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安排

清晨的微風還未吹散夜幕的最後一絲沉重,天邊微微泛起魚肚白,阿夏已經站在了胡亥公子的房門外,她的聲音如晨露般清新,透著對主人的關心與尊重:“公子,公子您醒了嗎?今日可是要上朝的,若您還未醒,奴婢便先進屋了,還請不要怪罪奴婢。”她的話語中充滿了敬意,卻也帶著一絲小心翼翼。

隨著她輕輕的話語,那扇木門彷彿也感受到了她的溫柔,緩緩地被推開。阿夏迅速地走到一旁,點燃了油燈,微弱的火光在晨靄中跳躍,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她看向床榻上側臥的胡亥,那熟悉的身影在朦朧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寧靜。她緩緩走近,輕聲呼喚:“公子?公子?”聲音中充滿了溫柔與擔憂,但她的雙手卻不敢輕易去打擾公子的好夢。

就在她即將放棄喚醒公子的時候,胡亥的聲音突然從床上傳來:“阿夏你起的可真早。”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讓阿夏嚇了一跳,她有些慌亂地轉過身,看著已經坐起身的胡亥,臉上露出了一絲嗔怪:“哎呦,公子你快嚇死奴婢了。”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對胡亥的關心。

胡亥沒有在意阿夏的責備,他起身讓阿夏為自已準備洗漱用品。在阿夏的服侍下,他洗淨了面容,束好了長髮。他看著鏡子中的自已,那英俊的臉龐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清晰,他的心中湧起了一股說不明的意味。

穿戴整齊後,胡亥在一名太監的引領下走出了房門,準備前往朝堂。阿夏站在門口,目送著胡亥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他今日能夠一切順利。

阿夏回到房間,看著窗外的天空漸漸明亮起來,她想著今天應該是一個大晴天。於是她決定給公子換一套被褥,讓公子今晚能夠睡得更舒適一些。她走到床邊,輕輕地抓起了枕頭,卻發現掌中溼冷一片。她有些驚訝地皺起了眉頭:“這是怎麼回事?莫非公子半夜做噩夢了?給嚇哭了?”她想著,臉上露出了一絲沒頭沒腦的笑容。但很快她就意識到自已的想法有些荒謬,於是她搖了搖頭,開始忙碌起來。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嬴政坐在龍椅上,聲音平淡如水,卻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的目光在眾臣中流轉,最後定格在李斯身上,那淡淡的瞥視彷彿帶著深意。李斯站在朝堂的一角,感受到那目光的注視,心中頓時明白,陛下這是在給他機會。

李斯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雙手捧著芴板,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沉聲道:“陛下,臣有本奏。”

嬴政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李斯於是開始詳細闡述:“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皆定,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大秦的嚴苛刑法,離不開歷代賢君的勵精圖治,更離不開陛下您的英名韜略。然而,臣認為,舊法有缺,尚需完善。因此,臣斗膽,欲行變法之事。”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群臣皆驚,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心中疑惑重重,變法?這可是關乎國家興衰的大事,如何變?如何確保國家的穩定?

馮去疾,另一位丞相,更是直接站了出來,大聲反對道:“陛下,變法之事非同小可。若無嚴苛刑法,如何約束心懷不軌之人?又如何約束那些還未覆滅的六國餘孽?若是一味追求變法,只怕會動搖我大秦的根基啊!”

“我大秦和六國餘孽勢同水火,要約束做甚?直接打殺了便是!再者,馮相,你還未了解變法的內容和新意,是想要阻礙我大秦更進一步嗎?”李斯毫不避諱的給馮去疾扣上一頂大帽子。

“哼!我可不曾說過要阻礙變法!少給我冠名!”馮去疾點破李斯用意。

“肅靜。”嬴政並未如預期的那樣發出雷霆般的暴喝,他僅僅是輕描淡寫地吐出這兩個字,聲音雖然不高,但彷彿有著不可抗拒的力量,瞬間讓整個朝堂安靜了下來。大臣們紛紛收斂了之前的交頭接耳,目光齊聚在龍椅之上,對這位君主的威嚴和決斷力深感敬畏。

