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章 人體內的小宇宙

見到離譜的問題後。

江哲搖頭一笑。

隨後轉身在液晶屏上寫上了這個問題。

【蓋亞意識眼中的宇宙會是怎麼樣的?祂又會如何看待人類?以及祂又是何種‘人形’?我們有人見過蓋亞嗎?】

面對鏡頭,他開始解釋:“蓋亞眼中的宇宙會是怎麼樣的?”

他沒有深入解釋。

而是直接在利用3D模擬了一顆全新地球。

輸入一系列資料。

地球外圈有一層若隱若現的金色紋理。

他邊模擬邊解釋:“這個金色紋理,在現實中的太空中往地球看,其實是可以看見的,現在假設這就是蓋亞的意識紋理。”

“接著請以祂的視角看宇宙。”

只見3D模擬地球開始出現變化。

原本漆黑無垠的宇宙,在經過轉換地球的視角後,頓時變得明亮一片。

“答案得出:蓋亞眼中的宇宙是明亮的。”

為何明亮?

答案非常簡單!

“因為人的肉眼看見的宇宙是黑暗的,因為肉眼無法接收到宇宙全部的射線。”

“但當我們從能量體角度出發後,宇宙將會變得明亮一片。”

“也因此,太空人在空間中會感到壓抑,孤獨,沉寂,正因為是我們與祂們的身體不同。”

“如果我們是能量體的意識形態生命,那麼宇宙對我們來說,將不會是黑暗,而是明亮皎潔。”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只要有一點科學基礎,就知道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下的宇宙,是明亮一片的。

聽到這裡。

大部分觀眾首次聽到這種說法,較為新穎。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科學底子。

畫面中的江哲又拆開了第二個問題:【祂又會如何看待人類?】

面對鏡頭,江哲只是反問了一句。

頓時令觀眾們陷入沉思。

“你們會如何看待你們身體裡的微觀世界?”

面對反問。

觀眾們頓時皺眉不解。

因為很少人見過人體的微觀世界。

這時。

畫面中的江哲又模擬了。

3D地球消失,出現了一個正躺在草地上睡覺的人類。

“這是離我們距離1米的男人。他正在側躺著睡覺。”

“現在讓我們放大這位模擬人。”

經過放大。

鏡頭與模擬人只相差10厘米。

“這是十厘米視角下的人類的手。”

“可以看見人類面板猶如綿延不絕的山那般。”

“繼續放大:1厘米距離。”

“現在進入微觀世界。”

畫面中的人類的手背出現了深褐色縱橫交錯的紋理。

看上去有些許雞皮疙瘩驟然疊起。

因為1厘米距離下的手背,實在是...難以入眼。

“接著放大,1毫米,100微米,10微米。”

放大到10微米時。

只見一個充滿褶皺的細胞,如上千個白色油條交纏在一起的畫面。

見到這裡。

觀眾們頓時戰術後仰。

“臥槽!這特麼是細胞啊?”

“太那個了...看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好惡心!”

“...”

觀眾們頓時就被嚇到了。

因為微觀世界,顯然不像宏觀那般美好。

畫面中的江哲繼續將人手背放大至1微米,0.1微米。

只見0.1微米畫面下。

出現了縱橫交錯且規律纏繞在一起的螺旋結構。

江哲解釋道:“這高度螺旋結構是人類的染色體,共有23對染色體,換算成條,有46條。”

“地球看我們就像是染色體嗎?”

面對鏡頭,他搖了搖頭:“當然不!接下來才是地球看我們的模樣。”

他跳過了100埃。

而100埃的畫面中,出現的是三根麻花,這種物質叫做脫氧核糖核酸,即DNA。

繼續放大。

1奈米。

畫面中出現似三個螺帽連線成的“扳手”。

這是共價鍵與氫鍵結合成的有機分子。

接著10皮米。

畫面中出現的是竟然的濃密的電子雲。

如宇宙那般浩瀚無垠。

一顆連著一顆,像無數個星系集合而成。

對於這個畫面,江哲著重的敲了敲黑板,嚴肅道:

“這個畫面,是普通民眾難以接觸到的微觀世界。”

“也正因此,‘宇宙是一個浩大的生命體’這句話。”

“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我們身體內的一切也是一個宇宙。”

不等觀眾們反應。

畫面中又出現了1皮米的微觀世界。

穿透了密密麻麻的電子雲,進入了更廣闊的世界。

只見一個‘太陽系’在‘浩瀚的微觀世界’中‘緩緩運轉’。

其實模擬到這。

江哲便沒有繼續模擬下去。

他看著鏡頭解釋道:“接下來的就不模擬了,各位還是不知情為好。”

越微觀的世界,所暴露出的真相也就越多!

