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長城守望

項羽一行人踏入那營帳之中,如同踏入了另一個世界。營帳內的氣氛肅穆而沉重,彷彿空氣都凝固了。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被帥案後的那道身影所吸引——那是一位身穿戰甲,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大秦帝國傳說中的第一猛將,被譽為“人屠”、“死神”的武安君白起。

項羽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震驚。白起身上散發出的氣勢猶如山嶽般沉重,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白起已經是達到了天靈境界,與嬴政處於同一大境界。這樣的修為,足以讓白起再度建立一個國家,稱天子而毫無問題。

五人面面相覷,心知此行定不會輕鬆。他們深吸一口氣,齊聲喝道:“我等見過將軍!”聲音洪亮而堅定,但在這肅穆的氣氛中,仍顯得有些微弱。

白起並沒有立刻回應他們,他的目光在五人身上緩緩飄蕩。他打量著項羽,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這少年雖然年紀輕輕,但修為卻已不凡,的確是個難得的天驕。而其他四人雖然修為稍遜,但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堅毅和果敢,顯然不是泛泛之輩。

白起在心中暗暗點頭,這五人雖然年輕,但都有成為一方豪傑的潛質。他其實早就接到了嬴政的密信,對這五人的來意和背景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關乎這五個人命運的只有一句話。

生死由命。

殺也殺得,留也留得。

白起自然有些考量。嬴政都這麼說了,嬴政的密信已經表明了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朝堂之上,他們並無深厚的背景,只是可有可無的棋子。然而,而這種可有可無的棋子對於執棋者來說,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若能巧妙運用,便能成為引出大魚的關鍵。

白起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快速盤算著各種可能性。他清楚,這些人的生死去留,不僅關乎他們自已的命運,更關乎整個棋局的走向。因此,他必須謹慎抉擇,以最大化利用這些棋子的價值。

“魔君?”白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果魔君真的意圖攻打大秦,他確實可以直接猛攻長城,但他選擇等待這五人的到來,或許說明他在尋求某種策略,或者想要利用他們達到某種目的。”

白起沉思片刻,繼續想道:“如果他們五人是魔君的奸細,那麼給予他們高調的職位確實危險。但如果他們是六國餘孽,那我們反而應該給予他們要職,以此來引出背後更大的勢力。這就是所謂的‘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他頓了一頓,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如今關外危機四伏,我們需要這五位能人的力量。雖然我們現在還琢磨不透他們的立場,但晾他們幾天也無妨。我們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同時做好萬全的準備。”

“各位風塵僕僕,軍中簡陋,沒有什麼好招待的,但扶蘇公子今日特地獵獲了一隻魔物,以示歡迎。稍後,我們就在帳中享用這頓豐盛的晚宴。”白起熱情地招呼道,同時示意侍者將準備好的魔物肉端上來。

五人入座後,推杯換盞,氣氛逐漸熱絡起來。然而,白起卻似乎無心享受這短暫的歡愉,他放下酒杯,神情凝重地說道:“如今,關中內外看似太平,但我心頭卻突突直跳,惴惴不安。各位皆是智勇雙全之士,不知有何良策,能解我心頭之憂?”

眾人聞言,各自考量。

“武安君,扶蘇認為我們應該加大斥候的排查量。”扶蘇神情嚴肅,他深知軍情的重要性,“所謂軍情如火,若是能提前一步知道敵軍的動向,我們就能未雨綢繆,組織力量進行防禦。”扶蘇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大局的考量,顯然是將自已視為守衛大秦的堅實後盾。

白起微微頷首,對扶蘇的計策表示認可:“扶蘇公子所言極是,加大斥候的派查量,確實能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準備時間。”

然而,蕭何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滿臉自信地說道:“武安君,依在下所見,我們不應僅僅滿足於守成。我們應該主動出擊,先一步組織力量,發動奇襲,直攻魔窟。以戰養戰,擴大長城範圍,將戰火引至敵方腹地。”

