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刺王殺駕
“那感情好,改天我就安排人來。”盧仁朂高興的說道。
文林並非單獨來的長安,他帶了秋生和薛猛,文宏和張家兄弟,蘇烈不想來,就留在村裡帶隊。
眾人到酒樓吃飯,盧仁朂感嘆道:“酒樓的菜,也比不上你家的。”
“要不你開家酒樓。”鄭經接話說道。
話音剛落,幾人都愣了一下。
“這個主意不錯,兩位有沒有興趣一起?”文林問道。
村裡產出不錯,要是開酒樓,完全可以提供大部分菜品的材料,不但節約了成本,還能增加一個新的產業。
“可以,文兄弟你安排就是,開了酒樓,我也方便在長安吃飯。”盧仁朂微笑著說道。
“好吧,開店的事就麻煩兩位,我負責安排人教做菜,服務人員我負責培訓,至於如何經營我就不管了。”文林思索著說道。
經營他不懂,在長安也沒有鄭,盧兩人關係寬,乾脆不管,至於炒菜和服務人員,這可以安排村裡的人來做,畢竟村裡人更放心。
“要開就多開一家,東市,西市各開一家,商鋪就由我來找吧。”鄭經提議道。
“需要我做的,伱告訴我就是了。”盧仁朂淡淡的說道,他更關心吃飯的問題。
談完正事,就是閒聊,文林這才知道,原來盧仁朂已經出仕,在禮部做員外郎,禮部下屬分四個部門,他又分到祠部。
祠部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祝、醫藥及僧尼簿籍之政,說起來權力不小,不過員外郎還是很清閒的。
沒辦法,如今大唐立國才幾年,不但有從龍之臣,還有後來投靠的,無論哪一種人員,都需要賞賜拉攏,官職給小了不好,所以給一些閒散職務最合適。
鄭經也沒有閒著,利用鄭家的關係網,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你們村不賣山貨,有很多人不滿,公主那裡,沒人敢有意見,可能會針對你,你要小心一點。”盧仁朂提醒道。
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文林知道這個道理,很認真的點點頭。
吃飯閒聊,半下午的時候,才辭別二人,前去公主府報道。
“屬下見過公主。”
“免禮,明日我要賞等,特調你們前來護衛,你負責近身護衛。”
人比較多,兩人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不過李秀寧眼中的笑意,文林還看得清楚。
“喏!”
李秀寧說是想賞燈,文林猜測,她應該是想自己陪她一起賞燈。
把人支開,兩人立即擁抱到了一起。
靈與肉的碰撞,大汗淋漓之後,滿足感充滿身心。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漢魏之後,因為佛教東傳,燃燈祈福成為了一種習俗。
除了點花燈,還有猜燈謎,高蹺雜技,更有小販擺攤,這也是長安城難得沒有宵禁的日子,所以分外熱鬧。
為了展現親民,也是為了展現皇家風采,皇帝會出現在朱雀門。
“陛下聖安!”
“陛下聖安!”
當李淵的大纛出現在朱雀門,整個長安,都響起了巨大的歡呼。
沒辦法,李唐立國以來,一直打勝仗,李淵又頒佈了租庸調製,很大的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百姓自然很擁護朝廷。
“今日長安,金吾不禁!朕與民同樂!”李淵很是高興,笑容滿面,朗聲喊道。
“陛下有旨,金吾不禁,陛下與民同樂。”
隨著內侍高喊,朱雀門外點燃了很多花燈,樂器奏響,一行藝者走到城門外的廣場,表演節目。
踩著高蹺,帶著面具的人,拿著火把,對著空中噴火,引起百姓陣陣歡呼。
“好!”李淵看得津津有味,大聲喝彩。
文林這是第一次進入皇宮,不過只被允許在城牆腳下。
等了約半個時辰,城頭的人群,終於開始移動,向樓下走來。
文林暗自吐槽,這麼冷的天,也待在城樓作秀。
“殺!”
“殺!”
“殺!”
