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6章 帶頭

翌日,朝會。

“陛下有旨,文淵閣大學士朱大典,革去大學士......”

總管曹洪文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著。

文武百官聽了朱大典這位內閣大學士被免去了一切職務,也是心裡百感交集。

他們有人替他惋惜,也有人覺得心裡快意無比。

朱大典依仗著自己三朝老臣的身份,不僅僅大肆的收受錢財,還縱容自己的兒子為非作歹。

許多人早就看不慣他了。

只是礙於他的身份和影響力,敢怒不敢言而已。

如今朱大典一倒,自然贏得許多人拍手稱快。

許多依附於朱大典的大臣則是心裡忐忑不安,彷彿天塌了一般。

朱超被大明監察院查處的時候,他們許多人都向遠在廣東的朱大典通風報信,以希望他儘快回京主持大局。

可是眾人萬萬沒有想到,朱大典這位有功勳的老臣都難以倖免,這一次也栽了跟頭。

朱大典當初也曾經被崇禎皇帝罷免,相比之下,可這一次卻是大大的不同。

他的年歲大了,已經沒有再啟復的可能了。

許多追隨他的一些官員心裡也是慌亂不已,懊惱自己沒有看清楚形勢。

“諸位愛卿。”

待宣讀了朱大典的免職後,朱由榘掃視了一圈文武百官,這才緩緩的開口。

“朱大典對朝廷有功,可是他居功自傲,無視朝廷的法度,影響可謂是無比的惡劣,這讓朕也是痛心疾首啊。”

“朕念在他是三朝老臣的份上,這才饒恕他的死罪,讓他回家鄉頤養天年。”

朱由榘緩緩的道:“還請諸位臣工引以為戒,不要步了他的後塵,畢竟以後縱使朕想要徇私,那我大明的法度也絕不容情的。”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

文武百官也是齊齊的躬身。

這一次文淵閣大學士都被拉下馬來,大大小小被抓捕的官員上百人,這讓他們也是感受到了朱由榘的對此類事情的強硬。

朱大典這等老臣都難以倖免,他們自然不敢再去觸碰這個黴頭。

他們也在心裡暗自的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約束門人弟子,不要去做那些違反朝廷法度的事情。

“現在請諸位臣工移步午門,觀刑。”

在處理完畢朱大典這位老臣的事情後,朱由榘則是邀請滿朝文武去午門觀刑。

文武百官也都是明白,這是朱由榘這位皇帝,故意的震懾他們呢。

當他們登上了午門城樓的時候,在午門外,早已經是兵甲森嚴。

上百名身穿囚服的人正跪在地上,其中赫然就有原皇家第十一軍團總兵官朱超。

只是此刻他已經沒了先前的囂張氣焰,整個人披頭散髮的,看起來無比的落魄。

“吉時已到,準備行刑!”

刑部尚書劉同親自的主持這一次的行刑,只見他大喝一聲,那些膀大腰粗的劊子手就走到了那些囚犯的跟前,取下了他們身後的木牌。

“驗明正身!”

隨著劉同的聲音響起,那些囚犯也是一個個哭天喊地的求饒。

看到囚犯的絕望姿態,午門上的文武百官也都是一個個面色格外的嚴肅,更是有人雙腿發軟。

“行刑!”

劉同一聲令下,齊刷刷的刀光閃過,一顆顆碩大的腦袋就滾落在地。

“啊!”

有膽小的官員看到那血淋淋的一幕,也是嚇得面色發白,當即昏死過去。

“諸位臣工,你們要引以為戒啊。”

朱由榘指著那被斬殺的眾多官員,再一次的提醒他們。

“臣等必定謹言慎行,好好替朝廷辦差,不敢違逆朝廷法度。”

相對於方才在大殿內的答應而言,此番他們看到許多同僚的下場後,也是一個個感受頗深。

在性命面前,他們收那麼多的財貨,那麼多的土地宅院又能如何呢?

