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九章 這並不是新的開始

二王和梅惠妃一行人,自那天深夜從臨安府的皇宮裡脫逃以來,已經過了艱難險阻的四個月長途跋涉,一路上飽嘗了九死一生的磨難,才終於安全抵達了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福州府。

福州於公元前202年建城,位於閩江這條相當大的河流左岸,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大陸東南部之著名港市,既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同時也是重要的蔣化中心。

在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期間,群雄之一的王審便是以福州為首都,在此建立了古閩國。

作為水陸交通相當便利的福州,既然在歷史上有過定都的經歷,此刻作為臨時行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各位從龍的大臣們,在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交鋒後,定都福州的一派佔了上風,大家統一了意見,決定馬上擁立益王即位。

於是,在當時條件相當倉促的情況下,眾位大臣就忙不疊地擁立益王齊堝於福州行宮即皇帝位,即後世被稱為齊端宗的小皇帝。

是年改年號為景炎元年。

下詔升福州為福安府,作為南齊小朝廷的行都。

端宗生母梅惠妃冊封皇太后,弟廣王齊堛則晉封衛王。

任命原右丞相夏平安為左丞相,遙封尚在固守揚州的李庭芝出任右丞相。

李明瑞為樞密史,負責軍國要政,掌管軍事指揮大權。

苗子才為籤樞密院事,為李明瑞首席顧問,負責參贊軍務。

原本在臨安府時,就曾敘任過參知政事一職的燕蔣龍與“六君子”之一的王吉平同任參知政事,負責輔佐左右相處理政務。

許多不甘屈服的熱血志士,他們都抱持著反抗暴燕志向,分別從海路及陸路紛紛趕來福州。

他們一個個都顯得活力很充沛的樣子,心裡也充滿了熱情鼓舞的氣氛。

當然,在這些人的心中,也一定各自有著自己不同的想法與期望。

他們當中肯定有真心救國救民的,也有意圖投機取巧的,也有想從中見風使舵的……同時,許多由於戰亂而分散於各州各府的皇室子孫,也陸續從各地趕來行宮會合,剎時之間就在福州集結了一股相當規模的反抗燕軍的勢力。

不過,剛剛才成立起來的福州新朝廷裡,上上下下各色人等,似乎都一致性地遺忘了蔣清揚的存在,都沒有想到他有朝一日會重新回來這裡。

也許,以為如何安置蔣清揚,這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他們都選擇了遮蔽,都不願意提起這個令人感到相當困擾的問題。

當我終於歷盡艱辛,案例抵達福安府,送上蔣清揚伯伯託我轉送呈交給朝廷之表文時,朝廷舊臣新貴們均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這個自稱是蔣清揚的人,絕對是個假冒者.”

朝中首先出現了這樣振振有辭的聲音,“你們想想看,那個蔣清揚不是被孔智松給押送到北都去了嗎?他怎麼可能到這裡來?”

“不,這也可能是真的”,一些從揚州和真州前來加入新朝廷的人士判斷說。

他們是親眼目睹過蔣清揚一行的,當然他們也是知道李庭芝曾對蔣清揚下的必殺令。

“據本相看來,從這封表蔣的筆跡來判斷,似乎確是蔣清揚本人所書無誤,”夏平安慢條斯理地說。

“不可能,你們想想,如果是蔣大人一個人能夠從北軍手中逃脫,還有些許可能,他們這可是一大群人啊,誰能相信這是不是敵軍的奸計?”

又有人振振有辭地說。

“我相信是蔣大人,他派來送信的這個人就是我的兒子苗如松,難道……”苗子才說到這裡突然閉口不語。

他想到自己這個兒子,不是也隨蔣清揚出使燕營被扣留了嗎?自己這樣說,又有誰會相信自己?!“嘿嘿,是你的兒子又怎麼樣?”

終於有人站出來,毫不留情地說,“我們憑什麼可以相信,你的兒子就不是燕軍派出的奸細?”

“是啊,得先把這個我扣留起來,萬一是奸細,讓他走脫了可就麻煩了”,梅應龍有些不懷好意地望著苗子才。

梅應龍本來是皇太后的弟弟,官封駙馬都尉。

駙馬都尉本來沒有任何實權,只是一個章顯外戚身份的官位。

梅應龍卻自恃為端宗皇帝的親舅舅,明目張膽地在朝廷裡擴充自己的勢力,姿意妄為,連梅太后都有些看不順眼這個親弟弟了,曾先後勸誡過他幾次。

苗子才是個文人,他憑什麼能夠做籤樞密院事,我如果能夠做籤樞密院事,我並不會做得比他差,哼,我現在何不趁此機會給他個難堪,說不定還可以將他拉下臺來。

“話不能這樣說,”苗子才有些難堪地說,“我相信我的兒子他不是這樣的人,我用我的人格擔保”。

“話不能這樣說,那就說應該怎麼說?”

梅應龍得理不饒人,“你的人格擔保又有什麼用?也不想想,你…….”“混帳東西,你們也太不將我李明瑞放在眼裡了,”李明瑞看不下去了,心頭的無名之火騰地冒起來了,“你們誰敢動苗如松一根汗毛,試試看”。

明知道苗如松是苗子才的兒子,你們還敢如此囂張,這不是明擺著衝著苗子才和我李明瑞來的是什麼?“李大人,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說這件事因為關係太過重大,”梅應龍見風向不對,連忙爭辯說“只是暫時將苗如鬆釦留起來……”“好,那我就將苗如松他交給你好啦,你就派人去好好審問審問看看,究竟還有多少個奸細.”

李明瑞怒氣衝衝地拂袖而出,連給上座的小皇上行禮告退都忘記了。

“那就算了吧,”梅應龍嚇得有些發抖,他不過是個壞心眼而又相當膽小的小人,可不敢輕易得罪手握重兵的李明瑞。

朝堂上的各位大臣勾心鬥角,口沫橫飛地爭論著,相互攻訐著,互不相讓,好象要因此大打出手的意思。

奉蔣清揚伯伯之命,前來送信的我,看看這位大臣,瞧瞧那位棟樑,我的心情相當複雜,一股寒氣湧起,直冷到了心底。

可憐蔣伯伯一腔愛國熱忱,在逃亡路上歷盡九死一生,原本指望終於報國有門,投奔新朝廷效力時,卻平白地被人詆譭汙衊。

這樣的朝廷,如果任由它這樣發展下去,不要說自己和蔣伯伯的一腔抱負終將付諸流水,說不得還要身首異處,死無葬身之地。

我不由得在心底暗暗立誓,此生必將盡已所能,徹底改變這個世道,給自己和親人一個生機。

從此時開始,我就在心裡立定主意,日後有機會,我就必定會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一支具有現代作戰意識的軍隊。

為了自保,為了給親人和這個世界一個交代,我決心用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儘管這個機會是相當遙遠的,但只要有了夢想,在這亂世當中,什麼都是可能的。

機會只屬於有準備的人。

“我相信蔣狀元不是這樣的人,”老成持重的燕文龍審慎地說。

“為了慎重,還是派遣幾個熟識蔣大人的朝臣,前去通州確認一下此事,如果的確是蔣大人,我們就可以宣召蔣大人前來朝見.”

就這樣,歷盡重重的艱難險阻後,蔣清揚又經歷了這番南齊小朝廷的人為波折,才終於能夠和隨同他的心腹們,自通州前來福州小朝廷朝見端宗皇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