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聲是王大富,第二聲則是柳大虎。
桃源溪的村民們也紛紛瞪大了眼睛。
那可是修路啊,不是修雞圈也不是豬圈,修一條路,從縣城管道到桃源溪至少也需要幾十萬吧。
要是再修到杏花村,花費至少也要翻一倍!姜浩點了點頭,揚聲說道。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姜浩說話的時候,王大富和柳大虎都在頻頻點頭,他們能夠成為一村之長,自然明白這些道理。
而那些村民們雖然不懂經濟啊,gdp啊什麼的,但是他們也知道修路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我們以後去金山縣是不是就能走那些大馬路了,再也不用翻山越嶺了.”
“這真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啊.”
眾人紛紛露出了笑容,興奮地議論著。
村長也憋不住了,他直接衝到姜浩面前,雙眼猩紅,激動地說道。
“姜浩,你真的要出資修路?”
“你可知道,從咱們這兒修到縣城的主路上要花多少錢?”
“我之前去縣委問過,就算最低也要好幾十萬!”
“要是一直修到杏花村那就更貴!”
姜浩當然知道。
之前他就聽到過那些過來拉貨的卡車司機抱怨過桃源溪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
因為路上的顛簸,也會造成一定的損耗。
當時姜浩就有了修路的想法,他不光是為了桃源溪的村民,也是為了他自己。
他以後的產業只會越來越多,桃源溪作為他最大的生產基地怎麼能如此寒酸。
而且他也準備以桃源溪為例,吸引周圍的村子們也加入他的種植計劃。
不管是蔬菜和中藥,隨著市場的擴充和特效藥的推廣,他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
僅僅兩個村子是完全不能滿足需求的。
修路,勢在必行。
“我當然知道,而且我還準備要建一條又長,又結實,又美觀的道路.”
“讓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桃源溪是金山縣一張最漂亮的名片.”
姜浩的話讓每個人心中火熱。
村長更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如果按照姜浩的方式修路,沒有上百萬根本下不來。
姜浩為了村子付出了這麼多,他一定要為姜浩守好大後方,讓他安心。
村民們也紛紛紅了眼眶,那可是好幾十萬啊,若是之前,他們一輩子都賺不了這麼多錢!這時突然有個人叫了一句。
“姜浩,你也太善良了,杏花村那麼對你,你還給他們修路?”
“對,不給他們杏花村修,讓他們自己出錢!”
那幾個因為姜浩的強勢而心有不甘的杏花村村民也紛紛低下了頭,眼中滿是羞愧。
這一次,他們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了。
柳大虎和剩下的那些杏花村村民更是憋紅了臉。
姜浩能給他們修路,他們自然是歡天喜地,但是桃源溪那些人說的也是事實,他們根本無從辯駁。
所以他們既想向姜浩求求情,又不知道從何說起,站在那裡抓耳撓腮的樣子讓人發笑。
早是如此,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