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山額真阿山是八旗軍一員悍將,攻城奪寨,立下赫赫戰功。
可是現在他那血肉模糊的屍體就擺放在攝政王多爾袞跟前。
八旗軍將領們看到死去的固山額真阿山,他們緊攥著拳頭,彷彿被激怒的獅子一般怒髮衝冠。
他們入關後一路勢如破竹,打得大順軍連連潰敗。
可是現在,他們卻折損了無數精兵猛將,這讓他們心裡憋屈!
他們欲要親自拎刀上陣,以復血仇!
蒙漢八旗的將領們則是神色嚴肅。
他們沒有了清晨十分的驕狂姿態。
他們先前覺得大順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他們可一鼓而下。
可現在精銳的滿洲八旗都損兵折將,他們這些人心裡也是後怕不已。
幸好當時沒有請戰,不然現在死的就是他們了。
吳三桂等降將同樣是面色肅然。
他們倒不是對死去的固山額真阿山悲痛。
反而是替自己的前途命運擔憂。
他們可是親眼看到了攻打潼關的戰況。
很顯然,多爾袞這位攝政王拿他們這些降將降兵的命沒當回事。
他們無論是死多少人,多爾袞都還在催促他們進攻。
現在八旗兵折損的多了,多爾袞才知道心疼。
多爾袞此刻自然不知道眾將的心思,他的面色格外沉重。
他們休整數日,又調集紅衣炮軍助戰,還如此的損兵折將,他心情也是糟糕透頂。
可是他是大清的攝政王,他是主心骨!
多爾袞給固山額真阿山蓋上了白布,緩緩的站起了身軀。
他望著周圍神色凝重的王爺,將軍和貝勒們,振臂大喊。
“固山額真阿山,戎馬倥傯,歷經百戰!”
“如今他奮勇殺敵,戰死沙場,他沒有給我大清國丟臉,他是我大清國的勇士!”
多爾袞的聲音遠遠的傳了出去,宛如雷霆。
“殺敗流寇,替固山額真阿山報仇!”
“替陣亡的將士報仇!”
多爾袞對士氣受挫的眾人振臂高呼。
“報仇!”
“報仇!”
“報仇!”
多爾袞身邊的將領,護軍們也都跟著吶喊起來。
遠處那些各部兵馬也都跟著喊了起來,一時間聲音震徹雲霄。
在吶喊聲中,士氣低落的軍將們也彷彿受到了鼓舞一般,士氣恢復了不少。
“休整一宿,養精蓄銳,明日攻破潼關!”
看到那振臂高呼的將士們,多爾袞點了點頭。
這一天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更重要的是他們損兵折將,士氣受挫,這大大出乎多爾袞的預料。
特別是八旗兵損失一千餘人,讓多爾袞也是心裡在滴血。
多爾袞下令休整一宿再戰。
多爾袞的命令下達,清軍各部陸續撤回兵營。
相對於清晨十分軍容鼎盛,威風凜凜的氣勢。
現在的清軍遭遇了重挫後,宛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顯得有些精神萎靡不振。
特別是參戰的三萬餘綠營兵,經過差不多一整天的鏖戰。
他們能夠安然撤回兵營的僅有一萬餘人,而且傷痕累累。
他們一天就在潼關下撂下了近萬的屍體和傷兵,可以說遭遇到了重創。
許多剛投降清軍,被擢升為遊擊將軍,參將,副將等將領,一戰損失三十餘人。
八旗兵正藍旗同樣是損失慘重,兩千餘八旗兵參戰,僅有數百人活著回來。
這是他們入關以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
要知道,他們滿洲人丁稀少,真正的八旗兵實際上只有數萬人而已。
那可是死一個少一個,現在一下子折損這麼多,多爾袞自然心疼。
別看他們現在兵強馬壯,看起來不可一世。
實際上他們這一支軍隊的成分相當的複雜。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和綠營等幾個部分組成。
要是持續的戰敗的話,八旗兵損失太多,他多爾袞就無法號令軍隊了,無法震懾各部。
這也是為何多爾袞寧願讓新附綠營充當先鋒,將攻城拔寨的功勞讓給他們,也不願意讓真正的八旗兵投入戰場的緣故。
八旗軍撤兵回營,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潼關守軍也是鬆了一口氣。
八旗兵和綠營兵損失慘重,守城的大順軍同樣損失慘重。
特別是在關牆上混戰廝殺,讓他們折損了不少有生力量,甚至巫山伯馬世耀都陣亡了。
好在他們守住了潼關,擊退了八旗兵。
“告訴弟兄們,韃子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只要咱們堅守潼關不出,那咱們就穩操勝券了!”
白日裡多爾袞所部進攻兇猛,甚至真正的八旗兵都派上去了。
八旗兵進攻的越是猛烈,守關的權將軍劉宗敏心裡愈是覺得八旗兵心裡著急了。
畢竟他們的後路被抄,現在急需速戰速決呢。
“將酒肉都給關牆上的弟兄送去!”
“打贏了這一仗,我再請弟兄們吃香的喝辣的!”
八旗兵現在著急,劉宗敏卻是不著急了。
他就是要在這裡和八旗兵死磕,看誰耗得過誰。
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死守,他看看八旗兵到底能撐得住多久。
擊敗八旗兵的大順軍士氣旺盛,又有酒肉吃,整個潼關都氣氛不錯。
可是關外的八旗兵營地,除了巡邏計程車兵和嘶鳴的戰馬外,一片死氣沉沉。
各部將領也都是彼此聚集在一起喝悶酒,談著一些閒話。
多爾袞則是將滿洲八旗的主要將領召集到了中軍大帳。
戰場受挫,他攝政王多爾袞的威望也被削弱了。
為此,他必須得想辦法打勝仗!
這不僅僅關乎能否速戰速決的問題,也關乎他能不能震懾住各部的問題。
“從正白旗選派四千精銳,夜襲潼關!”
白天吃了虧,多爾袞準備晚上找回場子。
他故意的撤兵回營,擺出一幅無力進攻的姿態。
為的就是夜間選派精銳,突襲潼關。
多爾袞執掌大權後,將正白旗升為上三旗。
一應的精兵猛將和各種軍械物資,也是優先的補充他正白旗。
現在正白旗擁有八十多個佐領,兵馬近三萬人。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面對潼關這個難啃的硬骨頭,多爾袞決定派自己的正白旗出戰。
他對正白旗的兵馬也是寄予厚望的。
只要他們攻下潼關,那麼他多爾袞的威望不僅僅會恢復,還會進一步的上升。
現在潼關宛如銅牆鐵壁,他覺得別的軍隊難以勝任,也只能指望他手裡的這一支王牌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