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朱由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高舉著大明戰旗的軍隊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橫掃各方勢力,重新的恢復了對各省的統治權。
現在天下太平,不僅僅大明朝堂諸公高興,黎民百姓也都是歡呼雀躍。
畢竟各路兵馬你來我往的廝殺鏖戰,他們徵兵徵糧,燒殺搶掠,最終受苦受罪的都是窮苦百姓。
百姓甚至沒有辦法安安心心的去種植莊稼,往往種子剛播種下去,土地就被路過的軍隊踐踏了。
經歷了這麼長的頻繁戰亂,可以說是人心思定。
大明官兵結束了戰爭,朱由榘這位皇帝又大肆的推行新政,也是眾望所歸,他的威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要在京師獎賞有功將士,自然也是成為了一件大喜事。
各地將官陸續的進京,一時間,京師也是變得熱鬧非凡。
朱由榘這位皇帝也是忙碌了起來,他忙著接見那些入京的將士,不僅僅設宴款待他們,而且與他們進行促膝長談。
與此同時,京師各部門也在忙碌著,禮部負責準備相應的封賞金冊印章等物,兵部則是再三的稽核名單,工部忙著搭建閱兵觀禮臺......
那些如今的兵將閒來無事的在京師各處閒逛,有熟識的則是邀上三五好友,喝酒慶祝。
那些商賈鉅富更像是聞著味兒的餓狼一般,一個個尋找各種關係,攀附這些大明的新貴。
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後,各地要冊封的兵將也都陸續的抵達了京師,冊封儀式也是正式的開始。
朱由榘為了彰顯大國威儀,同時也是想要昭告天下。
所以冊封儀式並沒有在紫禁城內舉行,而是在永定門外搭建了富麗堂皇的冊封禮臺。
城牆上也是搭建了一個個觀禮臺,百姓代表,商賈代表,各省各府的代表數以千計的人提前的入座。
除了這些代表外,凡是京師內的百姓,均可在永定門外劃定的區域內觀禮。
相對於以往朝廷的大事情只是朝堂諸公高興而言,這一次可是真正的與民同樂,讓百姓也能切身的感受到他們也是大明的一份子。
“陛下駕到!”
在小太監那尖銳的嗓音中,祭拜完天壇的大明皇帝朱由榘身著龍袍,儀態威嚴的乘坐在龍輦緩緩的出了永定門,直奔冊封禮臺。
“跪!”
隨著小太監的聲音響起,永定門外成千上萬的軍民齊刷刷的跪伏在地。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城外響起了山呼海嘯的吶喊聲,那聲音宛如滾滾浪潮一般,響徹天地。
朱由榘這位大明皇帝聽了也是感覺到骨子裡熱血沸騰。
他在眾人高呼萬歲的聲音中,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一步步的走上了高高在上的冊封禮臺。
“平身——”
朱由榘站定後,面對萬千軍民,緩緩的抬起了手。
“謝陛下恩典!”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又是高呼萬歲後,這才緩緩起身。
他們望著高臺上站著的大明皇帝偉岸的身影,他們的情緒也是激動萬分。
正是這個男人,結束了常年的戰亂,讓大明重新的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
那些經歷過殘酷戰亂洗禮的百姓更是百感交集,要是沒有朱由榘的話,他們現在更是要剃頭,淪為清國的奴隸。
朱由榘站在高臺上,威嚴的目光緩緩的掃視了一圈,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攢動的人頭。
可是這成千上萬的軍民匯聚在這裡,卻是一片肅靜。
“我大明立國三百餘年,驅逐韃虜,安定黎民......”
朱由榘緩緩的開口,開始講述大明的歷史,講述大明的功勳與得失。
聽到朱由榘講述大明朝廷的失德之處,眾人也是震驚不已,沒有想到朱由榘竟然直接點出了大明的不足。
這份直面問題,直面缺點的坦誠和態度,讓無數人側目。
“我大明這些年風雨飄搖,外有東虜進攻,內有反賊作亂,各地官吏不思報效朝廷,反而是賣主求榮......家國不幸,好在我大明不乏忠勇熱血之士,奮起保家衛國!”
“我大明無數將士前赴後繼,攻破東虜,擊敗反賊,終於讓天下太平,今日朕將在此處,封賞有功將士,以表彰他們為大明做出的卓越功勳!”
朱由榘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段話後,這才正式的宣佈,冊封儀式正式開始。
負責主持的禮部尚書拿著一個金冊站出來,開始介紹冊封儀式的流程,一時間鼓樂齊鳴,現場的氣氛也是變得熱烈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皇家第一軍團總兵官徐山,性情敦厚,戰功卓著,著即冊封為安西侯,欽此!”
第一個接受冊封的是大明皇家第一軍團總兵官徐山,他是江北講武學堂出身,雖然聲名不顯,可是歷次大戰都沒缺席。
陳天宇升任漠南總督後,他則是接替陳天宇成為了大明皇家第一軍團總兵官。
如今大明皇家第一軍團坐鎮京師,堪稱朱由榘的禁衛軍,所以徐山成為了安西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西南總督秦陽,文武雙全,驍勇善戰,著即冊封為鎮國公,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西北總督鄭飛...著即冊封為鎮北公!”
“大明皇家第四軍團總兵官方國安,著即冊封為遼國侯!”
“大明皇家第七軍團總兵官董文銳,著即冊封為漠北侯!”
“大明皇家第八軍團總兵官劉子遠,著即冊封為西域侯!”
“大明皇家騎兵軍團總兵官李青,著即冊封為嶺北公!”
“......”
禮部尚書也是一口氣宣讀了上百份朱由榘對有功文臣武將冊封。
這些接受了冊封的,那都是追隨朱由榘的人,他們為大明的新生,立下了赫赫功勞。
這一次朱由榘冊封的國公就足足的有十位,他們這十位國公,那都是可以世襲罔替的。
除了國公外,封侯的高達三十六位,他們則是大明的新貴。
只是他們這些侯爺雖然也可以世襲罔替,要是後代子弟沒有功勞的話,則是要削減一級。
諸如漠北軍團總兵官阿木爾,被朱由榘冊封為了陰山侯,要是他的後代沒有特殊的功勞的話,就只能繼承伯爵,而不是侯爵了。
他的孫子要是沒有功勞的話,那就伯爵也都保不住,會繼續的削減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