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廉潔之光

盧建平與馮鵬程密談之後,很快就調整了策略。

主動把蘇明霜請到了自已的辦公室。

蘇明霜走進房間,發現除了盧建平,組織部長李勇也在,不用問,又要討論人事問題。

“盧書記,李部長,你們好。”

“明霜書記來啦,快請坐,一個同學送我一罐花茶,請你嚐嚐味道。”

“謝謝書記,您找我有事?”

“還是組織部的事,李部長,你先跟明霜書記彙報一下吧。”

“好的,盧書記。蘇書記,根據組織部摸底調查……”說來說去,無非還是為了加強新陳代謝,促進工作積極性那一套老詞。

李勇彙報完畢後,盧建平接過話茬說道:“明霜書記,其實我也有私心和苦衷,中央如今提倡幹部隊伍年輕化,對年齡卡得越來越嚴格,這次調整的幹部中,有幾個文化沒啥優勢,不過工作踏實,以前工作成績非常不錯的老同志。

現在的情況是他們的年齡即將到線,越拖越難以提拔。如果耽誤了進步,作為他們的老領導,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

因此,我覺得咱們縣委這邊先初步達成一致意見,然後再跟縣政府那邊商量討論。”

盧建平姿態擺這麼低,還主動丟擲橄欖枝,這多少有點出乎蘇明霜的意料。有臺階那就下唄。

市長馮鵬程的判斷不錯,前一段時間蘇明霜整頓政法委,並不是真的要掀桌子,只是想要立威,建立自已的話語權。

“盧書記,您是班長,我聽您的。”蘇明霜仔細看了一下組織部的擬推薦考察名單,話鋒一轉,指著陳明信的名字說道:“李部長,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很多工作流程和原則不太懂,這個陳明信原本是縣府辦一科科長,擬調任宗教局副局長?這麼年輕的幹部,放到宗教局做什麼。”

李勇聽完後心想,啥原則不原則的,這小子得罪人了唄。傻不愣登的追查劉孟鑫的車禍,差點影響到全縣的幹部。

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先看了盧建平一眼,徵得示意後才開口回答道:“一科對口服務易縣長,組織部要以政府那邊的意見為主。”

“李部長,我覺得不妥當,全縣幹部調整應該一盤棋,有整體考量。”蘇明霜又看了看名單,說道:“盧書記,春臺鎮缺了一個副鎮長,陳明信就挺合適的,您覺得呢?”

“明霜書記說得有道理,年輕幹部有闖勁,也許能夠改變春臺鎮的落後面貌,我同意明霜書記的意見。李部長,你把名單調整一下。”盧建平立刻附和蘇明霜的意見。

盧建平之所以一開始就擺出一副低姿態,原因有兩點。

其一是需要蘇明霜的支援。

其二篤定蘇明霜初來乍到,名單上的大部分人她都不認識。只要她不動自已暗示過的那幾個人,其他的完全可以任由她折騰,顯示她的話語權。

沒想到,她竟然把手伸進了易評梅的地盤。看來剛才她說自已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是謙虛,是真的不懂啊!

每個常委都有自已分管的單位,這些單位裡的人事任免,誰分管誰說了算。連盧建平都不會輕易干涉。一直在中紀委工作的蘇明霜,顯然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此舉,勢必會惹得易評梅不愉快。翻臉不至於,但是裂縫這就開始存在了。

真是意外之喜啊!

蘇明霜走後,盧建平告訴李勇,務必要讓易評梅知道,將陳明信調到春臺鎮,是蘇明霜的意思。年輕幹部下基層,敢叫日月換新天嘛。

聽完李勇的彙報,易評梅表面不動聲色,心裡確實有些不太舒服,不過並沒有提出異議。

自已尚且立足未穩,不宜四面受敵。蘇明霜不懂事,找機會佈局讓她和盧建平鬥去。

李勇走後,秘書李妍走進來說道:“易縣長,陳科長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沒有一點私心,很多東西都是傾囊相授,您不是提過,想讓他接任副主任嗎?”

對於李妍略帶質問的口氣,易評梅沒有在意,淡淡道:“陳明信離婚之後,攻擊他的人絡繹不絕,下去擔任副鎮長,也是一個出路啊!”

“易縣長,我不會說話,您別在意。您去春臺鎮視察過,但您還是不瞭解那個地方。春臺鎮與省城陽關縣接壤,人口多,工業基礎差,而且民風極其彪悍。

別說出成績,能在春臺鎮安全混到退休,都需要付出全部的心力,大家都說是方山縣發配幹部的地方。”

易評梅皺了一下眉頭,依然沒有生氣,對於自已親自挑選的這個秘書,易評梅很清楚她的優缺點。

作為秘書,文字功底非常一般,口直心快,沒有城府,但是她講義氣,懂得感恩,只要自已對她好,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背叛,關鍵時刻,能豁出命保護自已。

“李妍,我總不能為了陳明信,此時跟蘇明霜書記對著幹吧!以後春臺鎮那裡有了什麼難處,只要不違背原則,你幫襯一下。陳科長年輕有銳氣,也許真能開啟一番新天地呢。”

三大書記和組織部長集體透過了幹部調整的方案,常委會上自然沒有人提什麼反對意見。訊息傳出之後,整個方山縣官場頓時抵達了沸點。

擬任命,意思就是還沒有任命,中間有可操作活動的地方。咋活動呢,自已想去!

洛城市人熱情好客,方山縣尤其明顯,這一民風不可避免的會吹進當地的官場。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下級彙報工作,三句話沒說完,就開始掏口袋裡的信封。

誰都不是傻子!你送了領導也許記不住,你不送,領導肯定有點印象。於是,送禮大軍潮水般湧向縣委縣政府。

找縣委書記盧建平彙報工作和思想的幹部,接待室根本坐不下,很多就站在過道里,有一種過年搶火車票排隊的既視感,不過沒有人拿信封。

方山官場都知道,盧書記不收錢,也不喜歡別人送貴重禮品。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多為百姓做點實事,比給我送禮強。”

今年的情況是,三大書記都不收信封。

這個現象讓很多幹部看到了廉潔之光,當然,也有個別幹部背地裡罵街:不收錢,反而把事情給搞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