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章 決戰(二十四)

深夜,輔政王府。

寬敞明亮的客廳內,燭光明亮。

十多員身著甲冑的清軍將領聚集在八仙桌前,望著鋪展在桌面上的地圖,面色格外的凝重。

“現在我大清面臨著生死危局,該當如何,你們都大膽的說一說吧。”

輔政王齊爾哈朗望著一眾將領,直言不諱的道:“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此刻可不是藏拙的時候。”

他們已經收到了攝政王多爾袞率部全軍覆沒的訊息,此訊息雖被他們嚴密的封鎖,地城百姓不知道,可是在高層卻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如今大清國的高層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攝政王多爾袞那可是大清國的實際掌權人,也是大清國的擎天柱。

多爾袞現在陣亡了,還連帶著數萬精銳騎兵覆滅,對大清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現在滿朝文武都覺得仿若是天塌了一般,一時間不知所措。

小皇帝年幼,還沒親政。

好在輔政王齊爾哈朗頗為威嚴,資歷也很高。

他現在也是不得不站出來,主持大局。

“攝政王兵敗,如今我大清唯一能戰之軍只有靖遠大將軍在天津衛的兵馬了。”

“只要靖遠大將軍能及時的率軍回到京城,以京城的堅固,足以抵擋住南蠻人的進攻。”

“對,靖遠大將軍如今孤軍在天津衛,一旦糧草通路被切斷,就危險了。”

“當務之急,理應速速讓靖遠大將軍回師京城。”

“......”

留守京城的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他們的意見很簡單,那就是召回靖遠大將軍阿濟格。

阿濟格的麾下的軍隊是他們大清國當前唯一的一支擁有戰鬥力的部隊了。

只要能儲存下這一支軍隊,他們大清國就有迴旋的餘地。

“明國人這一次來勢洶洶,而我們剛兵敗,靖遠大將軍他們想要撤回京師,估計不容易。”

“我們可適當的放低姿態,嚮明國示弱。”

“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他們金銀,以賄賂他們各路兵馬,以拖延時間......”

“我堂堂大清,難道已經到了低頭求饒的時候了嗎?”一名將領的話還沒說完,當即就被粗暴的打斷了。

“靖遠大將軍麾下還有數十營兵馬!”

“只要他們想回來,明國人攔不住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有將領憂心忡忡的說:“一旦這一路兵馬再沒了,我大清就真的會有覆滅之危。”

“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我大清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何曾懼怕過明國人?”

“正是因為我們輕敵大意,所以攝政王才會有如今之慘敗。”

“反正我不同意嚮明國人低頭祈和,甚至奉送金銀,這是賣國賊的行為!”

那將領朗聲道:“我願意率部出城,去接應靖遠大將軍。”

“你去接應,那京城的防務怎麼辦?”

“現在明國一路大軍已經從山海關那邊過來了,不日就要抵達京城,現在京城本就兵力不足,豈能再調兵出城去??”

“......”

“夠了!”

看到爭論不休的一眾將領,輔政王齊爾哈朗也是開口打斷了他們的爭吵。

“現在我大清面臨危局,本王希望諸位能夠齊心戮力,而不是互相拆臺。”

“以往的恩怨也都放一放,誰要是再以公徇私的話,別怪本王不客氣!”

聽了齊爾哈朗的一番話後,眾人也都紛紛表示,一定會團結一致,共同的抗擊外敵,以報效朝廷。

“我已經派人去天津衛催促阿濟格儘快的回師京城。”

“只是如今明國的軍隊重兵壓境,他們未必能安然撤回來。”

齊爾哈朗道:“所以派人接應他們是有必要的。”

“富爾敦。”

“兒臣在。”

“本王命令你統帥三千精騎兵明日一早出發,前往接應阿濟格回師。”齊爾哈朗吩咐說。

“兒臣領命!”

富爾敦是齊爾哈朗的長子。

這一次齊爾哈朗將富爾敦推到前臺,也是希望他能借此機會撈取一些軍功資歷,為後續的提拔做鋪墊。

如今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沒了,他齊爾哈朗就是實際的掌權者。

他也是想要趁機的將大權獨攬過來。

“尼堪。”

“末將在。”

“現在京城的防務就交給你了。”

“嗻!”

“尚阿哈。”

“末將在!”

“現在兵力不足,你負責徵募新兵。”

“京城以及周邊各府縣,凡是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丁,無論是漢人還是旗人,盡數徵召入軍,準備抵禦明國的進攻。”

“嗻!”

在大清國兵部尚書和一眾高階官員沒有在場的情況下,齊爾哈朗這位輔政王也是直接拍板決定了接應阿濟格和募兵的事情。

而且他派出的人都是他這一派系的,而多爾袞的那些人,他一個都沒用。

“走水了!”

“走水了!”

當輔政王齊爾哈朗在自己的府邸內部署的時候,外邊突然響起了喧譁的聲音。

不多時,就有奴才匆匆奔來稟報,那就是臨街的好幾座宅子突然的燃燒起了大火,火勢蔓延,已經威脅到了輔政王府。

“必定是明國的探子乾的!”

齊爾哈朗走出客廳,站在臺階上看到那隔壁那熊熊的大火,也是面色鐵青。

“立即派兵封鎖各處街口,抓捕可疑之人!”

“即日起,京城戒嚴。”

“無論是白天黑夜,除了王公大臣和官員外,所有百姓一律不得上街閒逛,違令者,嚴懲不貸。”

現在多爾袞在前線剛打了敗仗,如今城內也不太平,讓齊爾哈朗這位輔政王敏銳的意識到,必須要加強城內的管控。

不然還沒等大明的軍隊打過來,城內就亂了。

“現在情況緊急,你立即去兵營,天亮就出發。”

齊爾哈朗收回了目光後,當即吩咐自己的大兒子富爾敦儘快的出發,去接應阿濟格。

他知道,阿濟格現在雖然還有數十營兵馬,可都是一些步兵。

一旦遭遇大明騎兵部隊的話,他們很難脫身。

為此,他派出自己的兒子率領三千騎兵去接應,為的就是讓阿濟格安然的撤回來。

他雖然對這位多爾袞的胞弟不怎麼爽,可是他也知道,阿濟格麾下的軍隊如今對大清而言,太重要了,不容有失。

他現在也只能先將阿濟格調回來,然後再想辦法剝奪他的兵權,從而真正的鞏固他這位輔政王的權力。

這一宿,京城內並不安靜。

十多處地方著火不說,大街小巷也是出現了許多的大字帖。

這些大字帖都寫著多爾袞兵敗的經過,極具震撼效果。

齊爾哈朗他們原本為了避免京城人心惶惶,所以封鎖了多爾袞兵敗的訊息。

可是現在被人捅了出去,頓時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恐慌。

好在齊爾哈朗下達了戒嚴令,以避免城內的局勢進一步的惡化和混亂。

可是越是戒嚴,恐慌的情緒愈是瀰漫,這讓齊爾哈朗也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