他們此時此刻,對自己的人生彷彿有了新的感悟。

“將這些罪臣的事情謄寫抄錄下來,下發各州府,要各州府官員集中的學習,引以為戒,同時昭告天下百姓,讓百姓知曉。”

朱由榘不僅僅要震懾朝堂上的這些公卿大臣,更是要讓天下的官員都要時時刻刻記住這件事。

讓他們知道,無論你背景多麼的深厚,無論你多厲害,要是陽奉陰違,與朝廷法度相違,後果自負。

大明皇家第十一軍團代理總兵官李允和看到自己的原上司腦袋滾落在血水裡,也是心裡百感交集。

如今他坐在了同樣的位子上,也是擔心重蹈覆轍。

在回到了大殿後,文武百官們一個個還沒從方才刑場上那悽慘的場景回過神來,李允和卻是主動的站了出來。

“臣,有奏。”

李允和站出來朗聲道。

“李愛卿何事?”朱由榘目光投向了李允和。

“陛下,臣奉旨整頓皇家第十一軍團,發現頗多問題,不吐不快。”

“細細說來。”

“陛下,朱超犯下大罪,罪不容恕。”

“可是他之所以變得如此,也是受到了不少身邊人的挑撥,也是有不少的爪牙黨羽助紂為虐的結果。”

“其中就以他的親衛營為最。”

“他的親衛營幾乎為他的私兵,軍餉拿的最高,待遇最好,許多事情都是親衛營替他去做的,這些人雖拿著我大明的俸祿,卻成為私人的奴僕。”

“這些人甚至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邊為非作歹,這一次甚至在朱超被抓後,他們發生了譁變......”

李允和也是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話,盡說的都是親衛營的不好。

文武百官也都是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畢竟親衛家丁制度那可是存在很久了。

大明軍隊不堪一戰,許多將領想要打勝仗,依靠的也只能是數量少而精銳的家丁親衛。

他們為了養活這些家丁親衛,大部分的軍餉也都給了這些人,這就造成了惡性迴圈,別的部隊裝備戰力愈發的孱弱。

朱由榘組建的新軍情況雖然好一些,可親衛營,親衛隊的情況依然存在。

“臣以為,我大明軍將皆是我大明的軍人,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奴僕!”

“軍中所有兵將理應一視同仁,而不是親衛高人一等......”

李允和大聲道:“臣建議裁撤各將官的親衛營,家丁隊!”

“臣願意帶頭裁撤!”

李允和的話聲一落,也是惹得一眾將領怒目而視,這簡直就是和他們對著幹嘛。

親衛制度那可是朝廷默許的,他們對親衛也是信任有加,覺得無論是打仗還是幹別的事情,那都是相當方便的。

現在李允和這個狗日的竟然要裁撤親衛,這不是要他們的老命嗎?

“臣覺得李代總兵說的不錯,既都是我大明將士,何必再分親疏。”

“家丁親衛幾乎淪為將領私兵,他們打著將領的旗號,為非作歹,極其影響將領的名聲。”

“臣覺得當裁撤。”兵部侍郎許可進也站出來附和。

“沈愛卿,你的意見呢?”

“臣附議。”

兵部尚書沈良道:“如今我大明有十餘軍團,各軍團戰力不一。”

“臣建議調一些能征善戰之將,讓他們去新成立的軍團統帥軍隊。”

“再調派一些年輕將領去率領戰力較強軍團,以磨礪他們。”

“只要各軍團將領輪換形成定列,那我大明將再無弱兵,沒有弱將,以後無論是遇到何等強敵,每一個軍團都能獨當一面!”

相對於李允和提出的裁撤將領親衛而言,沈良的這個將領輪崗建議,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旦正式的輪換的話,將改變以往一名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導致擁兵自重的弊端,有利於長治久安。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朱由榘並沒有當即拍板決定,而是目光投向了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