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章 深刻體會到這裡軍人們的不易

“本來就是!”許麗不服氣道。

“麗麗!如果一年前你跟他們一起上來,看到所有發生的一切,就不會這麼認為!”

張志和知道妻子在氣頭上,說話不過腦。

坐下來心平氣和把自己與羅盛勇這些年經歷的一切講給妻子聽。

從熱血的新兵蛋子到雪山上三年的堅守,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到後來一路的你追我趕,再後來成為搭檔。

幾次風雪中你救過我,我也救過你,是生死之交的兄弟。

為了儘早讓戰士們吃上蔬菜,僅僅妻子的一個蔬菜大棚的提議,不顧女兒開刀不過一個月,就把妻子女兒帶上高原。

高原的戰士們嘴唇乾裂得厲害,人人腸胃都有嚴重的毛病。

這一年來,雖然蔬菜還不能充足供應,但時常吃到蔬菜,極大緩解了這些症狀。

今年更是請來農科院的專家指導,還種上水果,希望戰士們能補充維C。

事情確實是錢多多做的,但如果不是羅盛勇把人帶上來,這些最終只不過成為錢多多在內地掙大錢的一個手段,與雪域高原戰士沒有任何關聯。

羅盛勇心懷高原戰士,委屈自己的妻子、女兒,只為改變戰士們吃菜難的困境。

這種心底無私,裝著士兵的人,這一切是他應得的。

他處的位置越高,戰士們的環境改善就越大。

“怎麼從來沒聽你提過?”聽完丈夫的話,許麗震驚了。

每月丈夫寄回一大筆錢,許麗只知道高原兵補貼高,說是那裡艱苦。

在許麗理解的艱苦是這裡是少數民族地方,通行不便、生活習性不同。

卻不想是吃菜難、守在雪山上又冷又凍、常年看不到綠色,缺氧、冰雪天的大雪封山阻斷交通。

更沒想到丈夫數次遇險,以為丈夫作為軍官整天只需坐辦公室,就像廠裡那些幹部一樣。

“跟你提這些做什麼?讓你白白擔心?”張志和輕輕攬住妻子,“說這些,是不想你誤會老羅!那份榮光他當得起!”

“對不起!是我狹隘了,不該用世俗的眼光看你們!”許麗靠在丈夫懷裡,心中滿是愧疚。

以前覺得丈夫的補貼高,拿著心安理得,這會兒只覺得這補貼並不高,是他們用健康、用生命作代價換來的。

這一夜說了很多話,夫妻間消除隔閡,感情回到新婚那會兒。

第二天起來,一家人吃過早飯,張志和帶著許麗辦入職手續。

“歡迎小許加入!”孟科長笑道,“再過幾天,還有兩家的家屬也要到,以後啊,咱們這裡可熱鬧了。”

“哦?是二營老趙、三營老薑的家屬?”張志和有些意外。

看來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是啊!都急急忙忙趕回去辦隨軍!蓋了快四年的家屬房終於要住滿了!可惜錢老師走了!”孟科長惋惜道。

年後錢多多匆匆忙忙帶著孩子去臨芝,還帶走好多生活用品,孟科長就預感錢多多不會回來了。

辦完妻子的事兒,張志和又去找高政委彙報工作。

“嗯,這次怎麼做通工作的,這麼快回來!”高政委笑呵呵的。

記得張志和一直寫信做老婆的工作,可他老婆一直要他轉業回地方。

這次探親,高政委以為又像上次無功而返,沒想到不但辦成了,還提前返回。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轉變這麼快?

“還能有啥辦法?綁過來的,人都瘦成那樣,我怕哪天人就沒了!回去兒子都不認得我,喊我叔叔,呵呵…”

張志和自己都覺得好笑,可是笑著笑著眼眶溼潤了。

“來了就好!日子一天天變好,再過上些時間,蔬菜不用發愁了,水果也慢慢有了!”高政委聽著很不是滋味兒。

這個張志和很有才華,有氣度,覺悟高,是個搞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

就是差了點兒運氣,媳婦又不是很理解、支援工作,卡在教導員位置上不上不下的。

“老婆孩子都在眼皮子底下,沒了後顧之憂,以後好好幹!年輕人!”高政委重重拍了拍張志和的肩頭。

“是!政委!”張志和大聲道。

出來後帶著許麗到大棚那邊,拜託各位軍嫂多多關照。

“放心好啦,大家都是軍嫂,會照顧好你媳婦的。”

軍嫂們很隨和,帶著許麗進大棚,嘰嘰喳喳的,很快大家就打成一片。

張志和這才放心地帶著兒子去師部。

“兒子,你現在是小學生了,要學會獨立、堅強,知道嗎?”張志和蹲下認真同兒子說話。

“知道,爸爸!”張超眼裡閃著雀躍。

“你得在這裡住宿,媽媽一個月會來看你兩次,給你洗床單被套和髒衣服,平時你得自己洗漱、自己上床睡覺,自己穿衣起床,自己吃飯洗碗,你會嗎?”

“爸爸,我會!在家裡這些我都會,曲奶奶教過我!”張超急切地表現著自己。

“嗯,真是爸爸的好兒子!真棒!”張志和不吝表揚。

“爸爸,那你呢?你什麼時候來看我?”孩子眼巴巴看著爸爸。

“等你放假的時候,跟媽媽一起到爸爸工作的營地來玩,那裡有雪狼一家!”張志和不想孩子失望,允諾道。

“雪狼?它會吃人嗎?”孩子臉上充滿好奇。

“一般的雪狼餓極了會吃人,爸爸那裡的雪狼不會,他還幫我們守大棚呢,它有五隻小狼崽,都長這麼大了,等你見到的時候,估計得有這麼高了。”張志和給兒子比劃著。

“那好吧,爸爸,等放假了,一定要帶我去看雪狼哦!”孩子像男子漢一樣。

“咱倆拉個勾!”張志和伸出大手。

張超伸出小手,父子倆拉鉤約定。

把孩子送到一年級班裡,跟班主任王老師交代了幾句。

孩子剛來,只有五歲,還沒適應軍營生活,更沒有經歷過寄宿,希望老師多費心看顧一下。

“放心吧,張同志,這些小孩子我們都很關照。”王老師微笑道。

五六歲的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裡只有寄宿學校,這麼大的孩子適應不了很正常,有的會半夜醒來哭著找媽媽。

王老師深刻體會到這裡軍人們的不易,對這些孩子耐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