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太太的事,就如同一滴水落入了大河小溪,甚至連個水漂都沒打起,彷彿誰都沒有記住。唯獨立夏,將這一切刻在了心裡。
立夏消沉了數日,看著自已的兩個孩子,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
立夏明白,為了孩子們,自已不能再消沉下去。
畢竟,她還活著,這便是希望。立夏看看小剛,又看看小學,兩個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江江看著院子裡的幾家人,嘴角微微一撇,對他們毫無好感。
儘管大家現在相安無事,互不侵擾,見面也只是點頭寒暄,但江江心中依舊有著芥蒂。
每天清晨,江江都要去大井邊打水。他很少讓劉寧去,生怕流年掉進井裡。
但流年每次都堅持自已去,他覺得自已已經長大,能夠承擔起一些家務。他在家中冬夏挑水,也從未有人說他年紀小。
“大娘,我能挑水,你放心吧,我可不是小孩子了。過完年,我就得下地給你幹活了。”
聽到流年的話,江江實在不忍心讓他這麼早就下地,怕把他的身子累垮。
但看著流年堅定的表情,江江也只好點頭,答應給他找個輕鬆點的活兒幹。
每天,江江去大井邊打水時,就像看了一場熱鬧。家長裡短,沒完沒了,他站在一旁聽著,倒也覺得頗為有趣。
“總算要過年了,咱們過年前就能分錢分糧了!”
剛聽到這話,眾人眼睛都亮了起來,滿心期盼著過年。
江江此刻也有點盼望過年,因為過年就能正經吃點好的了。
流年一聽過年,更是直咽口水,覺得過年真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了。
在臨近年關家家戶戶越來越熱鬧。
聽到村長在大喇叭喊要開會。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要分糧了分糧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每家每戶的男人女人全都去了什麼時候也沒有這個時候全。
江江領著流年也隨著大家走,看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起了喜悅的笑容。
江江的嘴角也勾了一下發現大家現在的希望就是吃飽了就行。
希望非常的簡單,沒有那些勾心鬥角每天是早上幹活晚上睡覺什麼都不想。
江江覺得這樣的日子其實也挺好的。
畢竟大家窮都是窮的一樣沒有誰家富。
所有人都一樣窮的時候大家的心態就平常了。
等到了開會的地方,看著這一屋子的人人擠人的。
“安靜今天咱們先分雜糧按,還是按工分來唸到誰的名字誰家就過來取。”
聽到這大夥都安靜了下來聽著書記和會計一個人一個人的名字叫。
叫到江江他們的時候都已經差不多要沒人了。
“村長你把我們的糧分開吧我們各自報各自的。”江江的語氣非常的平靜。
心臟聽到這也非常的痛快拿過個秤很快的就把糧食給分開了。
畢竟大家多少糧食誰心裡都有點數。
江江看著這十幾斤的大黃米輕輕的笑了能包點年乾糧。
其他的幾家也沒有任何的話說,分完之後大家揹著自已的大黃米都回家了。
流年的嘴咧的大大的抬頭看著江江。
“大娘咱們今年包多少豆包啊?”
江江想了想這些米又看了看流年。
“咱們先吃一頓黃米飯其他的全部都包成豆包,你愛吃豆包嗎?”
流年點點頭可以說是非常喜歡吃豆包的了。
畢竟一年到頭都快餓死了,終於有豆包吃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的滿足。
“那行今天晚上咱們做黃米飯,明天咱們就淘米,把這些米全部都包成豆包你看怎麼樣?”
流年非常的驚訝,這要是吃黃米飯的話多浪費呀!
要是吃豆包的話不是能多吃好幾頓呢?
“別想那些了跟大娘回家吧。”
其他幾個人都聽到了江江要吃黃米飯。
大家看了看這點黃米,都知道如果要吃的話都不夠一頓吃的。
想想還是算了,直接包豆包吧。
包豆包多擱點兒餡兒還能多吃幾頓呢。
要是直接吃黃米飯的話一頓大傢伙就全能給他造了。
流年燒火江江把黃米洗好之後放在鍋裡。
江江拿著筷子緩慢的豁了著黃米不讓它們襯底。
“好了不用燒了。”
流年聽到江江的話就不再添柴火了。
江江把鍋蓋蓋上一會兒就聞到了黃米的香味兒。
江江舟開鍋蓋的時候看到鍋裡頭的黃米飯黃黃的亮亮的好像有油一樣。
“快拿碗過來咱倆一人一碗。”
江江給流年盛了一碗,又給自已盛了一碗,然後舀了兩勺豬油,拌到黃米飯裡。流年饞得不行,但也沒有先吃,眼看著江江把豬油拌到了飯裡。
“大娘,這咋夠咱們吃好幾天的呢?”流年小心地問。
江江笑了笑,看著這個細心的孩子,心裡滿是歡喜,這孩子吃點啥都想著下一頓。
“這是新打的黃米,快點吃吧,嚐嚐香不香。”江江用筷子攪拌好後,吃了一口,沒想到這黃米飯拌豬油竟然如此美味,她覺得沒有任何食物能比得上這黃米飯拌豬油。
其他幾家都聞到了香味,但都沒有動,就連左鄰右舍也聞到了,都知道老薑家在吃好吃的。
黃米拿回來直接做成了飯,伴著豬油的香味,饞得大家肚子咕咕叫,差點把饞蟲都勾出來了。
“爹,我三哥他啥時候回來呀?”小華的聲音裡帶著些許氣憤,自已都聞到香味了,三哥竟然吃獨食,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等他回來一定要好好跟他說道說道。
難道出去了就不是這家人了嗎?江老五看到小華的表情,什麼也沒說,轉身回屋了。
王歡也聞到了那黃米飯拌豬油的香味,香得不得了,她摸了摸自已的肚子,覺得異常饞嘴。
她心裡納悶,他們怎麼捨得把那麼多的油拌到黃米飯裡呢?
流年吃了一半就放下了碗,江江看著流年的碗,知道他沒有吃飽。
“吃吧,剩下那碗,一會兒你給你爹端過去。”
流年想了想還是把自已碗裡剩下的那個半碗給吃了。
“行了快給你爹送去吧,讓你爹也嚐嚐大娘的手藝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