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太湖見聞

許偉業本來要陪我開車去海東,我考慮到他們剛接手公司,肯定忙得很,就趕緊推辭了。最後咱倆相持不下,一起喝了頓酒了事。大概結了婚的人喝酒都會有顧慮和責任吧,我也沒計較,早早地就讓他回家了。人活一輩子,也不能太自私,心裡有自由就夠啦。

將近一千五百公里的路,我抱著邊旅遊邊開車的愉快心情,踏上了回海東的路。我沿著南線向東出發,跨越三省的途中,有白筱筱一直心心念唸的太湖。她好幾次都說想去那裡沿著湖邊騎車,吃著太湖三白,喝著黃酒,累了就坐在葛嶺山上,泡一壺甘甜的太湖銀針。

日夜兼程,終於在第二天傍晚抵達太湖。沿著湖邊公路開啟環遊之旅,看到特別的景色,就停車拍照。餓了,找個農莊吃飯,好奇地點了太湖三白。本以為是一道菜,聽老闆解釋後才知道,原來是白魚、白蝦、銀魚。不過,野生的越來越少,現在吃的基本是養殖的。運氣好的話,能碰到本地捕魚人早上從湖裡打撈起來的野生白蝦,銀魚基本看不到了。(洞庭湖野生銀魚也快絕種了。)我激動地嚐了一口,味道挺鮮美,不知道野生的是啥樣。買完單,向老闆打聽哪裡能買到太湖銀針,他說附近的味道沒那麼正宗,要到蘇州洞庭山才有,計劃只好改動下。

本打算去葛嶺看看,但太湖銀針在蘇州,我只好趕往蘇州吳中洞庭山。疲憊地開到蘇州,已經是晚上七點。先找個酒店休息一晚,拿起手機搜尋,發現附近有家聽雨軒,就開車過去。緩緩下車,拖著痠痛的身體走進酒店,到前臺開了間房,草草收拾一下就睡了。

睡一覺起來渾身氣爽,洗漱完走出房間一股淡淡的梅花香,順著走道往前轉了一個彎,院子裡幾棵梅花樹上掛滿盛開的梅花,運氣真好再過幾天估計看不到了,對著香如雪的景色拍了幾張照片,來的真不虧。

退房前在民宿吃了個早餐,馬上又要趕往茶山,三十公里的路不到一小時就到了,爬上山腰往下看,溫熱的陽光迎面而來,望著八百里洞庭,朝陽沿著湖面升起波光粼粼,遠處的君山在鏡子里拉長身影,碎碎平平。青螺姑娘在白色的玉盤上舞動著身軀,淡淡的茶香大概是姑娘的贈予吧!早起的打魚人緩緩開著小船,隨著浪花起起伏伏。

一時沉浸下去,如不是背後的護茶園丁呼喊聲,我應該會一直沉淪吧。

“師傅,您這裡賣白茶嗎?”

老人家抖了抖身上的露水,讓我跟在後面,走了十幾分鐘有個小院子擺滿了瓶瓶罐罐,屋子裡炭爐還微微冒著熱氣。

老人家讓我坐在木頭的茶几前,他進到房間拿出泡茶工具,提著煤爐燒水開始了泡茶,比較老式的手法只有在書裡介紹過,三洗二泡一杯茶遞了過來,端起來拿到鼻子前聞了一下,然後淺淺嘗了一口,微甜回甘。

老人家對著說道:“不錯,老規矩沒忘,還知道叩首禮和聞茶,你今天如果能說出個一二三,我拿出珍藏的茶葉賣給你。”

我連忙起身躬身道。

“別…別別!我就是跟著師傅看過幾本書而已,懂的其實真的不多。”

“沒事!很少碰到這麼有趣的年輕人,就當交個朋友,你只要說出太湖銀針的幾種茶的區別就行。”

我想了想說道。

“師傅,我隨便說說,有不對請見諒。”我清了清嗓子開始介紹起來。

銀針茶分三種,白毫銀針,君山銀針,安化銀針,三種顏色分別是銀色,彩色,翠綠色,產地分別在福建,蘇州,湖南。

老人家輕輕拍起掌來,嘴裡說著不錯不錯。

我撓了撓頭笑了笑,端起茶杯敬了一下。

“師傅!我的茶葉?”我不好意思的問道

“哈哈哈!你這小傢伙,我這就去拿,不過也沒多少了,等這新茶出來我給你留點。”

老人家轉身進了屋,抱出一個密封的罐子,順手遞了過來,我從包裡拿出現金準備付賬。老頭臉色一變,沉聲道。

“老頭我說一不二,我又不缺這點錢,都說是交朋友了,別讓我失望啊。”

我放下罐子,抱拳道。

“師傅,我叫許願,今年25歲馬上26了”

“哈哈哈!老頭我姓周,你叫我周老就行,不開心叫我老周頭也行。”

周老舉手端起茶杯和我隔空碰了碰,一口飲盡,特有一股江湖的味道,無酒茶作飲,言淺情深淵。

相互交換了聯絡方式,一起吃了午飯才放我回海東,如果不是上學時間到了,真想好好住上幾天,未免多了一絲遺憾。

懷著感激之情,我向一再挽留的周老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匆匆離去,直奔海東而去。心中惦記著即將到來的新學期,腳下的油門不自覺地加大了力度。

車子在公路上風馳電掣般疾馳著,窗外的風景如電影畫面般飛速掠過。終於,在下午三點半的時候,我抵達了家門口。停好車後,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走進家門。

一進門,我便開始整理帶來的禮物。這些禮物都是特意準備的,要趕在開學前送給我的兩位師傅,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祝福。我仔細地挑選著每一件禮物,確保它們都能傳達出我的心意。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帶著滿滿的誠意前往兩位師傅家中拜年。見到他們時,我滿心歡喜地送上了新年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並將精心準備的禮物遞到他們手中。師傅們收到禮物非常開心,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期待的新學期前夕,透過拜訪師傅並送上禮物這樣簡單卻溫馨的方式,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交流也讓我感受到傳統文化中的尊師重道精神所帶來的力量。

最後去司大哥家拜年時,恰巧碰見他抱著小花朵上樓,我掏出紅包給小姑娘,本想逗逗她,便開口問道。

“小花朵,你說過年收了紅包要不要回禮呀?”

小花朵小嘴一癟:“可是我沒有禮物送給你呀,要不我讓我爸買給你?”

“哪能讓父母送禮物呢,這是咱倆的交情,要是你沒禮物,就得給我寫個欠條哦。”

我一臉認真地說。

小花朵想了好半天才點頭答應,為了趕緊完成約定,她催著司大哥上樓。電梯很快到了九樓,門一開啟,小花朵就忙找紙筆。她媽媽一臉疑惑地看著司大哥,司大哥只好解釋了一番,隨後也笑了起來。看著趴在茶几上認真寫欠條的小花朵,時不時咬咬筆桿思考,想到了就又趴下去寫,十幾分鍾後,小花朵拿著拼音加漢字的欠條出來了,我們看完笑得都直不起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