突然,陣陣喊殺聲響起,一些人拿出武器,殺向城樓那群大臣。
文林臉色一變,雖然有很多火把照明,視線始終沒有白天好,到處都是喊殺聲,讓他不知道該去哪裡。
關鍵一點,這是皇城,突然發生騷亂,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殺在一起,這讓他根本分不清誰是敵人。
“戒備!不要亂動。”文林喊道。
他們幾人迅速圍在一起,背靠城牆,小心翼翼的看向四周。
“保護陛下!”
“保護太子!”
“護駕!”
“殺!”
“殺!”
各種喊聲充斥在耳中,讓人有些無所適從。
“殺!”一大群人從朱雀門外,大喊著殺了進來。
因為與民同樂的緣故,朱雀門並沒有關閉,只有守衛,突然發生變故,還沒來得及關閉。
見到一群帶面具的人,文林知道這些是敵人,立即領著人殺了過去:“跟我來!”
因為這是皇城,又是來保護李秀寧的,所以他們並沒有帶長武器,文林拿著青銅鐧,猛的劈了過去。
“殺!”薛猛大喊一聲,一刀砍了過去。
城門洞還有十多個守衛,本來是守不住的,不過有了文林他們這支生力軍,一下子就把敵人堵在了城門洞。
城外的敵人,不斷的衝過來,城門洞黑壓壓一片,文林沒有時間多想,只能不停的攻擊。
這是文林第一次在實戰中用青銅鐧,他覺得非常順手,敵人捱上就頭破血流,慘叫不已。
青銅鐧屬於鈍器,擊打在敵人武器上面,也容易把敵人武器擊落,那股反震之力,一般人承受不住。
好在這是京城,潛入的刺客數量有限,廝殺一陣,城門洞的敵人,全都躺下了。
“公主,你沒事吧?”見到李秀寧,文林關心的問道。
李秀寧手提橫刀,一臉煞氣,顯然剛剛也動手了。
“我沒事,你們沒事吧?”見到文林他們渾身是血,李秀寧擔心的問道。
不停揮動武器,鮮血飛濺,城門洞又只有那麼寬,所以文林他們,臉上血跡斑斑,看上去有些獰猙。
“還好。”文林點點頭。
“關上城門!”李秀寧點頭回應,隨後下令道。
“查!給朕嚴查,一個都不要放過。”好心情被打斷,李淵肺都快氣炸了,眼神冰冷的掃視著四周。
“太子,秦王,你們分頭查!”這個時候,李淵最信任的,還是自己兒子。
“遵旨!”李建成,李世民的臉色同樣不好看,大手一揮,那些還沒有死的刺客,立即就被拖了下去。
“傳朕旨意,元從禁軍封鎖長安,嚴查每一個進出城的人,三娘,送朕回宮。”李淵再次下令。
元從禁軍是李淵的親衛,是從三萬太原起兵之中挑選出來計程車卒,太原起兵三萬士卒,經歷多次戰爭,只有六千人,這是李淵最信任計程車卒。
元從禁軍輪流守衛皇宮重要地方,一部分隨時跟隨李淵行動,按理說皇宮之中,刺客很難進入,不過李淵這是特殊情況。
不止是因為時間點特殊,還因為李淵對待兒子特殊。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都住在皇城裡面,進出皇宮的人就比較多,比較雜,給了刺客可乘之機。
“你們跟我來,護送陛下。”李秀寧招呼道,這個時候,她最信任的,就是文林幾人。
“喏!”文林應了一聲,隨後走到李秀寧身後。
李淵掃視著一身血跡的文林等人,滿意的點點頭,隨後向後面走去。
有人刺殺皇帝,這事了鬧大了,宮裡戒嚴那是肯定的,護送了李淵,文林他們也不能離開,畢竟他們是生面孔,需要等事情查清楚。
現場刺客並沒有全部被殺,活口不少,所以來歷還是很快查到,不過能混進宮裡,肯定有人接應,所以宮裡一直在抓人。
感覺自己快要凍僵的時候,李秀寧從大殿出來,招呼文林他們跟著出宮。
本來還有好奇心的,不過太冷了,只想儘快躲到屋子裡去。
“你們用熱水清洗一下傷口,早點休息。”文林叮囑道。
他們一行人堵城門洞,面對二十倍的敵人,還是受了傷,沒辦法,除了文林,其他人穿的皮甲。
好在傷得不重,在宮裡簡單包紮過,清洗是防止感染。
