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聽了自己幾名義子的建議後,也是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
他們和李自成雖然不和,可是好歹也是反抗朝廷的起義軍出身,算是友軍。
要是現在趁著李自成他們東征的時候,他們偷襲陝西的話,到時候他們就會惡臭遠揚,淪為眾矢之的。
張獻忠作為當初起義軍的將領之一,現在的大西政權的皇帝,還是不願意被各路起義軍說成是趁火打劫的小人。
但是他們出兵去攻打明國就不一樣了,沒有那麼多的負擔。
況且到時候明國的大軍主力被李自成那邊所牽制了後,他們更容易打進明國的湖廣,江西等地區。
這些地區雖然比不上江南富裕,可是好歹這些地方比起已經打得稀巴爛的河南等地而言,情況則是好得多。
只要佔領了這些地區,那麼他們就能夠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擁有逐鹿天下的能力,而不是如今這般龜縮在四川盆地,僅僅當一方霸主。
“老大,這一次你親自的領軍,統御大軍十萬出征。”
張獻忠這位大西皇帝在思索了一番後,直接點將自己的義子孫可望。
孫可望在張獻忠的四大義子當中排名第一,在軍中也頗有資歷和威望,所以張獻忠讓他掛帥東進。
“兒臣遵旨!”
孫可望也是當即領命。
“老二,你為副帥,輔佐你大哥東進。”
“這一次你們務必要打通夔州府,開啟出川的通道,佔領湖廣,江西等地。”
“兒臣遵旨!”
老二李定國也是躬身領命。
“老四,你鎮守西部邊境,防止明國餘孽作亂。”張獻忠旋即又對艾能奇吩咐。
“兒臣遵旨。”
“老三,你親自領兵鎮守保寧府,順慶府等地,監視陝西方向。”
劉文秀也是接下了命令。
“丞相,你負責各軍的糧草供應,不得有誤。”
張獻忠也知道,兵馬調動糧草先行的重要性,為此也是將這個事情交給了大西政權的左丞相汪兆麟。
張獻忠在四川調兵遣將,準備從重慶府,夔州府方向東進,進攻大明的湖廣地區。
很快,鎮守在四川東部地區的大明守備曾英就得到了訊息。
“獻賊如今大規模的向東調動,似有策應李賊之勢。”
曾英作為堅持在四川抗擊張獻忠的大明將領,多次和張獻忠交戰,可以說對張獻忠知根知底。
如今李自成那邊剛大軍出動,這邊張獻忠也出兵了。
這讓曾英也是預感到大事不妙。
一旦李自成和張獻忠同時的進攻湖廣地區的話,以大明如今的兵力,恐怕難以抵擋。
畢竟如今大明主力尚且停駐在北京地區,在南方的兵馬實際上不多。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的軍隊,誰要是打到了江南地區的話,對於大明而言,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如今大明皇帝朱由榘能統御大軍北伐清國,靠的就是江南地區的賦稅錢糧。
江南若是失守,大明就有可能再次的滑落深淵。
“立即向西北鄭總督稟報獻賊的動向!”
“川東各地兵馬立即集結,準備阻擊獻賊東進!”
曾英在思索了一番後,也是迅速的做出了反應。
當張獻忠所部東進的訊息傳到了武昌府的時候,大明西北總督鄭飛如今正在這裡調兵遣將,準備應付李過的十萬大順軍。
“張獻忠也動了?”
“孫可望,李定國統帥十萬大軍東進,有東出夔州府,入湖廣的企圖。”
西北總督鄭飛得到了這個訊息後,也是眉頭擰成了川字。
李過統帥的十萬大順軍已經進入了南陽府境內,隨時可能南下湖廣。
偏偏在這個時候,張獻忠的軍隊竟然也從西邊來了。
這也就意味著,他這位大明西北總督如今要以區區四個軍團的兵力,應付張獻忠,李自成兩路大軍的夾攻。
“立即將此訊息稟報陛下。”
鄭飛自然知曉事情的嚴重性,不敢有任何的隱瞞,立即派人向北京的大明皇帝朱由榘稟報。
“京師甚遠。”
“陛下知曉,再調兵增援已然來不及了。”
他雖然稟報了朱由榘,可也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
況且京師附近的軍隊還要負責清剿遠遁到漠南草原的清國殘部,也不能大規模的調動。
“如今要應對張獻忠,李自成兩路敵人,我們還得自己想辦法。”鄭飛說這話的時候,大腦也在飛速的轉動著。
“這兩路賊軍可都是精銳,那孫可望,李定國是張獻忠麾下的驍將,兇名在外。”
“而李過也是李自成的侄兒,作戰勇猛,不可小覷。”
大明皇家第二軍團的總兵官高傑也是覺得事情有些棘手。
“我們雖然有四個軍團,可是皇家第八軍團,皇家第九軍團剛組建不久,未經戰陣考驗,能否一戰尚不可知。”
“我第二,第六軍團雖成立日久,可也寡不敵眾。”
“我建議立即收縮各處兵力,依託各處城池,組建一道或者兩道防線,堅決的阻擊他們東進,以等待援軍。”
面對來勢洶洶的兩路強敵,高傑這位總兵官的心裡也沒底,他覺得穩妥起見那就是集中兵力,構築防線,等待援軍。
畢竟以他們如今的實力,是難以對付這兩路身經百戰的敵人的。
“此事重大,聽聽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西北總督鄭飛當即吩咐道:“速速召集鄭芝豹,馬鵬,劉子遠三位總兵議事。”
鄭芝豹是大明皇家第六軍團總兵官,劉子遠為新成立的大明皇家第八軍團總兵官,馬鵬為新成立的大明皇家第九軍團總兵官。
他們的軍隊已經透過水路,集結在了武昌府,所以倒也距離不遠。
在聽到了他們的頂頭上司鄭飛的召見後,他們也是第一時間趕赴了前線統帥部。
他們在聽聞大西軍竟然也東進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什麼!”
“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滅一雙!”
馬鵬原為大明皇家第五軍團副將,率部在天津衛和清軍死戰,也算是死人堆裡打過滾的人了。
所以面對強敵壓境,他絲毫不懼。
“陛下曾經說過,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無論是大順軍還是大西軍,他們擅長的就是流竄作戰。”
“我覺得依託城池組建防線的辦法不妥。”
“你守在城池裡,可是他們繞過去,那我們怎麼辦, 追還是不追?”
“到時候我們反而是被動了。”
總兵官劉子遠道:“依我看,不僅僅要打,還要主動的打!”
“如今大順軍集結在南陽地區,我們主動打過去,滅了他們,回頭待大西軍過來後,再主動的迎上去滅他們!”
劉子遠作為朱由榘最早的追隨者之一,也是戰功赫赫。
只是後來去了軍武學院負責培養各級軍官了,所以沒有獨立的領軍作戰,這戰功職務也就低了些。
可是這並不代表他不會領軍作戰。
這一次他出任新成立的大明皇家第九軍團總兵官,也是想要好好的露一手,而不是待在城池裡被動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