白起對蕭何的提議也給予了肯定:“蕭何將軍的策略也不錯,以戰養戰,確實能為我軍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和戰略空間。”

然而,白起話鋒一轉,忽然問道:“但若敵軍負隅頑抗,戰線拉長,我軍後勤被切斷,背腹受敵,又該如何應對?”白起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他們都知道,一旦開戰,真正的中堅力量其實是那些普通計程車兵。兵對兵,將對將,後勤的保障對於一支軍隊來說至關重要。

蕭何聽完這段話後,陷入了沉思。他認真思考著各種可能的情況和應對策略。最終,他抬起頭來說道:“若後援大軍無法及時抵達,我軍應當果斷做出突圍之舉。在突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和戰術優勢,儘可能地減少損失,尋找機會重新組織力量,爭取一線生機。”

眾人紛紛認可蕭何的計策,與其被動,不如主動,扶蘇聞言同樣覺著這位蕭兄是一位人才。

白起點點頭,對蕭何的回答表示滿意。置之死地而後生。

宴席在歡聲笑語中漸漸落下帷幕,燭光與酒香交織出夜的溫馨。隨著賓客們陸續散去,白起卻獨自一人,照例踏上了長城的磚石,感受著晚風帶來的涼意,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關外那昏暗而神秘的天空。

“將軍!”幾名守夜計程車兵見白起獨自行走,紛紛上前行禮。白起輕輕點頭,回應了他們的敬意,但並未停下腳步,只是繼續前行,彷彿心中有什麼事情在牽絆著他。

站在長城之巔,白起俯瞰著關外那片燥土,心中不禁回想起蕭何的計策。他清楚,魔君的勢力不容小覷,而那魔窟更是藏汙納垢之地,絕非一日之功可以攻克。他心中滿是對魔君的忌憚,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感到憂慮。

白起深知,自已雖是天靈境的高手,但在魔君面前,或許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他回想起李耳在書中所言,魔君的實力或許已經達到了星靈境,這更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正當白起陷入沉思之際,身後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他回頭一看,只見扶蘇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扶蘇的目光隨著白起望向遠方,那片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除了荒涼之外,再也見不到任何活物的蹤跡。

“武安君可是在替大秦煩憂?”扶蘇輕聲問道。

白起嘆了口氣,點了點頭道:“大秦的實力與魔君相比,確實顯得太過弱小。若是李耳那樣的星靈境大能前來助戰,或許我們還能有一線生機。”

扶蘇聞言,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我們若是因為魔君之實力強大而過於萎縮不前,實在是辜負了天下百姓對我們的信任。而且,極西之地我也曾聽聞,那邊也有國家久受魔君侵擾而倍感痛苦。或許我們可以尋求他們的幫助。”

白起皺了皺眉,沉聲道:“你的想法雖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極為困難。首先,我們如何確保那些國家會願意與我們結盟?其次,即使他們願意幫助我們,他們的實力又能否與魔君抗衡?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扶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之色,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我願為使節,為我大秦出使那些國家。即使不能確保他們一定會幫助我們,但至少可以探明他們的態度。而且,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決心,他們一定會被我們所感動。”

白起聞言,不禁冷笑一聲,說道:“此事不可。你身為皇儲,豈能輕易涉險?若是有個萬一,你讓我如何向大王交代?”

