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攝政王府。
多爾袞的大福晉在幾名丫鬟的簇擁下,抵達了多爾袞的書房外。
“奴才給大福晉娘娘請安。”
肅立在書房外的幾名包衣奴才當即躬身打千,向這位大福晉行禮。
多爾袞的大福晉來自蒙古科爾沁部落,十三歲就嫁給了多爾袞,彼此相處的也是十分的融洽。
“王爺吃飯了嗎?”
大福晉目光掃了一眼緊閉的書房大門,開口詢問道。
“回大福晉娘娘的話,殿下不願意吃,所以飯菜端回廚房了。”一名包衣奴才恭敬的回答。
自從得知徵西大將軍多鐸戰敗身亡,多爾袞這位大清國的攝政王,也是悲痛不已。
他不吃不喝,將自己關在書房已經一整天了。
徵西大將軍多鐸是多爾袞一母同胞的兄弟,大福晉自然也知曉多爾袞如今的心情不好受。
可是她同樣清楚,大清國如今皇帝年幼還不能理事。
多爾袞這位攝政王才是大清實際上的掌權人。
大清國如今千頭萬緒各種事情都需要多爾袞拍板決定呢。
他不吃不喝將自己關在書房內,外邊不知道有多少人著急。
“咚咚咚。”
大福晉走到了書房的門口,伸手敲了敲門。
“王爺,我給您送了些點心。”大福晉開口道。
屋內一片安靜,半晌後,這才響起了多爾袞的聲音。
“進來吧。”
大福晉聽到多爾袞的話後,這才轉身接過了裝著點心的竹籃,推門進入了書房內。
多爾袞身穿著居家的常服,他沒了往日的威風八面,反而是披頭散髮,看起來面容格外的憔悴。
大福晉看到多爾袞如此模樣,也是一陣心疼。
“王爺,將軍難免陣上亡,這十五爺沒了,可是他卻連破賊軍,死在沙場上,沒有給您丟臉。”
大福晉走到了多爾袞的跟前,輕聲的安慰他。
“如今這大清國離不開您,您可不能倒下啊。”
“您應該振作精神,給十五爺報仇才是......”
多鐸陣亡,給多爾袞也是打擊不小。
大福晉自然知曉多爾袞的心情,所以也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他進行一番安慰。
“唉。”
聽了大福晉的一番話後,多爾袞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我又怎麼不知曉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呢。”
“只是十五弟追隨我征戰沙場,乃是我的左膀右臂。”
“如今他卻血染沙場,與我陰陽兩隔......”
想到自己的十五弟多鐸沒了,多爾袞這位強人的眼眶裡也是飽含著淚花。
他雖然在外邊格外的強勢,可是他終究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看到自己的親人陣亡,他又怎麼能夠無動於衷呢。
“十五爺已經陣亡了,人死不能復生,您要是因悲痛而有什麼好歹的話,反而是會讓那幫南蠻高興。”
大福晉勸說道:“十五爺的在天之靈也不會安息的。”
“你說的對。”
在大福晉的一番安慰勸說下,多爾袞也知道,自己的悲痛無濟於事。
畢竟人死不能復生,他要是因此而頹廢的話,最終看笑話的只是那一幫南蠻。
“王爺,先吃些點心吧。”
大福晉看到多爾袞的面色好些了,也是取了一些點心過來。
多爾袞對於自己這位大福晉也是很恩愛,也是接過點心,送入了嘴裡。
“你給我梳頭吧。”多爾袞吩咐道。
“好。”
大福晉也是當即取來了梳子,給多爾袞梳起頭來。
很快,多爾袞梳洗一番後,又換了一身衣裳,振作了精神。
“輔政王他們都在府裡呢,您要見見嗎?”
看到多爾袞重新振作了起來,大福晉也是試探性的開口詢問。
“都有誰來了?”
多爾袞望著鏡子裡滿臉威嚴的自己,好奇的問道。
“都來了,王爺貝勒,朝堂諸公都在外邊候著,等著見您呢。”
多爾袞作為大清國實際上的掌權人,權勢滔天。
如今他的胞弟戰死在了沙場,多爾袞關在書房的訊息傳出後,自然引得朝堂震動。
那些王公大臣,貝勒貝子們也都是紛紛趕赴攝政王府探望,只是他們都不敢驚擾了多爾袞,只能在外邊等著。
“行,讓奴才將他們請到客廳。”
多爾袞聽聞那麼多的王公大臣,甚至輔政王齊爾哈朗都來了,這足以說明他多爾袞在大清那是不可或缺的。
他的胞弟沒了,可是他不能就此頹廢倒下,否則會淪為別人的笑柄。
不多時,威風凜凜的多爾袞就出現在了寬敞明亮的客廳。
“攝政王殿下到!”
站在門口的奴才也是扯著喉嚨大喊起來。
在客廳內或站或立的王公大臣,貝勒貝子們也都是紛紛的站起來。
他們齊齊的跪下給大步跨入客廳的多爾袞見禮問安。
齊爾哈朗看到多爾袞一如往日的精神奕奕,也是眼底閃過了一抹失望色。
聽聞多爾袞痛苦的將自己關在書房,他還以為多爾袞遭遇打擊,他可以趁機的奪回大權呢。
可看多爾袞如今卻和沒事人一樣,他也是打消了想奪權的心思。
幸好他親自過來瞅一眼,不然的話,說不定他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
“諸位坐。”
多爾袞笑著和眾人打了招呼,這才壓壓手,讓眾人坐。
眾人也都是紛紛的彎腰落座,只不過都是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以示對多爾袞的尊重。
“徵西大將軍在湖廣陣亡,乃是我大清重大的損失。”
多爾袞掃了一眼眾人道:“這是一筆血仇,我們要記住,他日定讓南蠻百倍償還!”
“當如此!”
“他日一定要南蠻血債血償!”
“......”
眾人也都是紛紛的附和,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好像現在就要出兵攻打朱由榘的大明一樣。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諸位也不要驚慌。”
“我大清有的是精兵猛將,小小的失利,不影響大局......”
這一次他不僅僅失去了一個胞弟,也是讓大清遭遇了一場慘敗,多爾袞也是好言安撫了一番眾人。
“你們回去後,好好的辦差,做好分內之事。”
多爾袞在說了一些場面話後,則對那些前來探望的文武大臣們下達了逐客令。
這些人來看望,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看到多爾袞無恙,所以也都紛紛的告辭離開了,包括輔政王齊爾哈朗。
多爾袞則是單獨的將幾名自己的心腹重臣留了下來,以安排部署一些事情。
“殿下,河南方面形勢不容樂觀。”
待無關的眾人散去後,兵部尚書洪承疇也是不等多爾袞發話,率先的開口了。
“現在徵西大將軍所部全軍覆沒,河南沒了重兵駐防,明國已經出兵十餘萬攻我城池。”
“僅僅今日兵部就收到了十餘份告急求援的信件。”
“河南局勢惡化,如何處置,還請殿下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