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葉爾羌(下)

此時的西域地區,人口比較稀疏,尤其是漢族人口,更是佔比較少,後世的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已經逐漸成型。

雖說當初蒙古人橫掃歐亞,所向無匹,但軍事上的強大抵擋不住文化上的武器,從中東到東亞的大量蒙古政權,在短短百餘年的時間內,迅速被當地宗教伊斯蘭化和佛教化。

中原王朝周邊的四大蒙古勢力中,漠南、漠北的喀爾喀部、青藏的和碩特、中亞的準噶爾汗國都以藏傳佛教為主,唯有葉爾羌是個例外,以伊斯蘭文化為主。

所以在各部之中,也是最為凸顯和孤立的一個。

這也難怪阿卜杜拉對於明廷使者的到來,如此熱情了。

蘇里唐非常熱絡的招待了兩百多名使團成員,酒酣耳熱之後,自然也就說到了來意。

蘇里唐非常爽快地道

“我知道諸位貴客的來意,在天山南北,我們有著最為廣闊和豐茂的牧馬場,馴養出最為矯健的駿馬,一定會讓遠道而來的諸位滿意。”

葉爾羌的君臣也不是傻子,自己對於大明而言,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他們還是能想明白的。

這話說得不錯,天山南北,是中國最為優質的牧馬場之一。

更重要的是,新疆這片土地上,有著此時東亞地區最優良的馬種。

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西域和中原交通後,還帶回來了一批驚為天人的矯健戰馬,也就是烏孫馬。

漢武帝見之大為欣喜,將其賜名為“天馬”,還為此寫了一首著名的《西極天馬歌》。

而如今依然生活在天山南北的伊犁馬,也叫突厥馬,就是當初“天馬”的後代。

相較於個頭低矮的蒙古馬、河曲馬、西南馬,新疆馬種才是真正天生的戰馬,平均肩高能達到一百四十五厘米左右,比普通蒙古馬高出一個頭。

雖說,此時的伊犁馬還沒有經過人工改良,相較於後世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整個東亞地區,卻已經是綜合能力最為彪悍得了。

這也是理藩院為何瞧準葉爾羌的重要原因。

陳煥之也不藏著掖著

“實不相瞞首領,自甲申以來,清虜竊據中原,吾皇時刻不圖北伐,克復京師,此次一則為雙方睦鄰友好,重申舊誼,二則,也是為了這昔日大宛、烏孫故地的天馬而來。”

蘇里唐略作沉吟,而後道

“雖說我葉爾羌汗國向來對於大明天子崇敬有加,但是上國貴使也知道,這幾年國內紛爭不斷,再加上北面準噶爾虎視眈眈,同樣急需武備,這戰馬......亦是重視得緊啊。”

“不過使者放心,若是兩三百匹,在下跟兄長通報一聲,無論如何,咬咬牙也給上國湊出來,只是再多的話......”

陳煥之無語,要開條件就直接說嘛,搞這些彎彎繞繞,還兩三百匹,那我還來這幹啥?

“首領何妨直言?此次我大明的確是帶著誠信而來,如今貴國受前後虎狼之患,我大明何嘗不是尚有滿洲肘腋之疾?當是同病相憐才是。”

蘇里唐收斂笑容,而後緩緩道

“武器,我們需要足夠的軍械。”

陳煥之聞言並不意外,這個要求倒是也不稀奇。

如今葉爾羌大敵環伺,尤其是面對日益龐大的準噶爾,不擴充軍備才怪。

而此時西域和草原勢力的冶鐵鍛造技術,相較於中原王朝,也的確低下,如果能從大明這裡獲取大量精良武器裝備,對於本就處於劣勢的葉爾羌來說,十分重要。

而且這也不違反出發之前,內閣給談判定下的原則。

除了技術保密級別的武器外,其餘裝備完全是可以出口的,尤其是對葉爾羌出口。

因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這對於大明而言,都沒有壞處。

從短期而言,明軍的主要敵人還是滿清,對於蒙古和西域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平衡,眼下在與準噶爾的博弈中,葉爾羌處於下風,維持兩者的力量平衡,符合大明的利益。

