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十八 章 每當變幻時(三)

一日前,在去往江城向南的官道上,一輛上有車蓋的馬車慢悠悠的走著。

一位老僕在車前坐著,衝著車內說道:“老爺,今日的天可真好啊,也不熱,還有些小風。”

馬車側邊視窗的布簾被掀開,車中坐著一位身穿布衣的老者,正是大周朝的右丞相方清採。

這位大周朝的頂梁支柱掀開布簾望了望天色。

“是啊,這天氣確實讓人感覺舒服啊,這麼好的天氣,誰又能想的到,南方還在打仗。”

趕車老僕回應道:“老爺,這次南邊打了勝仗,聖上派您來代表他犒勞將士們,看來皇上是真高興呀。”

房清採點了點頭:“是啊,聖上這回聽說南邊打了勝仗,是龍顏大悅啊,哈哈哈。”房清採也顯得興致很高,他繼續說道:“昨日朝廷收到勝利的訊息,聖上就立刻特地飛書給我,讓我從河南老家特地趕往龍城,給在龍城作戰的將士們,傳達聖上的旨意,說是要大大的犒勞將士們啊!”

房清採又感慨地說道:“尤其是關外楊家的兒郎們,不負皇恩。聖上說這回楊家出征的兒郎們一律加官晉爵!官加一級爵加一等。

老僕聽了房清採的話回道:“這可真是皇恩浩蕩啊,大人,聽說這次由那關外王的小兒子率領兩萬楊家軍,大破二十萬南齊軍,這可真是厲害呀,聽說在楊家軍沒來之前,都是南齊圍著龍城打,等楊家軍一到,南齊直接被打的逃到了楚河對岸去,嘿!這楊家軍可真厲害呀!。”

房清採聽了家僕的話,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沒有你說得那麼誇張,是關外王的小兒子率領一萬騎兵,破了王邑三萬軍,後來八千南騎來救,楊家那小子又將八千援軍打退。”

房清採頓了頓又說道:“不過,自古打仗以少勝多都是難事,楊焱這次是打了王邑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楊家騎軍一直以來在關外保持的高戰鬥力,這才讓王邑倉皇撤回楚江以南。這楊焱啊,身上確實是有幾分關外王當年的樣子,那股狠勁,當時竟想乘勝直搗王邑本部。果然,虎父無犬子啊。”大周朝的右丞相感嘆起來。

老僕笑著應和道:“聽老爺講這些,我都聽的想拿起刀槍隨楊家的騎兵上戰場了!這位關外王的小兒子可真不得了啊。聽說楊家的三個兒子,各個都是人中龍鳳,大周朝的北方有他們守著,咱老百姓們放心呀!”

房清採點點頭:“你說的是呀,這次聖上派我來,還有一件喜事要向楊家宣佈,這次咱們大周大勝,楊家是首功,聖上下旨關外楊家的子嗣世襲關外王。”

世襲,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永享其爵,其功,其勳,承襲土地,財富,權利。周皇帝武雯的意思是隻要大周朝在一天,那關外楊家就為王一天。

周太祖,周大皇帝,兩代帝王都始終沒有鬆口楊家世襲這件事,卻在周雯這一代允諾了此事。

房清採繼續感嘆道:“聖上的胸襟,不輸先祖呀。”

老僕也笑道:“這是天大的好事呀!聖上他老人家龍恩浩蕩!這下老百姓們心裡就更穩當了!怪不得老爺要馬不停蹄地往南邊趕,這一路上風餐露宿,全是為了快點給南邊的將士傳聖旨啊。”

房清採說道:“世襲是關係到楊家和武家的大事,更是關係到大周朝的大事,估計孫公公現在已經出關了,聽聞關外王近來身子越來越不行了,希望這個訊息能讓關外王高興高興…”

老馬一步一步的拉著車子,車下的輪軸也因長久轉動,時不時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房清採年過半百,頭髮早已花白,再過幾年也快到了人們常說的花甲之年,他想著到那時,明年就跟陛下說自已要歸鄉里。本來這次陪夫人回到老家修養身子,打算在老家待到南方的仗打完了,就跟陛下說自已要乞骸骨。

不想南方的一場勝利,讓他這匹大周的老馬又重新上路了。對於這點,房清採從來都是沒有多少怨言的,但他的夫人卻要他愛惜自已的身體,說他已經為武家付出了自已的一生,就留下幾年,好好地過過自已吧。

好好的過自已,房清採有時候在想,自已在那政令文書之間坐了一輩子,如果真有一天離開了它們,連他都糊塗還是不是他房清採自已了。

房清採想告老還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避嫌。朝廷當中總有人在底下私傳他房清採勾結黨羽,把持朝政,早在先皇時期,這些蜚語就已經傳出來了。但就這回武雯還想讓他房清採多輔佐自已幾年來看。

武家如同之前一樣,還是完全信任這位大周的權臣。

“老爺,前面咱們就要到江城了。”老僕坐在車前提醒道,一座極其寬廣的城池出現在了前方的視野中。

老僕又問房清採:“老爺,這一路上也奇怪,只碰見了去江城的百姓,卻不見往北去的人。”

坐在車上的房清採說道:“聖上早下了旨令,江城往北和肥都往西,尋常百姓都需要文書才能通行。”

老僕坐在車前,沒有回頭,說道:“那這不是隻許進不許出了?”

房清採回道:“戰爭時期,只能如此了。按照聖上的意思和兵部的推演,戰火只能波及到江城和肥都之前。所以在江城和肥都一帶避難的百姓們還是很安全的。”

……………

江城,有江繞城而過,周邊湖泊河流眾多,美麗富饒,是南方的大城。如要拿江城與肥都比較,肥都是極盡奢靡的富家千金,江城則是高門大戶內秀於身的溫婉女子。

眼瞅著房清採主僕不消一會兒工夫,就要到江城城下,卻見連同江城的北大門在內的五座城門被緩緩開啟,軍容嚴整的大批軍士自城中而出,一隊接著一隊的自南而來。那陣勢好似要出征一般。

掀開布簾張望的房清採緊皺眉頭,在看到軍隊豎起“楚”字的大旗後,眼珠子一轉,急忙對坐在車前的老僕說道:“不好!快!車不要了!往回走!”

房清採清楚,沒有兵部的命令,原本應該堅守在龍城的楚項羽,不能出現在此地,只能是生變了。而且這怕是驚天動地的鉅變。

房清採飛快地思索,他估計,南邊應該是隱瞞了軍情,遲報了龍城的勝利,不然,怎會昨日八百里捷報,今日楚項羽就率軍到了江城?甚至,房清採現在都懷疑龍城到底有沒有擊退南齊。

百密總有一疏,房清採猜南邊應該不曾想到他這位大周右丞,會陪夫人回到河南老家休養,也沒想到皇帝會將犒賞三軍的任務委託與他房清採,而他會如此迅速的到達江城。不然楚項羽的軍隊不會與自已迎頭撞上。

他應該是第一個知道此事且站在大周朝廷這邊的人。

房清採知道,身為大周重臣,此時萬不能貿然行事,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最快地將此事告知朝廷。

說罷,兩個加起來有百二十歲的老人,相互攙扶著跑下官道,向北而逃,一路艱辛,便不多說。

……………………