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2章 遊逛

翌日,一大早劉同這位刑部尚書還沒出門,門子就通稟,宮內來人了。

“恩?”

宮內來人了,劉同的心裡也是一個咯噔。

該不是昨日自己那跳脫的侄女惹惱了皇帝,現在興師問罪來了吧。

想到這裡後,他的面色也是變得有些難看。

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該讓她來京師。

可是為了替她在京師擇一良婿,面對兄弟的懇請,他只好答應。

現在闖出了這等禍端,劉同的心裡也是百味陳雜。

當他急步走到客廳的時候,只是看到大內總管曹洪文和兩名跟班小太監。

看到沒有兵將隨行,劉同也是心裡稍安。

“曹總管。”

劉同也是向曹洪文拱手作揖見禮。

曹洪文也是從椅子上站起身來,笑意盈盈的拱手:“劉尚書,恭喜恭喜啊。”

“恩?”

“恭喜?”

劉同也是滿頭霧水。

“曹總管,本官何喜之有啊?”

他的心裡也是格外的不解。

“劉尚書,您的侄女芸娘還在府上吧?”

“啊?”

劉同也是驟然反應了過來。

難道皇帝朱由榘看穿了自己侄兒女扮男裝的事情?

想到朱由榘的聰明睿智,劉同也是覺得,估計是看穿了。

現在曹洪文又恭喜自己,那就是皇帝看上了自己的侄女了??

劉同的心裡興奮的同時,也是愈發的忐忑了起來。

當今皇帝曾經為藩王的時候,那些女人都死在了亂軍當中。

現在正兒八經的一個嬪妃都沒有。

自己的侄女要是入宮的話,那就是頭一個,說不定能成為後宮之主。

可是伴君如伴虎,這巨大的榮耀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皇帝不可能只有一個女人的,自己的侄女那性子,能在複雜的後宮生存嗎?

一旦自己的侄女不被寵愛,那後果估計也不會怎麼好......

所以,劉同的心裡也是糾結了起來,一時間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曹總管,本官的侄女的確是暫居府上。”劉同開口回答道。

“在就好啊。”

曹洪文笑眯眯的說:“這陛下與貴侄女一見如故。”

“今日特邀貴侄女入宮遊玩。”曹洪文道:“還請劉尚書知會她一聲,隨我入宮。”

“這,這不好吧。”劉同支支吾吾的說:“本官這侄女鄉野丫頭,不懂禮數,這皇宮中重地,別擾了陛下......”

他實在是不情願自己的侄女入宮的。

自己現在已經是刑部尚書了,侄女入宮雖然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可頂多也是再官升兩級而已。

可是一旦侄女要是到時候惹惱了皇帝,不僅僅自己難保,恐怕還會牽連整個家族。

“這可是陛下的意思。”

曹洪文看劉同那支支吾吾的樣子,也是瞧出了一些端倪。

“劉尚書,陛下率軍征戰八方,橫掃宇內,那可是我大明的明君。”

“你家侄女能讓陛下入眼,那可是你們劉家莫大的福分,可莫要自誤啊。”

經過曹洪文的一番提點後,劉同這才發現,無論自己願不願意,實際上沒有多大的用處。

人家皇帝都瞧上自家侄女了,自己倘若是貿然阻止惹惱了皇帝,那就是大不敬。

“曹總管稍後,本官這就去喚她過來。”

劉同對著曹洪文告罪了一聲後,也是親自的去了後院喚自己的侄女芸娘。

他們劉家在江南雖然是大家族,可是畢竟與規矩森嚴的皇宮不可相比。

自己得好好的告誡芸娘一番,讓她小心說話,小心做事,不要招惹了禍端。

“沒有想到黃大哥還真講信譽。”

“他說今日派人來接我入宮遊逛,還真來了。”

芸娘聽朱由榘派人來了,高興得也是手舞足蹈,壓根就沒將劉同的叮囑放在心上。

在她看來,自己的黃大哥溫文爾雅,說話也是風趣,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言談舉止那都不是那些紈絝子弟可比,有這麼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哥,自己壓根就沒必要扭扭捏捏的。

“唉,唉。”

劉同看到又是一聲女扮男裝的芸娘跟著曹洪文走了,他站在府邸門口的臺階上,也是重重地嘆了幾口氣。

紫禁城那可是大明皇帝朱棣遷都後逐步在元朝都城的基礎上擴建,改建的,宮殿無數,富麗堂皇。

芸娘雖然也是江南大家族出身,家族中也多有為官的人,也算是見多識廣。

可是當她進入了氣勢恢宏的紫禁城的時候,還是被狠狠地震驚了一把。

相對於江南那娟秀的園林而言,這紫禁城更彰顯的是北方的豪邁和厚重大氣。

“這宮殿好高,好大啊。”

芸娘望著那一座座氣勢恢宏的宮殿,也是驚歎不已。

“走,帶你去各處走一走,逛一逛。”

朱由榘一身常服,笑著邀請芸娘參觀自己的家。

“黃大哥你說話還真算數。”

芸娘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了一小包點心道:“吶,我也給你帶了一包桂花糕。”

“帶桂花糕乾嘛?”

“嘿嘿,這不是感謝你帶我遊逛紫禁城嘛。”

芸娘俏皮的吐了吐舌頭,旋即又想起自己女扮男裝的事情,當即咳嗽一聲,挺直了身軀。

“這宮內的糕點多著呢......”

“這可是我帶給你的,你要不要?”芸娘當即道:“你可不能辜負了我的一片好心。”

“好好好,感謝。”

朱由榘也是莞爾一笑,從芸孃的手裡接過了那還帶著溫熱的桂花糕。

“嘿嘿,咱們邊走邊吃。”

芸娘看朱由榘接下了,也是高興的笑了。

當朱由榘帶著芸娘在紫禁城各處宮殿參觀,講述故事的時候。

京師的朝陽門外,一群手持棍棒的人到了一個村子外。

這北京城除了紫禁城外,還有皇城,內城,外城的格局,僅僅城門都十多個,百姓大多數都居住在城內的各坊。

當初崇禎皇帝的時候,這順天府的人口就高達八十餘萬人,為了防止遭遇敵人的攻擊,大多數都居住在有城牆保護的北京城內的。

現在朱由榘重新入住紫禁城,那些文官武將各級官吏,以及駐紮在京師的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軍團軍兵和家眷也都湧入城內。

這就導致城內的住房那是遠遠的不夠了,所以城外的新式建築也就轟轟烈烈的建了起來。

這些新式建築大多數都是水泥鋼筋澆築的,一個個堅固無比,比起傳統的幾進幾齣的院子而言,這些新建築可是皇帝親自搞出來的,算是引領了時尚潮流。

傳統的磚瓦茅草建築,時間一長,那就要漏水修補,那些木頭也會腐朽,這些鋼筋水泥建築則是沒有那麼多的煩惱。

至少對於那些目前居住茅草屋,或者居住著窩棚的百姓而言,這些新的房屋,可以說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有需求自然也就有了市場,那些京師的大商人們也是盯上了這一塊肥肉,紛紛的圈地修建這種鋼筋水泥小別墅和簡易平房,以售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