扶蘇聞言,心中一急,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我身為大秦的子民,自當為大秦的安危盡一份力。即使是為了大秦的未來,我扶蘇此刻身隕也絕無怨言。”

白起見扶蘇如此堅決,心中不禁有些動容。但他仍然堅持自已的立場,說道:“夠了!此事我自有安排,你無需多言。”

扶蘇見白起態度堅決,知道自已再堅持下去也無濟於事。他只得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緩緩地走下了長城。在夜色的掩護下,他的身影逐漸消失在燈火之中。

……

“武安君並沒有同意我的計策。”

扶蘇在營帳之中,面對著幾位秦國勇夫,語氣中透露出幾分失落。

“武安君只是不希望公子以身犯險。”范增站出來,聲音沉穩,為扶蘇分憂解難。

扶蘇看向眾人,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彷彿在詢問著他們是否有良策。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若是能得到我父皇的旨意,或許武安君會改變主意。”

眾人聞言,紛紛陷入了沉思。這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要想得到秦王的旨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王性格剛愎,對於戰爭的態度也是極為謹慎,要想說服他支援扶蘇的計劃,需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和計劃。

“我們可以先草擬一份奏摺,詳細闡述當前形勢的嚴峻性以及出使極西之地的必要性。”張良提議道。

“這個主意不錯。”扶蘇點頭贊同。

恐怕陛下並不會那麼容易就能同意我等計策。”蕭何的眉頭緊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扶蘇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緩緩說道:“無礙,我去不得,不是還有各位嗎?若父皇真的有旨意昭下,就要看諸位的作為了。”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看著張良、范增和蕭何,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在眾人的商議和提示下,扶蘇開始起草奏摺。他仔細斟酌每一個字句,力求將當前的形勢和計劃的重要性表達得清晰明瞭。經過一夜的努力,一份精心準備的奏摺終於完成了。

可第一時間送去的不是在咸陽,而是被白起截到手中。仔細閱覽了一番,未做更改便又塞回信封之中。對著左右說道。

“傳回咸陽。”

咸陽,又是一個深夜。

咸陽宮中,燈火通明。嬴政獨自坐在御案前,手中拿著扶蘇的奏摺,眉頭緊鎖。他看著奏摺上的字跡,心中湧起一股無奈。這個兒子,雖然勇敢有決斷,但總是太過相信他人,不知道這是遺傳了誰的性格。

嬴政輕輕扶額,心中略感疲憊。他明白,扶蘇作為皇儲,將來要繼承大秦的基業,必須要學會謹慎和深思熟慮。但是,此刻的他,似乎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嬴政提起毛筆,沾上硃砂墨,緩緩寫下“准奏”二字。他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扶蘇陷入危險之中,但他也相信,只有經歷過真正的挑戰和磨難,扶蘇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帝王。

“趙高。”嬴政放下毛筆,輕聲呼喚。

“奴婢在。”趙高立刻從殿外走進來,恭敬地行禮。

“將傳國玉璽的殘料玉貔貅,隨同准奏口諭,送到北邊扶蘇手中。”嬴政沉聲說道。

玉貔貅作為從鎮國神器中分離而出的寶物,自然帶著秦國的氣運,能夠在關鍵時刻護住扶蘇性命。

趙高領命而去,嬴政再次拿起奏摺,心中默默祈禱。他希望扶蘇能夠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也希望他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扶蘇,你可不要怪父皇。”嬴政輕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趙高拿走了玉貔貅,走出咸陽宮,腳步都加快了許多,在月光之下,玉貔貅泛著微光,閃了趙高的眼睛,趙高頓住了身形,看向周圍,四下無人。

……

長城關,寒風凜冽,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扶蘇站在關樓上,眺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父皇同意了我等的計策!”扶蘇的聲音中透露出難以掩飾的喜悅。他轉身看向身後的趙高,手中的玉貔貅在日光的照耀下散發著溫潤的光澤,這是父皇對他信任的象徵,也是對他接下來行動的期許。

“趙高,辛苦你了。”扶蘇感激地說道,“你長途跋涉,為我送來這麼重要的訊息和父皇的贈物。”

趙高低頭行了一禮,回答道:“為公子和陛下效勞,是奴婢的榮幸。”他抬起頭,看著扶蘇,“公子若無其他事,奴婢這就回咸陽了。”

“好,你回去後,替我向父皇問好。”扶蘇點了點頭,目送著趙高漸行漸遠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