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趁著夜色還未降臨又往另一座山爬去,剛走到山底,李茂山注意道,沿山體一旁,是一條排滿鵝卵石的舊河床,一直往上延伸。
“大人,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條河床。”李茂山問道。
“是,我也看到了,這是條河床又寬又長,只是當前並非是乾旱季節,為何會沒有河水流淌下來,黃安,你來說說,這裡原來是不是一條河流。”
“不錯,原來這裡是有條河,沿著河往上走有不遠處有一深淵,只不過那深淵如今是私人領地,幾年前就被當地的養魚大戶給買下來了。”
“前面有一深淵?”韓思成對這個深淵比較感興趣,有了深潭是不是說明就有了水了。
“是啊,那深淵四面環山,深不見底,就在前面的不遠處山中。”
“既是深淵,現如今又不是乾旱季節,為何不見河水流淌下來。”韓思成不解的問道。
“韓大人有所不知,那深淵魚比較多,聽說一百斤的魚都有不少,前些年被黃安當地的養魚大戶周商人給買了下來,早些年乾旱時,山間水位低時,他便在環山出水口建好了水閘門,平日裡他是不會開閘放水的。”
“原來是有人用潭水在養魚,那他一般何時會開閘放水。”
“一般在魚肥的時節才會放水撈魚。”
“如果我們讓他開閘放水灌溉農田,他是否會同意。”
“韓大人是想讓他開閘放水,再把水引流到下面的農田中去,這倒是個好辦法,只是,周商人是個生意人,沒有點好處,他未必肯開閘門。”梁安說出所想。
“梁安,你先帶我們去上游瞧瞧那深淵。”韓思成想去看看那深淵有多壯觀。
“好,大人請往這邊走。”梁安繼續往前帶路。
三個約莫走了一會兒,就能看見一個小潭,小潭裡有水約莫有一丈深,出口修有閘門,兩邊也修有高高護牆,此刻水位並沒有閘門高,自然是沒有水往下流出,這河才幹枯了,韓思成好奇,為何要要在此處留潭蓄水建閘門。
“黃安,此處的潭水像是人工開鑿的,為何要在半山腰處鑿一個深潭出來,這個是有什麼說法嗎。”
“像這樣的小潭往上走還有兩個,聽說開大閘門時,其一是為了減緩水速,其二是為了捕捉漏網之魚。”
“哦,原來如此,的確,大閘門一開,水一瀉而下,水到了潭中,先把潭水填滿,等水位高為閘門之時,水再次溢位來,經過三次緩衝,水速就會減弱許多,再往下走就不會那般急流,這樣的設計真的是妙。”
三人又往上走了一會兒,同樣見到兩個深潭,越往上走,深潭越寬越深,想來這都是有講究的,半個多時辰後,三人終於來到了大閘門處,韓思成仰視著那幾丈高的閘門與兩邊山連在一起,甚是震撼,想不到這裡也能修繕出這般巧奪天工的大閘門來。
“韓大人,這裡有條小路直接可以到達大閘門口處,韓大人可要去閘門處觀看一番。”
“甚好,我正有此意。”
三人來到閘門後處,看著四面環山綠樹綠水,一眼望不到邊,甚是壯觀,這不就是自己理想當中的水壩嗎,他心中有萬千感概。
這麼高的閘門當初是如何建成的,為何這閘門滴水不漏出來,他想著,他日他能建成這般大的水庫存水,乾旱來臨農田也不至於缺水而枯死。
“梁安,之前你說你善於建築修繕,那你是否得知,這閘門是如何建成的,又是如何這般牢固。”韓思成問道。
“當年修建閘門之時,我雖還小,但我有幸目睹整個修建的過程,那年,大旱,這山間的水位很低,周商人就開始修繕他的閘門,他請來了大批的工匠,拖來大量的條石和木樁,修建時最底層用木樁做樁基,用條石做主體,然後按梯形一層一層的堆積起來,即下面寬上面窄,建成一個梯塔,他們說這樣可以減弱水對閘門的衝擊力度,條石之間用再石錠或鐵錠連線固定,並用石灰、糯米、桐油等混合後做勾縫,最後再用草裹著泥漿糯米等鋪在梯形石塊上面,這樣就形成一道堅固的牆,即堅固可以堵截漏水,讓整個深淵滴水不漏,在梯塔上當中間位置,留了兩道口子,那便是兩道閘門,閘門是用厚木條一塊無縫銜接一塊堆積下去,開閘門時再一塊一塊取下來,即方便又好用,又能堵住水流。閘門一開,水就會從閘門口湧出來,流到下面的小潭中,小潭的水滿了就會溢位來再往下一個小潭中就去,這樣就減緩水的流速,水就不會橫衝直撞往四處亂流。”
“這樣的設計很是巧妙。”韓大人過後歎為觀止。
“不知道,我們如果跟周商人借水,他是否會同意。”韓思成繼續說道。
“借水?何為借水,到時候又如何還?”梁安提出了疑問。
“現如今正是春季,雨水必多,此時跟周商人借水,過些時日,雨水多了,這深淵費水位又會漲了起來。”韓思成說道。
“不錯,黃安的春季雨水畢多,現在開閘門放水,一來了一灌溉農田,二來可以降下水位,留些位置給往後的日子的雨水。雨水一多,這深淵水位畢上升,水滿則溢,說不定深淵水多了會從其他位置溢了出來,若那時農天已經插禾苗,這水說不定會淹沒農田,殃及禾苗。”李茂山分析說道。
“茂山分析的非常不錯,此刻天色已晚,我就在此刻,分配兩個任務,你們兩個可聽好了。”
“是。”
“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水源,如何讓周商人借水,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李茂山,我此刻就把這個任務給你,你今晚回客棧後一定要想出萬全之策,明日一定要找到周商人,後日,一定要開閘放水。”
“好。”李茂山很堅定的回答。
他知道,借水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