一旦江哲無限往下模擬...

是會出現無限個物質組成的超微觀世界。

而那個超微觀的世界,也正是宏觀全宇宙的超級真相。

“所以答案出現,你會如何看待你身體裡密密麻麻的電子雲中的原子核?”

“這就是蓋亞如何看待人類的答案。”

“至於蓋亞長什麼樣?”

“圓形的地球就是祂的模樣?”

江哲搖了搖頭,說道:“當然不!如果蓋亞非要有人形的話,祂也會是滿頭銀髮,由能量體組成的充滿生命氣息的上位的女性。”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有人見過蓋亞嗎?”

反問到這,只見江哲面露無奈:

“沒有人見過,因為人類無法理解蓋亞的生命層次;就像你我身體裡的DNA資訊中不包含10維度的世界資訊那樣。沒有人能模擬出10維世界是什麼樣的。”

“即沒有人能想到他們DNA中沒出現過的顏色,資訊,人種,社會,世界,味道,視覺等等。”

其實江哲說的也非常簡單。

DNA所包含資訊,宿主從超遠古時代,只要有一條DNA資訊包含了它所見過的某種顏色,哪怕中間斷層過...

到了現代,人類也可以從DNA資訊中,模擬出超遠古時代所見過的那種未知的顏色。

如果DNA資訊中不包含那一段‘顏色資訊’,那麼後世的人類就算想破了腦袋,也無法得知超遠古祖先見到的顏色,具體會是哪一類色彩!

聽到這般解說。

直播間觀眾們全都懵了。

有些晦澀難懂。

不過經過片刻理解後,他們這才恍然大悟。

“我會如何看待原子核?我特麼哪知道啊!我根本看不見它們,但我知道我是由一堆原子核組成的...臥槽?蓋亞也是這樣看我們的?”

“臥槽!聽主持人形容蓋亞就比天仙還仙,想娶。”

“樓上,你會娶你媽為妻?”

“兄弟,別認真,我開個玩笑...”

“我懂了!因為我們的祖先的DNA資訊中沒有蓋亞的模樣,所以我們想破了腦袋也無法想象出蓋亞的模樣。”

“...”

到現在,觀眾們終於理解往期江哲說過的話——

人類無法想象中未知的世界!

原來真相,竟然包含在DNA的螺旋之中?

以上江哲所闡述的觀點。

一致性的被全部專家們認同。

老周點頭默默道:“是的,這些科普非常在理!”

同時,他聯想到了一個外國實驗。

心理學家榮格與他的手下,於某一日,在南北半島嶼上放洋了一群猴子。

榮格將一車的香蕉,丟到島嶼的海面上。

久而久之。

猴子們會經常在海邊試著游泳去獲得香蕉。

而與此同時。

在北半島中,也有一群猴子,而它們也會出現相仿的行為。

它們時不時也會在海邊游泳,去檢視香蕉是否在海面上。

相隔如此之遠的距離。

為什麼另一個族群的猴子也會作出同樣的行為呢?

而這個行為,被稱之為:種群共同行為。

‘種群共同行為’另一方面叫做:‘集體潛意識’。

所以集體潛意識也能詮釋人類根本無法想象未知!

只要遠古時期的祖先接觸過一個全新的顏色。

那麼不管多久以後,哪怕十億年後的人類,他們也能從自身的DNA中提取祖先所見到過的資訊。

這時候。

畫面中傳來了江哲的聲音。

“第三個問題揭曉——”

“來自於毛熊國的...”

“蓋納迪·比利莫夫教授?”

見到這個名字時,江哲眼前頓時一亮。

剛才才講過他的時間倒流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