從長期而言,未來的準噶爾恐怕也是個不比滿清差多少的強敵,能夠提前牽制削弱一下,也是好事。

所以陳煥之並沒有遲疑多久,就答應下來。

“從原則上,我朝可以向貴國出售軍械,但這項貿易,具體能達到什麼規模,還需要朝廷的表態。”

蘇里唐已經很滿意了,他以前和崇禎時期的明廷打過交道,知道這些中原王朝做決策都挺慢,要先拿回去吵上半天,陳煥之能給個肯定答覆就很不錯了。

接下來幾天,蘇里唐派出騎兵,護送使團前往葉爾羌的統治核心,牙兒幹河旁的莎車城。

但蘇里唐沒想到的是,明朝使團的動作非常快,第二天陳煥之就派出數名輕騎,並請求吐魯番提供便利,一人數馬,向關中報信,徵求意見。

隨後才和護送騎兵一起前往莎車城。

抵達莎車已經是二十天後的事情了,而與此同時,文安之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

一個新興政權,執行力要比以往強得多。

此時的光烈朝便是如此,早在文安之進駐陝西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迅速建立起和川中一直到江南的驛傳系統。

中國幅員遼闊,自古以來,驛站系統都是統治機器的核心部分,他保證了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力和資訊來源。

也不知道當初崇禎怎麼想的,直接給廢了,導致此時的明廷還得重新建起,雖說還沒有恢復完全,但勉強夠緊急政府公文的傳遞了。

故而當陳煥之和沈平鴻抵達莎車時,南京也幾乎同時收到了來信。

-------------------------------------

“交易軍械?諸位先生怎麼看?”

乾清宮中,君臣相面而坐,正在商討著剛剛從西北快馬加鞭傳來的訊息。

葉爾羌想和大明以馬匹交易軍械。

五位宰執各有態度,姜曰廣表示反對

“葉爾羌盤踞西垂,和準噶爾為相持之勢,若是將我朝新銳軍械交易出去,豈非養虎為患?已經有了一個遼東之患,鬧到如今這個地步,可別又搞出一個西域之患啊。”

陳子壯也表示贊同,當初被李成梁養起來的建州女真都差點亡了大明江山,實在是讓文官們心有餘悸,葉爾羌可比當年的努爾哈赤勢力大多了,如果再養出一頭狼來,的確不妥。

樞密使李過卻是反對道

“不然,葉爾羌與建州大不相同,建州女真之所以能成勢,一則是因為皇太極等賊酋的確善於審時度勢,二則,當時的遼東,其實周圍除了大明外,並無強敵環繞,這才有了發展的空間。”

“而葉爾羌不同,北有準噶爾,南有和碩特,東有喀爾喀,若是真想進犯中原,都等不到大明出兵,周圍群狼也能衝上去將其分食。”

“反倒是準噶爾這些年,趁著清虜入關,無暇打理草原事務,大肆擴張,侵吞蒙古諸部,若不加以牽制,日後北伐滅清以後,恐怕會成西北一患啊。”

首輔瞿式耜也頷首表示附和

“葉爾羌並非建州那般新國初建,野心勃勃,其國內本就紛爭不斷,只是這幾年阿卜杜拉上來後才消停些,能在群狼環伺下維持已是不易,哪裡有東進的能力?”

朱由榔心中也比較贊同李過和瞿式耜,因為在他的印象中,這個什麼葉爾羌汗國好像根本就沒啥存在感,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走到末路了,反倒是準噶爾,前後和清廷打了上百年,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平定,一看就不是輕易能對付的。

最後看向唯一還沒有發言的堵胤錫,請教道

“牧遊先生怎麼看?”

君臣六人圍坐殿中,中間擺著的,是一副簡略的大明周邊地圖。

堵胤錫此時四十八歲,是五人當中最年輕的。

他揚起右手,指向地圖西北一隅,斬釘截鐵道

“臣以為,不僅要和葉爾羌貿易,而且要儘可能支援其部!否則他日,必有大患!”

此言一出,頓時讓朱由榔振作,起來仔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