坐在龍椅下方的胡亥,此時也不禁為嬴政在朝堂之中的統治力感到驚歎。他從未見過如此威嚴而又不失從容的君主,每一個字、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權威。

“李斯,說說吧,這變法之事。”嬴政的聲音平靜而堅定,他看向了站在下方的李斯。

李斯微微頷首,恭敬地回答道:“好的,陛下。此法,名為《大秦憲法》,它以人為本,以科技發展作為第一生產力。我們集百家之所長,汲取了儒家的仁、德、善,兵家的奇、謀、穩,以及墨家的精、巧、密……”他拿起那本剛編撰出來的第一冊,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部憲法的核心理念和具體內容。

隨著李斯的講述,朝堂上的眾人無不瞠目結舌。這部憲法不僅理念先進,而且內容詳盡,涉及到了國家的方方面面。法治、量刑、冤假錯案的處理、貪汙受賄的懲罰……每一項都讓人歎為觀止。

“且分篇,法治則量刑而定,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可殺。致使冤假錯案者,與罪犯同罪。貪汙受賄者,以量而定,千萬貪墨者夷三族,誅九族……”李斯越說越起勁,聲音雖然有些口乾舌燥,但眼中卻閃爍著神采奕奕的光芒。

待李斯話閉,整個朝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大臣們都被這部憲法的深度和廣度所震撼,心中紛紛讚歎不已。這法,實在是太過於厲害了,沒想到能依靠法治從而做出這麼多的事情。

這時,李斯突然轉向胡亥,微笑著說道:“當然,其中還少不了胡亥公子的幫助,才能完成這一份第一版。”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胡亥的讚賞和感激。

胡亥聞言,這一刻,他真正地走入了群臣的視野當中,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嬴政爽朗地笑道:“治世之功!治世之功啊,李斯,你想要什麼賞賜?”

嬴政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聲音洪亮而自信:“治世之功!真是治世之功啊,李斯,你為大秦付出瞭如此之多,朕豈能吝嗇?快說說,你想要什麼賞賜?”

李斯此刻站在大殿中央,面對至高無上的帝王,心中雖然激動,但臉上卻保持著沉穩。他深知,到了自已這樣的地位,確實已經封無可封,能給予的賞賜無非就是更多的金銀珠寶、珍貴的軟玉以及廣袤的土地。然而,這些對於他來說,雖然重要,但並非他最渴望的。

正當大殿內一片寂靜,嬴政期待地看著李斯時,胡亥的聲音緩緩響起,打破了這份沉默:“父皇,兒臣有本承奏。”此言一出,不僅嬴政感到意外,就連李斯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這胡亥,平時並不張揚,此刻竟有話要說?難道他還有什麼隱藏的計劃?

嬴政微微頷首,示意胡亥繼續:“說吧。”

胡亥深吸了一口氣,彷彿下定了決心:“父皇,兒臣認為李相已經貴為丞相,地位尊崇,封賞上確實難以再有所加。但兒臣有一個想法,願為大秦創立內閣制,以李相為首,封為第一任內閣首輔!”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譁然。嬴政也露出了驚訝的神情:“內閣?何為內閣?”

胡亥見父皇和其他人都在傾聽,便繼續解釋道:“內閣,乃是國家政治機構中的一個重要部門,由一組具有卓越才能和豐富經驗的高階官員組成。他們負責協助父皇處理國家大事,進行決策和管理。內閣的存在,將使大秦的統治更加穩固,政策更加明智。”

胡亥頓了頓,繼續說道:“兒臣認為,李相作為大秦的棟樑之才,理應承擔起這一重任。他不僅有卓越的才智和豐富的經驗,更有一顆忠誠於大秦、忠誠於父皇的心。因此,兒臣懇請父皇考慮此事,為大秦的未來,為父皇的江山社稷,設立內閣,封李相為第一任首輔。”

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消化胡亥的提議。嬴政也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權衡利弊。而李斯,則是心中激動不已,他沒想到胡亥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份莫大的榮耀和信任。