“你沒事吧?”讓其她人退下,李秀寧拉著文林,上下打量著問道。
“我沒有受傷。”文林張開雙臂,微笑著說道。
“沒受傷就好,換一身衣服吧。”李秀寧幫文林卸甲,溫和的說道。
一套新衣服,不用說也知道,這是提前給自己準備的,有人關心的感覺真好,文林心裡不由一暖。
“刺客是誰派來的?”文林好奇的問道。
“我還以為你能忍住不問呢。”李秀寧笑著問道。
“嘿嘿。”
“那些刺客並不是一個人派來的,領頭的是徐圓朗之子,想要替父報仇,所以聯絡了一些人。
多年征戰,不少人死在我們手裡,想要報仇的自然很多。”李秀寧講解道。
文林理解的點點頭,這些年戰爭不停,死的人當然不少,普通士卒可能不會想著報仇,那些官員,將領就很難說了,他們也有錢財,可以組織人手。
“抓到領頭的人了嗎?”文林問道。
“死了,腦袋開花,腦花都被某人抽出來了。”李秀寧說道。
“我弄死的?”文林眨眨眼,想了一下,指著自己問道。
“沒錯,這次父皇很高興你們的表現,還特意叮囑我加你官職。”李秀寧笑得很是開心。
“升不升官無所謂,我已經得到最好的了。”文林同樣笑得很開心,衣服脫了也不換,伸手就摟了過去。
文林覺得只是很普通的情話,對李秀寧來說,卻是甜言蜜語,這讓她心裡很高興,緊緊的摟住文林的腰。
搜查還在繼續,文林知道,這次肯定會有不少人倒黴,也會有人藉機生事,影視中就經常出現,每次出亂子的時候,就有人栽贓陷害。
皇權獨尊,完全要看皇帝的喜怒,李淵如今正在氣頭上,不會那麼理性,一但知道有人算計自己,一氣之下,很可能就痛下殺手,所以文林這幾天老老實實的守在公主府,外出都很少,就是擔心惹到事情。
“豈有此理!都知道吳王如今沒有權利,還胡亂攀咬!”李秀寧氣憤的說道。
“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把目標對準他,三姐你也不用生氣,父皇不會相信的。”李世民苦笑著說道。
李世民來公主府,就是通知李秀寧,有人彈劾杜伏威,說是他有參與刺殺,證據就是有幾個刺客是丹陽人。
李世民和杜伏威沒啥關係,不過他知道李秀寧和闞稜熟悉,所以來說一聲。
“這話你信嗎?”李秀寧反問道。
李世民沒有語言,杜伏威聲望高,以前又是一方勢力的首領,李淵怎麼可能放心,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也是這次有人把矛頭對準他的原因,就是為了功勞。
只是彈劾,用一個明顯不可靠的證據彈劾,就是一次試探,試探李淵的態度,要是李淵同意嚴查,後續肯定會有更多“證據”出現。
“文林,你帶人去吳王府,有人來找事,就說是奉我的命令,前去查探。”李秀寧思索片刻,轉頭說道。
李秀寧對文林說話,語氣溫柔,這讓李世民微微一愣,雖然文林有能力,不過這種態度,還是讓他有些意外,心裡一個念頭,一閃而過。
不過文林是規規矩矩的站在一邊,所以李世民也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喏!”文林恭敬的應了一聲,然後目不斜視的走了出去。
吳王杜伏威,文林還是知道的,畢竟他和闞稜也是熟人,對於闞稜的武藝,他還是很佩服的。
李淵把面子工作,還是做得很到位,位於朱雀大街的吳王府,面積不小,不過裡面的人很少,顯得非常冷清。
跟著一個老管家,文林見到了杜伏威。
杜伏威個頭敦實,面容有些憨厚,如果不是氣質,一般人只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普通百姓。
“平陽公主府,副典軍文林,見過吳王,奉公主之命,前來護衛王府,以防小人作祟。”文林抱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