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榘這一次招募了一萬多新兵,敢死營的兵力極大的擴充。
各級軍官不足的問題凸顯,這也讓他相當的頭疼。
好在他並沒有亂了陣腳,而是準備著手在敢死營開辦隨營軍官培訓班。
他將親自的給那些作戰勇猛,頭腦靈活和能夠識文斷字計程車兵授課,以培養他們的領兵指揮能力。
現在他委任劉鵬擔任旗官,也是暫時的讓劉鵬等人先將敢死營管起來。
畢竟劉鵬他們在作戰中建立了功勳,在士兵中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威望。
讓他們去充任旗官,阻力則是會少許多。
要是劉鵬他們幹得好的話,那麼以後他還會提拔重要。
倘若是劉鵬等人實在是不堪大用,他到時候也會換取更合適的人去擔任這些重要職務。
現在他給了劉鵬等人一個機會,至於能不能抓住,則是看他們自己把握了。
現在朱由榘將敢死營編為了五個旗,每一個旗官統帥三千兵,總兵力合計一萬五千人。
董文銳這位敢死營的團練總兵則是兼任著敢死營的營官職務,成為敢死營名義上的最高長官。
另外的兩千新兵則是被朱由榘全部補充到了自己的侍衛營,極大的擴充了侍衛營的兵力。
他可不敢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他作為大明朝的藩王,不好直接的領兵的,會遭遇到那些沽名釣譽的東林黨人的彈劾,會惹不少麻煩。
現在敢死營團練名義上的長官是董文銳,是受到淮揚巡撫,漕運總督路振飛節制的。
實際上真正的幕後控制人則是他朱由榘。
可是他不能將寶押在敢死營一支部隊身上。
他擴充自己的侍衛營,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牽制敢死營,防止敢死營屆時脫離掌控。
他從河南帶過來的侍衛僅僅只有數人,趙廷光這位侍衛指揮使實際上和光桿司令沒區別。
淮安府的官紳子弟到朱由榘麾下效力,也被他全部編入了侍衛營,給了一個王府侍衛的頭銜。
只是這些官紳子弟吃喝玩樂樣樣在行,可是行軍打仗卻是一竅不通。
他們也就是樣子貨而已,朱由榘可沒指望他們。
現在隨著兩千新兵編入侍衛營,總算是將侍衛營的架子給搭了起來。
趙廷光這位侍衛指揮使,也總算不是光桿司令了,有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
趙廷光可是跟著朱由榘的老人了,對朱由榘也算是有過救命護衛之功。
眼看著董文銳這些後來者都躍居團練總兵官兵的高位了,他卻還是有名無實,自然心裡著急。
現在有了兩千新兵和五百官紳子弟,他的侍衛營雖然人數僅僅和敢死營的一個旗相當。
可是他卻也有一股不服輸的心態。
先前他只能跟在朱由榘的身後,當跟班跑腿。
現在除了安排好守衛保護朱由榘的安全外,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了校場上了。
他親自對侍衛營進行督訓,大有一番和敢死營一較高下的意思。
“刺!”
“殺!”
“前進!”
“向後轉!”
校場上敢死營和侍衛營的兵一個個喊聲震天,訓練得也是格外的刻苦。
“不錯,只要如此訓練下去,必定能夠成為一支善戰的精銳。”
朱由榘現在也很重視對軍隊的訓練,這可是他的本錢。
馬士英簇擁著福王朱由崧去了南京,還沒訊息出來。
他估計福王朱由崧登基為帝把握很大,一旦福王登基為帝,自己就會被委以重任。
到時候要是沒有一支信得過的軍隊,那光有名頭都是白搭。
他可是知道史可法就是被任命為督師,可是卻指揮不動四鎮兵馬的,這可是經驗教訓......
現在他一有時間,就拿一把椅子坐在點將臺上,親自的監督訓練。
現在敢死營和侍衛營的訓練也都是有模有樣的了,至少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特別是侍衛營組建後,頓時讓敢死營有了危機感。
兩個營的兵在校場上整訓,氣勢一個比一個足,競爭的很厲害。
看到他們彼此的競爭,朱由榘也很欣慰。
有了比較競爭,才能不斷的進步突破。
要是沒有對手的話,訓練的效果就沒有這麼好了。
“殿下,您吩咐讓尋覓的鳥銃尋到了。”
當朱由榘親自坐鎮督訓的時候,老太監曹洪文則是帶著一名身穿粗布衣衫的人到了點將臺。
“哦,鳥銃,拿來看看。”
聽到老太監曹洪文的話後,朱由榘也是眼睛一亮,將目光投向了他身後的那名粗布衣衫的人。
只見這名面容枯槁的中年人手裡正拎著一支較為細長的鳥銃。
“殿下,這就是鳥銃。”
那名粗布衣衫的人將細長的鳥銃雙手恭恭敬敬地遞給了朱由榘。
朱由榘高興的接過了鳥銃,入手略沉,可是比三眼火銃要輕得多。
“好,不錯。”
他細細的觀察了一番這鳥銃後,也是滿意的點點頭。
這鳥銃實際上就是火繩槍,只是槍管是雙層的鐵管包裹的,這是因為鑄造的技術不達標。
相對於三眼火銃而言,鳥銃無論是射擊的距離還是精度,那都是有極大提高的。
只是大明的軍隊,使用的鳥銃較少,而是較多的裝備三眼火銃。
這主要是鳥銃本身槍管的製造工藝要求更加的精細,可是大明朝的官吏貪腐,製造的多是不合格產品,導致經常炸膛,讓士兵不敢用。
而且鳥銃是使用火繩點火的,一旦遇到下雨刮風的天氣,很容易火繩受潮而不易擊發。
由於各類原因,導致鳥銃在軍隊中的裝備數量相當的少,還是以三眼火銃等為主,配以虎蹲炮,佛朗機炮等作戰。
別人不清楚,朱由榘可是明白,使用火繩的鳥銃,那可比三眼火銃要優越的多。
只要將點火的裝置改一下,直接從火繩槍改為燧發槍,那可是足以改變戰爭形勢的利器。
“你可會打造這鳥銃?”
朱由榘細細的把玩了一番鳥銃後,將目光投向了站在那裡有些乾瘦的中年人。
“回稟殿下,我曾經在兵仗局專門負責打造鳥銃,別的不敢說,我打造的鳥銃射擊幾十次而不會炸膛。”
這中年人正是曾經兵仗局的工匠,後來逃難到了淮安府。
朱由榘吩咐老太監曹洪文尋覓會製造火器的工匠,正好將其找了過來。
“那好,以後你就留在這裡,替我打造鳥銃怎麼樣?”
看到對方如此的信心滿滿,朱由榘也是點了點頭,決定招攬對方。
在這個時代,能夠打造火器的工匠本就不多,他自然不會放過對方。
“一個月給你五兩銀子的伙食費。”朱由榘伸出了五根手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