趙高那雙深邃而冰冷的眼眸,像兩把鋒利的劍,直刺向胡亥和李斯。他心中的波瀾難以掩飾,那份嫉妒如潮水般湧動。李斯今日的榮光,那耀眼的殊榮,原本是屬於他自已的,身為胡亥的老師,那份榮耀理應歸他所有。此刻,他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燒,難以平息。

嬴政站在大殿之上,眉頭微皺,似乎在深思。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胡亥,退朝後,你需寫一份詳細的方案呈給寡人審閱。若方案合適,寡人自然會採納。”他轉而看向李斯,語氣變得有些冷淡:“李斯,看來對你的封賞,寡人需要再延後一些日子了。”

李斯聽後,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仍舊恭敬地回應:“臣愧不敢當,一切聽從陛下安排。”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退朝之後,胡亥和李斯一前一後地走出大殿。李斯跟在胡亥身後,彷彿尾巴都翹上了天。他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輕盈。那份得意之情,彷彿要溢位胸膛,讓人無法忽視。

\"胡亥公子,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關於這內閣首輔的職位,我實在是好奇其中的運作與細節,不知公子能否為我詳細解說一二?\" 李斯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渴望的光芒,迫切地想要了解這個即將對朝廷產生深遠影響的職位。

胡亥看著李斯如此熱切,心中雖有些無奈,但也知道此事對李斯的重要性,於是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李斯大人,這內閣首輔的職位,並非簡單授予,而是經過層層選舉與考核方能勝任。每屆內閣首輔任滿兩年,便會進行輪換,確保朝廷的活力與新鮮血液的注入。此外,內閣中並非只有文官獨大,還有宦官在其中制衡,以防文官權力過於集中。這宦官部門,便是司禮監。\"

“什麼?司禮監?公子你難道想要趙高任職?”李斯十分不解,不過片刻後也明白,內閣不能成為文官的一言堂,否則基於文官的權力太大了。武官則是要連年征戰,不適合內閣制度。

“呵,趙高……掌印太監我早有人選。再說了,任職誰都和我無關,得是父皇點頭才能任職。”胡亥閒庭信步,李斯摸不清胡亥有何底牌,在他看來,嬴政倒是對趙高放心的很。

胡亥踏入寢宮的那一刻,心中早已有了明確的計劃。他急匆匆地步入書房,坐在書桌前,毫不猶豫地運用了他的宿命通。

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胡亥沉浸在這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快速地篩選、整合,將關於內閣的重要概念、制度、章程一一銘記在心。他深知,內閣的設立對於鞏固皇權、制約朝臣的權力至關重要。因此,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必須儘快制定出一個完善的內閣體系。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胡亥終於在書桌上鋪開宣紙,奮筆疾書。他的筆觸如龍蛇飛舞,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與決心。不一會兒,一篇關於內閣的總概念和章程便躍然紙上

在擬定內閣章程的同時,胡亥也在考慮掌印太監的人選。他深知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必須選出一個既忠誠又有能力的人來擔任。經過一番思量,他最終決定推薦一名名叫雨化田的小太監。這雨化田雖然年紀尚輕,但聰明伶俐、機智過人,且對胡亥忠心耿耿。胡亥相信,只要好好培養他,他將來必將成為一名出色的掌印太監。

至於趙高,胡亥心中早已有了防備。他知道趙高野心勃勃、狡猾多端,一旦讓他坐上掌印太監的職位,必定會對自已的皇權構成威脅。因此,他決定利用雨化田來制衡趙高,杜絕他偽造奏摺、圖謀不軌的可能。同時,他也希望透過雨化田的努力,能夠逐漸削弱趙高的勢力,最終將其徹底剷除。

這雨化田是何人?正是胡亥利用的他去刺殺張良。雖然實力不及趙高的天靈一重,但也有著淵靈十重的實力。胡亥看重他的忠誠和潛力,決定將他收為已用。坐上掌印太監之職位還是能夠噁心趙高一陣子的,說不定能借此機會,超越趙高,實力成為皇權之下的宦官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