頭你差遠了。”

“你這是話,傳出去別人都得笑話我,只能算識字的人,哪裡稱能文能武。”

“對了,許主簿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怎麼會來做一個六品主簿?”文林不解的問道。

對於下屬,自然要摸底,從側面打聽,才容易得到真實的訊息。以前文林不太關心朝廷的文人,也不關心長安城裡面的事情,所以瞭解很少,現在就是在惡補。

“大概因為當初秦王府的人,只有他一直未有實權,所以才讓他來的吧。”郭廣敬有些含糊的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

“總捕頭,許主簿這人,你還是得提防著點。”郭廣敬欲言又止,走了好幾步,似乎下定決心,慎重的對文林說道。

“這是為何?莫非他要針對我?”文林有些意外的問道。

“總捕頭有所不知,我聽家父說,許主簿這人,貪生怕死,為人又虛偽,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他。”郭廣敬說道。

“還有這樣的事!”文林驚訝的說道,當然,他這驚訝,有一半是裝出來的,畢竟許敬宗不是個好鳥,他早就知道。

“嗯,據說江都事變之時,前朝金紫光祿大夫虞世基與許主簿的父親許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殺害,當今右僕射封德彝當時為內史舍人,完全看到了當時的情況,據他說當時的情景,虞世基被誅殺,秘書少監虞世南伏地而行請求替兄受死,許善心被處死,敬宗手舞足蹈用來求生。”郭廣敬介紹道。

文林咂咂嘴,他這才明白,為何許敬宗不受待見,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

對於官員來說,名聲很重要,皇帝也不會喜歡這種貪生怕死的人,估摸著李世民把他派過來,也是抱著廢物利用的心思,畢竟自己這裡並不重要,只是對刑部和縣衙的一個補充。

“其實這貪生怕死,也不算多大問題,最多也是被人詬病而已,關鍵許主簿這人,無論是說話還是笑容,有些虛假,就接觸這段時間,我也能察覺到。”郭廣敬補充道。

文林點點頭,他也能察覺,許敬宗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年輕,有所輕視,反而每次都覥著臉陪著笑,雖然自己是上司,他做得也有些過了,主要是那笑容,帶著討好。

很多人都這樣,是不是真誠的,心裡能感受出來。

其實這也不怪許敬宗討好文林,許家也算有些來歷的家族,但是他一直得不到重用。

武德四年,李淵置修文館於門下省,李世民繼位之後,改名弘文館,用於收藏皇家藏書,一些文人被設為校書郎。

許敬宗就是其中之一,而弘文館有館長一人,正是同樣為秦王府文官之一,褚亮之子褚遂良。

讓一個小輩位於自己頭上,許敬宗心裡怎麼能不窩火,所以他想抓住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好好表現一番。

奪權就算了,許敬宗很清楚,文林能做六扇門的主官,就不是他能動搖的,除非文林犯下大錯,所以他並不想奪權,反而想著儘量幫文林做事。

對於文林的來歷,朝廷之上,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山裡的百姓,好運氣做了公主府護衛,然後多次立下戰功,一路高升。

一些人覺得他運氣好,有武藝,並不重視,畢竟朝廷武將很多,別說一個將軍,大將軍都有十幾個。

元從軍搬到山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李世民為了更好掌控朝廷,只要李淵還活著,就不會重用元從軍,文林為統領,還不如說是李秀寧在統領。

許敬宗則沒有這些心思,他反而覺得,文林可能需要他的大腦,兩人相輔相成,能夠完美互補,做出一番成績。

對於武將,你不能擰著幹,也別想著講道理,所以許敬宗很乾脆的討好文林,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之類。

“這次行動,你覺得如何?”文林問道。

“屬下想不到,長安城居然有如此陰暗一面,這些傢伙,通通該殺。”郭廣敬咬牙切齒,憤怒的說道。

“嗯,只等摸清楚這些團伙的下落,就把他們一網打盡。”文林心裡也很不爽,雖然以前就聽說,真的見到,還是非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